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关于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的若干思考
1关于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的若干思考一、新世纪历史课程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关于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主要内容,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做了详尽的阐述,我们已不再陌生。2001年7月出台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根据新标准编制的历史教科书,也已在实验区实验了一年有余。依此比照《纲到,我们更能够直观地理解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不过,如果向广大的一线教师们问及历史学科的改革理念与方向,则说不十分清楚。在广大历史教师的头脑里,要么是干巴巴的新概念,要么就根本怀疑是否有改革的必要。有人认为,这有待实验区的进一步扩大,让所有的历史教师们都能够亲临到课程改革中。我赞成依靠“工作推动’佛化教育改革的方针。但我更看重,在其中是否有一条(本学科的)清晰的改革思路。即便在《历史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之后,这也是一个有必要经常质疑的问题。本届年会以“新世纪历史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探索”为议题,我将它视为研究历史教育问题,促进历史学科教育发展的大主旨。因为在今后的10至20年间,以“新世纪”为特色(但愿不是个噱头)的历史课程、教材和教学研究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其成果能否称得上是“新世纪”的,其一要看它是否有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理念,其二要看它是否真正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科教育理念,切实转变学校的历史教育、教学行为,就是此次课程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理念的问题,还是实践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作用于实践的指导仍很随意、粗糙。我们看到于今充斥市场的大量的理论书籍,大多属于空洞、抽象。盛气凌人的一类,真正对学科研究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教育理论则比较少见。我们还看到,学科教育本身的研究没有形成气候,既没有从传统历史教育的研究模式中走出来,也没有从现代教育理论的围城中跳出来。所以让师生们“一抓就准,一用就灵”的学科教育理念,还有待时间和我们的努力,所谓‘创造了一个历史学科教育新体系”的说法,宣布的过早了。今天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离成熟的“新世纪的学科教育体系”还有相当的距离。本届年会用“探索”这个词,不仅是贴切的,而且也是科学的。课程改革是涉及千千万万青少年的大事,必须有科学、谨慎的态度。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教育、教学行为都是由它决定的。从科学和谨慎的态度出发,我主张对历史理念的阐述,在形式上要简单扼要,在内容上要具体明确,切忌说得过于的庞杂而笼统。如果是这样的学科教育理念;什么都说到了,什么方面都照顾到了,可就是没有几句是说给教师和学生的。试问,拿这样的理念去转变教学思想和行为,可能吗?教师们能够做到模仿已经是最高水平了!那么,指导新世纪历史学科教育的理念应当怎样表达呢?第一,确立学科的人格培养标准。这里不仅仅是说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公民),有关内容在此次课程改革的各类文件中说得很清楚。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最显见处在养成学生的价值观,其教育方法论上的意义,也在于端正学生的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的价值趋向。学科教育理念理应阐释清楚的是,在养成学生的价值观方面本学科有怎样的特殊作用。第二,本学科将通过怎样的“科学的教育”,去达成人格培养的标准。而不是有了“学科教育理论”或“教育科学理论”就可以照搬了事。所谓“科学的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它必须将知识、方法、态度连同精神整合为一体,并依照本学科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实施学科教育。学科教育是惟学科教育目的的学科教育(以理念为中心),而非惟学科教育手段的学科教育(以能力为中心)。引申说,历史学科教育不以功利主义为目的。比如,从国际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什么历史课程强调围绕学生的经验做文章,要求教学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扩展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并建立起经验与经验之间的必要联系,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历史意识形成”课题的着眼点);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考察问题的变化过程,体会探究问题的乐趣,养成从多角度考察问题的习惯,并且要知道一切事物都有不同的方面,一切问题都有不同的角度,由此建立结构性学习经验,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迁移到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面广问题解决”课题的着眼点)。此外还提出,从时空两个方面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时空的变化要素是历史学习最主要的部分;时间能够说明一切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空间能够说明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环境要素;将时空的思考方法贯穿在具体的事实中考察,这是历史学习的基石等多项主张(与研究性学习有关的课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尽管历史研究的课题是多样的,如我们熟悉的“能力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流派”、“知识建构主义流派”等,但这只是在研究渠径上的不同选择,在本质上,都是要寻求历史学科的“科学的教育”。依此表述的学科教育理念,就必须是透彻的、毫不含糊的。学科理念即学科本质,对其内容的表述,既包含学科性质,也包含学科功能。我常听到这样的话:“近20年来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都在明显地提高历史教育的地位。”说这话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地赞赏别人的成绩,而在呼唤全社会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但是,我们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其外在形式与结果的层次上,对“为什么这样做”的理2由不甚了然,那是很难做真正的理解的。搞不好,还可能陷入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拿来主义”的危险陷价中。二、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的突破点在哪里?能否突破旧有的历史课程与教材的思维模式,取决于是否有清晰的革新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程和教材。我们欣慰地看到,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已经投射出了第一缕曙光。《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说,在此次课程改革中,“首先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性质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和特点,确定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同时应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其次,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尤为重视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寻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解读》,9页)总之,从课程功能方面说,是“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较之20世纪80年代,将“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政治教育逐渐向能力的培养上转变”的课程改革方向,无疑又向前走了一步。相应的在教材建设方面,也以“精选”的观念代替了“囊括”的观念,坚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课程内容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解读》,10页)的原则,目的是“力求消除现行课程内容中‘难、繁、偏、旧’的现象”。应该说,现正在实验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历史教科书,皆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评述三家教科书特点和实验效果的文章,已见杂志报章,总体的反响令人鼓舞。显见的成绩我这里不再多说,只想从个人的角度,说些还有待突破的课程规和教材规。第一,历史课程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要给个答案。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不学历史,没有历史知识哪怕是最常识性的知识),对个人和群体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都知道,没有起码的计算能力不行!没有基本的读写能力不行!现在甚至到了没有外语也不行的地步。但是,除去教养或学养层面的理由外,历史学习功在何处?从历史学功能论导出的“传承、借鉴、育人”“三论”,可以包容不少的学科价值论内容,但它也可以模糊掉鲜明的时代性——即当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价值观。比如,在谈及此次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时,各学科都要套用《纲要》的说法,其一是人类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其二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其三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越来越复杂。我们不禁要问,这与历史学科有什么关系?历史教育与此能有何种的作为呢?至今已有的回答都相当笼统!在理念方面,更没有将“学术的历史”进到“大众的历史”。要知道,仅靠知识的剪裁或结构的调整,不可能让学校历史教育真正摆脱尴尬处境。仅靠更新学习手段、教学方式,同样不能真正解决现行学校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搞不好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或方法,实际取消学校的历史教育,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警惕。比如,凡涉及课程改革皆大波特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如何如何,各学科不加分析地套用于学科课程改革的背景,果真是这样的话,科学技术发展作用历史学科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呢?这实际上是个关乎学科理念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根本不熟悉学科教育理论,只凭主观臆测搞改革,这一条就只能对应“现代技术手段”,将现代历史教育简单到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历史教育的地步。其最严重的后果是:用新工具培养出依赖新的工具的“工具型人才”。在教育本质上并不比19世纪先进。要搞清楚历史课程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问题,必须进入学科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就事论事解决不了问题。另外,终身教育与人文教育这两大教育观如何作用于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重要环节的历史教育于现代人的发展有何等作用?对这类课题,我们也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证研究。课程的教学观、教材观,都是受课程的价值观支配的。新世纪的历史课程价值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体现学科特有的公民性、人文性、道德性、民主性、个性和世俗性,作为支撑此等价值的基本能力,即质疑、尝试、实验、反思、批判和创造,这乃是当下历史教育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第二,围绕历史课程的价值论,应整合出怎样的历史教材。在此次改革中,从《课程标准》的制订到教科书的编制,我们注意到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时代性特点(《解读》,153页)。但也应该承认,受传统的历史教育价值论的影响,我们对历史教科书的性质、功能的认识,还没有根本的转变,致使课程观与教材观之间,课程理念与教科书编纂之间,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不一致的地方。比如,课程的内容是减下来了,但陈述的内容与方式还较为陈旧;课程的结构变化了,但它几乎没有凸显什么新的教育观念。再比如,教科书应该怎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呢?教科书的文本性质是什么?等等。换言之,从教科书中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吗?能够切实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思想情感的迁移吗?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情趣吗?教科书的内容延伸到社会以后,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用何在?从经验到现实,再由此进至研究,这一历史教育的基本模式,教科书是否给出了一个整体的架构呢?新版教科书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内容精练了,口径拓宽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指导也相对地突出了。但在首肯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作为教科3书指导思想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仅列举《解动中的内容)等,还缺乏针对学科的深透研究。于是,在剖析和解释这些“意识”、“观念”的内涵时,仍然抽象而空洞。新编的教科书仍是“形变”多于“质变”。事实上,口头上的课程、教科书所取得的大变化,实际上只是对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教学界不断摸索且逐渐有了共识的教学观念的一个延伸。而像建立在公民教育基础上的参与意识与技能的培养,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课程标准解读》,其观点都是股陇的。同样,社会意识培养这一块,既没有清楚地梳理出它的核心观念,也没有就其必要的知识基础做出合理的整合。要知道,这又是新世纪历史课程、教材重要的突破点啊!历史课程应该促进入的“觉悟”。课程也好,教材也罢,其一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其二要让学生学会做有价值的行动。能够做到这一点,对社会的认识力就不能太差,更不能离谱。我一向主张,历史学科教育的重心在人格养成,作用于人格养成的知识与智慧,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也不是为“趣”而设的学习单元、惟“能力主义”的选拔教育,更不是杂乱无章的“百科全书”。如今的历史课程改革没有鲜明的性格。纠知识之偏,但无故地让历史知识没有了体系,甚至在一些环节没有了主于知识;正学科之难,但无故
本文标题:关于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的若干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6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