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以下简称西部经济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的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的39个旗县市区。2009年规划区年末总人口1025.3万人,占全自治区的42.3%;国土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的21%。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包昆纵轴的北端,是国家呼包鄂榆重点开发区域和呼包银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产业和城市基础较好,人口相对密集,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编制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互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用于指导这一区域重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本规划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经济区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加快“三化”进程,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经济快速发展。2006至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5%,2009年达到6785亿元,占全区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334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2.6%,达到461亿元,占全区的54.2%。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增势强劲,形成了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集聚效应显现。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工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务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比例由8.6:46:45.4调整为4.8:51:44.2。城镇化步伐加快。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57.3%,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功能趋于完善,一大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迅速崛起。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区域综合交通设施日趋完善,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第二节发展优势战略区位重要。该区域地跨华北、西北,距离市场较近,毗邻蒙古国,黄河过境830公里,京藏高速公路、京兰铁路贯穿其境,是京津冀的重要腹地,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生态屏障。资源优势明显。区域内能源(包括风、光)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稀土资源得天独厚,水资源保障程度相对较高,可利用土地较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科教实力雄厚。拥有31所高等院校,占全区的81.6%,拥有自治区90%的科技资源,科教综合实力较强。工业基础良好。优势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大企业、知名品牌集中,部分产业市场竞争力较强。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呼包鄂城市群初具规模,沿黄和沿交通干线城镇带已具雏形。第三节发展机遇及挑战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机遇。今后10年是西部大开发深化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西部重点区域开发力度,在继续搞好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的同时,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政策支持,这必将为该区域跨越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的机遇。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扩大内需成为保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该区域能源、原材料供应接续支点作用进一步彰显,有利于优势特色产品拓展市场。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东部沿海地区受国际市场萎缩、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约束,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需求迫切,产业转移加速。该区域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吸引海内外投资、技术等各类要素在此集聚和重组。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机遇。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该区域引导生产要素向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当前,该区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是区域统筹发展机制尚待完善,地区错位发展、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有的还不够协调;二是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地区园区数量多、布局分散,有些园区定位不明确、规划不到位,入园项目布置相矛盾,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三是产业和产品初级低端化明显,创新、延伸、多元发展不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四是产业、环保政策约束增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软硬支持条件尚需加强。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富民与强区并重的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地区分工协作,促进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延伸、升级、多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重要生态屏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把该区域建设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集约发展。从区域发展的全局出发,统一规划,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处理好三化互动、城乡统筹的关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重点园区集中,园区向沿黄河、沿交通干线地区集中,农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推进集中集聚集约开发,提升区域发展整体质量和效益。——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支持先行先试,促进企业及要素向重点园区有序转移、集聚。——技术创新,优化升级。把加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技术创新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突出自主创新、产业延伸与多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区域各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打响自身的品牌,拓展市场空间。同时,加强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创造合作条件和基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合作共进,互利多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有水快流,加快优势资源开发转换,实现快速发展;又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克服短期行为,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二节战略定位——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和新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工业基地,稀土新材料、核原料、光伏制造产业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自治区现代服务业、现代农牧业重要基地。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合作机制,深化区域内部及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合作,探索区域城乡联动发展新机制,在设施对接、园区共建、信息互通等方面率先突破,在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先行探索,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区域城乡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发展先行区。构建创新型区域体系,加快技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全社会创新活力,实现区域率先创新驱动、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大力推进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循环利用产业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低碳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示范区。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引导生态地区和农牧业地区人口向二三产业、城镇有序转移,改善生态环境,形成重要生态屏障。——西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保持长周期快增长势头,进一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成为带动自治区发展的强大引擎。第三节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优化。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迅速兴起,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主体功能清晰、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群。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呼包鄂中心城市人口达到460万人以上,乌海、临河、集宁次中心城市人口达到170万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沿黄河、沿交通干线重点产业带和配套服务体系,自治区工业集中区和重点工业园区占西部经济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比2009年提高21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产业结构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1:46,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提升,到2015年,煤炭、冶金和化工等产业的初级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0%。——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资源集约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目标控制在国家考核目标以内。资源产出水平和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15年,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第三章空间布局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形成三次产业、城市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功能明确、布局优化的空间开发格局。第一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依托沿黄河、沿交通干线较好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交通设施和城市配套能力,重点推动建设22个产业集中区和工业园区,实现错位发展,构筑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为主要产业发展带,园区为载体的产业布局。呼包鄂核心圈要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呼和浩特市突出首府经济特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做大做强以乳品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包头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稀土新材料,冶金化工延伸加工、模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鄂尔多斯市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装备制造及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其他四盟市要主动接受呼包鄂的辐射、带动,乌兰察布市重点发展新能源、建材、化工等资源加工型产业,承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马铃薯、杂粮和蔬菜等农畜产品加工业,打造京津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巴彦淖尔市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及农畜产品加工、有色冶炼及延伸加工、进口原料落地加工,加强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对接协作。“小三角”区域要加强城市和产业发展统筹,乌海市率先实现产业转型,重点发展延伸加工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统筹乌海周边六个工业园区,形成三大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盐碱化工、煤焦化、精细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及深加工产业。各盟市的中心城区要“退二进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城市近郊重点发展加工度高的都市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重化工、冶金等资源加工型产业要向沿黄河、沿交通干线工业园区集中布局。第二节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县域小城市、小城镇为支撑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产业为城镇提供发展动力,城镇为产业提供服务的互动发展格局。强化呼包鄂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呼包鄂城市群。呼包鄂三市要完善中心城市规划,突出城市特色,明确城市扩展方向,加快市县一体化进程,提高人口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呼和浩特市要强化首府功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合理功能分区,改善环境,提升形象,建设区域性服务经济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和蒙元历史文化名城。包头市中心城区要保持和发扬联合国宜居城市的美誉,处理好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向南拓展城市空间,与达拉特旗实现跨
本文标题:内蒙古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8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