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落实国教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方案
关于落实贯彻教育厅《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方案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以下简称《基本标准》)的通知,对高校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条件保障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到各高校并专门召开各高校负责人会议,细读和深刻领悟文件精神。湖州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成立了以负责校长为领导,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特殊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实施。现就湖州师范学院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一、成立特殊小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从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的《基本标准》到学校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蒋云良副校长为组长,体育学院、学生处、团委、教务处、院长办公室及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为组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学习领悟文件精神,根据文件内容逐项检查现有体育工作与文件要求的差距,然后对找到的问题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措施进行改进。二、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为了达到教育部《基本标准》的要求,湖州师范学院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课堂教学中素质练习的内容与考核比重增多。大一新生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基本素质占总成绩的60%,平时表现占40%,每节课中素质练习的内容不少于30%,此次改革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素质练习的积极性,学生课外锻炼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改善。三、体质测试工作根据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该《基本标准》的实施,学校及学生对体质测试工作的认识更近一层。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把体质测试工作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组委会共同研究: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学生的评优评奖挂钩,测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毕业。为了达到《基本标准》测试人数比例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体质测试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大一、大二、大三在第一学期进行、大四学生在前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提前进行,以免很多大四学生在外实习。加强过程监控,规范测试步骤,为了提供准确的数据,体质测试工作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以学院40多名一线体育教师亲自操作,确保测试数据的有效和准确性,测试过程中学生有效证件的配备,学生体测成绩档案的生成,学生测试结果的反馈等工作都较往年有了很大程度的规范性。四、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有关部门定期开放学校的部分体育场馆以满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学校的燕英体育馆往年都是对外承包,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学校将其收回,对场馆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改造,定期对学生进行免费开放,2015年学校将投入部分资金在学校的不同地方增加体育设施,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真正把学校的课外体育锻炼组织起来。五、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学校专业运动队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龙头,学校很据《基本标准》的要求对运动队管理与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行教练负责制度,明确运动队训练的基本要求,教练员的基本职责,运动员选拔的基本办法等,通过一些列的改革运动队训练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科学,提升了运动队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六、学校体育社团工作根据《基本标准》的要求,体育学院与团委对所管理的体育社团进行了调整,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科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重新开设了一些有实际效果的体育社团,社团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湖州师范学院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措施支撑材料1、湖州师范学院关于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加强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2、湖州师范学院加强体育工作任务分解表3、学校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报道湖州师范学院关于落实《基本标准》,加强体育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精神,现对我校体育工作总体目标、体育课程改革、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运动队训练竞赛管理、学生体质监测和工作条件保障等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体育工作总体目标1.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重要工作内容,全面发挥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2.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多元育人功能,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体育课程改革1、进一步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设置体育课程,开足、开好体育课程。构建结构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组合。按照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层次、多种类型、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真正赋予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和任课教师的自主权。2、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在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和体质健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倡导教学方法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安全预案,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细则》详见附件一。三、课外体育活动实施1、强化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创新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学校认真组织落实每年春季体育节、秋季运动会和系列学生体育比赛活动,参与体育节和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为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预留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同时为参加体育选修课且考试合格者提供任意选修学分。2、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采取鼓励和支持措施定期开展活动。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为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人参加一个及以上体育社团组织。并要求体育社团组织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并建立考评奖励机制。《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细则》详见附件二。四、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1、加强学生课余训练与竞赛工作。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有效发挥体育特长生和学生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组建10支以上学生体育运动队,制定学习与训练相长、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学籍管理制度,强化科学训练,不断提高体育竞赛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和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竞赛。2、有效激发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将各级各类课余训练竞赛纳入教学计划管理,校运动队教练员的日常训练纳入教学课时,参照学校制定的《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标准发放课时补贴。从事课余训练竞赛运动队的学生,参照体育选修课的管理方式,按照要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任意选修学分。《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实施细则》详见附件三。五、学生体质监测1.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体育学院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2、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价。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列入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估指标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要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切实改进体育工作。六、工作条件保障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工作任务,在满负荷、保质量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体育教师数量。不断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根据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合理计算体育教师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各项体育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学工作量要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建立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其它学术评价分类指导体系,根据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等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反映不同岗位体育教师的能力、贡献和工作特征。2、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机制。根据《基本标准》的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并逐年增长。其中,体育教学、课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以及低值易耗体育器材的添置等学校经常性体育维持经费,要予以保障;学校运动队建设经费要按规定予以拨付;体育场馆设施新建或翻修需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经费。3、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按上级有关规定规划建设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相应的器材设备并及时更新添置。学校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由专人负责运营管理。体育场馆设施在保障体育课程使用的基础上,尽量延长开放时间,提高设施利用率。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应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4、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将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指导、统筹和协调功能,下设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和工作人员,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合理分工,落实责任(见附件四)。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高效的学校体育工作体制与运作机制,包括对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体育工作的考核激励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排名等机制,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可持续性提高。学校加强体育工作任务分解表序号项目具体措施责任部门协助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1体育制定《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细则》教务处体育学院杨建雄11月中旬课程改革形成有关文件2落实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安排和学生人数要求教务处体育学院杨建雄12月底前3改革学校公共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体育学院大学体育部孙华勇12月底前4课外体育活动实施制定《课外体育活动实施细则》校体委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庞国庆11月中旬形成有关文件5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教务处体育学院杨建雄12月底前6组织落实春季体育节各项活动团委学生处、体育学院谢杭12月底前7组织落实秋季运动会和系列学生体育比赛校体委办公室学生处、体育学院庞国庆11月8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并按要求开展活动团委学生处、体育学院谢杭12月底前9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制定《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实施细则》校体委办公室教务处、体育学院庞国庆11月中旬形成有关文件10开展运动队课余训练与竞赛活动校体委办公室体育学院庞国庆按要求正常进行11建立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激励机制校体委办公室教务处庞国庆12月底前学生体质监测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形成年度报告体育学院大学体育部孙华勇按要求正常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处体育学院范丽峰11月底前提出方案12工作条件保障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人事处教务处、体育学院刘林箭11月底前提出方案13体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建设校体委教务处、计划财务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劳士健12月底前14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管理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学生处、保卫处、工会、团委沈振德12月底前15建立对学院、部门体育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校体委校长办公室、体育学院杜宁1
本文标题:关于落实国教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6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