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6月4日20112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化妆猪”、“硫磺姜”、“地沟油”……各种食品安全乱象层出不穷,而且屡禁不止,甚至一些原本在国内均有很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大型食品企业也涉及其中,让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大幅下降,例如08年爆出的“三聚氰胺事件”,给国人造成极大震动,不仅双鹿因此退出中国的奶粉市场,连蒙牛伊利也牵连其中,给企业信誉造成巨大伤害;屡禁不止的“瘦肉精”今年又附身知名肉制品企业双汇集团,致使国人“闻肠丧胆”……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又是什么原因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究竟如何做才能缓解目前这种情况?就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深入调查。关键字:食品安全台湾塑化剂三聚氰胺瘦肉精安全法律维权意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形式严峻(一)、台湾塑化剂风波近日,台湾塑化剂风波持续升级,被发现受塑化剂污染的产品超过500项,更有“统一”、“白兰氏”等知名品牌。这是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专业人士表明,塑化剂会破坏人体的生殖系统及免疫系统,在体内长期积累会引发各种疾病,还会破坏人体的DNA,危害到下一代。(二)、“瘦肉精门”“瘦肉精”作为一种违禁动物药品,在我国法律中早已明令禁止,然而其阴影却无处不在,添加“瘦肉精”早已成为肉制品行业潜规则,从双汇出现“瘦肉精门”这一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该问题的严重性。(三)、“三聚氰胺事件”08年,三聚氰胺问题已成为我国乳制品产业全行业所面临的危机,问题涉及三鹿、雅士利、伊利、蒙牛、圣元、古城等品牌,根据医院的病例报告,问题30.00%10.00%20.00%30.00%40.00%50.00%百分比年级分布大一大二大三奶粉导致婴幼儿出现泌尿系统结石,其中以三鹿奶粉事件最为严重。在事情发生之初就有消费者举报,却未引起相关部门及企业的重视。就此现象,我们在大学生中进行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调查,如下是我们的调查分析。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小组一共在校园里发放了调查问卷240份,实际有效回收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为94.17%。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有126人,占总数的55.75%;女生有100人,占总数的44.25%。其中大一的学生有100人,占总数的44.25%;大二的学生有99人,占总数的43.80%,大三的学生有27人,占总数的11.95%。参与调查的涉及学校化工,土木,法学,电气等各个专业的学生,这里不再一一列出。调查问卷分析一、食品安全问题离我们很近,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在问卷统计中,关于“您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一项,有96%的人是通过同学、媒体、学校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在被询问“是否曾经购买或食用过一些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有74.78%的人选择了“是”。由此可知,那些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看似距我们相当遥远,然而在我们身边就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或许涉及面不是很广,也许就是我们去某一家餐馆吃了不干净的饭菜,又或许是买了某家食品店已经过期的食品等等,这些问题都引起不了太大的舆论,然而同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应该忽视这些问题,在选择食品时一定要再三注意,以保证我们不会食用有问题的产品,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4完全不了解14%知道一些82%比较清楚4%很清楚0%对食品安全法律的了解二、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对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却了解不够。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还是非常的关注的,比如最近发生的“瘦肉精”事件,我们调查得知,有77.43%的学生听说并了解过这个事件,只有22.57%的学生不知道或者知道未曾深入了解过。然而,在对大学生关于食品安全法律的了解程度调查中,我们却发现调查者中没有一个是很清楚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的,比较清楚的也只有4.42%,完全不知道的却达到14.16%,大部分大学生(81.42%)只是了解过一点,这说明我国的法律普及面太过狭小,对此类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消费者也只是了解一点,这对于消费者保障自身的权益是非常大的阻碍,我国的法制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公民连最起码的知法都没有办法达到,又如何去守法?因此如何使更多的人更深刻的知道、了解法律,而不是仅仅知道法律的名字,是国家急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当然,作为消费者自身,也应该主动去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这对于保障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消费者在面临一些涉及自身的问题时才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减少自己的损失。三、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询问了大学生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看法,有42.92%的学生觉得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亟待国家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整改;有42.02%的学生认为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只有15.06%的学生认为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情况良好。随着近年来我国不断有一些食品安全丑闻被曝光,从早些时间的“三鹿奶粉”事件到最近“瘦肉精”事件,人们对于现在我国食品行业及相关监管部门的信任度大幅降低,很多人觉得他们已经无法相信现在的食品质量,很难再买到健康的食品。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已经到了一个必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体制不健全维权意识淡薄商家唯利是图其它原因44.25%23.89%29.89%2.21%百分比造成食品安全现状原因须严厉改革的时刻,否则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很难重新取得人们的信任。四、导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因素繁多,食品监察部门分工不明,体制不健全被认为是造成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调查中发现,有44.25%的学生认为食品监察部门分工不明、监管体制不健全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有23.89%的学生认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是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有29.65%的学生认为商家的唯利是图才是根本原因;另有2.21%的学生选择了其它的原因。如下是我们总结的结论: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多头管理问题急需解决。在对“瘦肉精”事件的调查过程中,虽说质监部门设置了层层关卡,实际上却是形同虚设。一位长期从事畜产品检测的官员透露,要检测出“瘦肉精”,无论是检测肉、肝脏,技术上并没有困难,但因目前分头管理的现状,往往使效果打了折扣;而畜牧部门又没有强制执法权,致使“瘦肉精”很容易遁形。虽然对使用“瘦肉精”的惩治力度很严,可执法不力,多年来,“瘦肉精”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四处出没,甚至就连以“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为广告语的知名品牌双汇也牵涉其中。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2、商家唯利是图、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是造成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一大因素。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无不是在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以牟取暴利。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就此作罢向厂家质询向相关部门反映反映给媒体处理方法79.65%8.85%7.96%3.54%百分比处理方法在这一问题上,日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镜鉴。日本的食品企业一直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生存之本,奉为企业的宗旨,如日本的最大的食用油企业日清奥利友公司和日本食品业巨头味之素集团,两家企业都传承了百年以上,均未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除原材料外,两家公司都要求包装生产厂家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生产包装用塑料瓶或塑料袋等,不能有一点瑕疵;如果企业故意更改食品标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都会被视为犯罪而遭逮捕。商家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极强,公共食品安全氛围备受好评。3、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即使很多人遇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也常常置之不理。有很多人都抱着见怪不怪的看法。“这种事情太多了,管也管不过来啊。”当提及大家是否关心企业的营业执照时,很多学生都表示,没有营业执照是很常见的,很多店面都是无照经营。这种连地方部门都不管的事情,我们更不用管了。在被问及“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您一般会选择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时,高达79.65%的学生选择了“就此作罢,当成一次教训”,只有20.35%的学生选择“打电话去厂家质询或向有关部门和媒体反映等”用行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深刻的说明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大学生这样一个消费群体应是一个文化程度更高,对法律的了解程度更深,维权意识更高的群体,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中,维权的意识也是十分的淡薄,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和人们的思考。虽然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食品监管部门分工不明,体制不健全,但是不可否认,作为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的极度淡薄也是造成现今食品安全现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7总结看来,食品安全部门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乱象负有主要责任,食品安全部门在食品监管领域分工不明确、很多体制不健全,使许多厂家看到了漏洞,钻管理的空子,置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于不顾,从中牟取暴利。而消费者在受到侵害时又缺乏维权意识,致使恶性循环,令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五、一旦食品企业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就会对其失去信任。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某一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经过整改,您是否还会选择其产品?”目的是为了探究消费者对于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的态度,根据我们统计的结果,有67.26%的人不会再选择该企业的产品,而32.74%的人选择给予其机会,会继续选择其产品,然而在选择时会更加慎重,这说明一个食品企业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对于企业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就如同以前还很有知名度、在市场上占据着很大的份额的三鹿企业,在出现三聚氰胺事件后,现在在市场中已经完全找不到其产品,企业也因此破产。这应该给各个食品生产厂家以警示:对一个食品企业来说,信誉至上,在与消费者关系最为紧密的食品生产领域,不能只是关注着自身的利益,唯利是图,更应注重保证产品的健康,这也是一个食品企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小组了解到了现今大学生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一系列的看法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识,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也向我们的调查者询问了缓解这一问题的看法。(1)、有关部门应召开听证会,整改相应的监管部门统计结果显示,有24.67%的学生建议有关部门召开听证会,整改相应的监管部门。面对当今我国食品安全愈加恶化的现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整改相应的监管部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一些部门之间经常出现职责不明,相互推卸责任的状况,更有甚者相关的监管部门中的人员与违法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一条非法的产业链,如河南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在河南双汇使用“瘦肉精”曝光中,媒体报道称“瘦肉精尿检”、生猪检疫等如同走过场,8很好0.44%可以接受78.88%难以接受22.68%对学校食堂安全卫生看法有的“尿检”甚至用人尿冒充,每头猪花2元钱就能买到三大证明,再花上100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这里面一定有检测人员和企业相互勾结的行为。”中国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教授南庆贤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由此可以看出,相应的食品监管部门在监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管理漏洞,致使我国的食品安全乱象迭生,国家应采取严厉的措施加以整治,发挥群众监督力度,确保相关部门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国家应当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在调查中有40.67%的学生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步骤是健全我国的法制建设,不让非法的商家有可乘之机,同时也给消费者一个更加完善和有效的保障自身权益的方法。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在法制方面的建设还有很大的不足,法制体系还不够健全,许多法律存在着漏洞,使很多不法的商贩有可乘之机,为自己的利益不顾消费者的权益。国家应当加快步伐建立健全我国
本文标题: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7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