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农化基础知识培训20060831
农化基础知识李剑主要内容1.基础农化理论2.养分归还学说的简单应用3.基础施肥知识4.复混肥的类别5.复混肥的生产工艺6.常见的肥料问题及其原因分析7.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基础农化理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养分归还学说一是最小养分律二是报酬递减律三是因子综合作用律植物生长必须的矿质营养元素种类名称主要作用大量元素氮N营养生长、蛋白质、氨基酸合成磷P促进生殖生长、脂肪和糖、淀粉的转化钾K促进糖的合成、转化和运输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中量元素钙Ca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氮素的代谢,降低土壤酸度,改良土壤结构镁Mg一切绿色植物不可缺少,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维生素的代谢硫S是构成蛋白质重要元素以及某些必须氨基酸的成分,对提高辛香味蔬菜的品质有利微量元素铁Fe是叶绿素的重要元素锰Mn可促进光合作用和硝态氮的代谢,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铜Cu稳定叶绿素、促进光合作用锌Zn促进生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提高作物籽粒质量和产量钼Mo参与氮代谢方面,促进豆科作物字生固氮,消除铝离子的毒害硼B促进作物输导组织的正常发育,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和豆科作物固氮。氯Cl在光合作用中起作用,但过量氯离子对烟草、薯类作物有不良影响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实践意义:上述规律告诉人们,要提高作物产量,必须首先找到影响产量的最小养分,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生产中由于过去连续多年大量施用N、P肥,许多地方增加N、P肥用量,却难进一步提高产量,实际上K肥、微肥及中量元素肥料供应不足,已成为最小养分。磷钙镁硼氮钾铁硫水量(产量)锌铜钼锰氯木桶理论报酬递减律报酬递减律:在其技术及环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投入的增加,连续投资所增加的效益逐渐减少。实践意义:米采利希的实验告诉我们,在一定生产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所产生的效益逐渐减少,要想获得肥料投资的最大效益,有限的肥料应昼分散施用到较大面积的耕地上。报酬递减律合理的施肥:要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针对最佳的经济效益则有一个最佳的施肥量,也就是单位养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植物生长量低量适量高限毒效养分供应量极限因子综合作用律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受包括施肥在内的许多因子的影响,而这些因子之间又相互影响,产量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使所有条件足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时,合理施肥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实践意义:因子综合作用律告诉我们,在进行施肥决策时,要同时考虑到其它生产因子,确保它们不制约肥效的发挥。如,水分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活条件之一,土壤水分状况直接决定着根系的活力,养分吸收能力,也决定着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可吸收性。只有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施肥效果才最好.养分临界期养分临界期:作物在一个生理时期对养分的总体作用不大,但很急迫,如果缺少,作物不能很好的生长,后期补充再多也不能纠正。一般作物的养分临界期在苗期,其吸收总量相对于其真个生命周期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缺非常关键。如同一个婴儿先天不足,后天是很难弥补的。通过施用基肥避免养分临界期的养分缺乏问题最大效率期最大效率期:作物对肥料的吸收速度和需要的绝对量都是作物生长周期中最大的,这是作物追肥的最佳时期。一般作物的养分最大效率期是在营养生产中后期,生殖生长期之前。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也有所不同,其养分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稍有不同。在养分最大效率期稍前或前期追肥可使肥料利用率大大提高,且满足作物对养分的大量需求三大主要元素缺乏时的症状缺乏元素植株叶根、茎生殖器官指示作物氮生长受抑制,地上部分受影响的程度较根部明显。叶小,整个叶片呈黄绿色,叶色失绿首先从老叶开始,严重时下部老叶几乎呈黄色干枯死亡。茎细小,多木质;根受抑制较细小。花、果实发育缓慢,严重时落果;不正常的早熟。种子小,干粒重低。玉米磷植株矮小,生产缓慢,分蘖少;地下部严重受抑制,次生根极少。叶色暗绿,无光泽或呈紫红色;从下部叶子开始,叶缘逐渐变黄,然后死亡脱落。茎细小,多木质;根部发育,主根瘦长,侧根不发育。花少、果少、果实迟熟,种子小而干瘪,千粒重下降。番茄钾较正常植株小,叶便褐,枯死,植株柔弱,易感染病虫害。开始从老叶尖端沿叶缘逐渐发黄,干枯死亡;叶缘似烧焦状,并出现斑点状的死亡组织,有时叶卷曲显皱纹。茎细小,易倒伏。分蘖多而结果少,种子瘦小;果肉不饱满,果实畸形。玉米、番茄当营养缺乏时,三者共同的特点均是从老叶等老的部位开始出现症状。三大中量元素缺乏时的症状缺乏元素植株叶根、茎生殖器官指示作物钙植株矮小,组织坚硬,病态先发生于根部和地上部幼嫩部分,未老先衰,并易死亡幼叶卷曲,脆弱,叶缘发黄,逐渐枯死;叶尖有粘化现象。根系发育受抑制,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腐烂、死亡,有粘化现象。不结实或少结实镁变态发生在生长后期,黄化,植株大小没有明显变化首先从下部老叶开始缺绿,叶脉仍呈绿色,只有叶脉间的叶肉变黄,以后叶肉组织逐渐变褐色而死亡变化不大开发受抑制,花的颜色苍白玉米硫植株整体普遍缺绿,后期生长受抑制。幼叶开始黄化,叶脉先缺绿,遍及全叶,严重时老叶变黄,甚至变白,氮叶肉仍呈绿色。茎细长,很稀疏,支根少。开花结实期延迟,果实减少养分归还学说的简单应用I最小养分限制因子因地区、作物而不同的;即使在同一个种植地上,针对不同的作物品种,可能的最小养分限制因子也会有所不同。目前而言,主要是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具体来说北方主要缺氮磷、南方主要缺乏氮钾。但随着养分的消耗和补充,最小养分因子在不断地转换。施肥要平衡其一是农作物生产本身需要多种养分,土壤需要补充多种养分。其二氮磷钾三大元素相互促进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基础施肥知识平衡施肥:理论指导是养分归还学说,核心是测土施肥,只有掌握了实际的土壤养分状况,才能对症下药,合理施肥。实现平衡施肥的四个步骤:取土测土配肥用肥测土配方不是每次施肥都要测土,每一亩田都要测,但也不是测一次一劳永逸。科学施肥的原则看天、看地、看肥、看作物气候干燥的地区不宜表土施肥,且施肥点不宜离根部太远,以免作物难以吸收;气候湿润的地区施肥点则不宜离根部太近,以免烧苗。砂土保水保肥差,通气性好,施肥应少量多次。粘土保水保肥型好,通气性差,可集中施用。土层厚的可一次多施,土层薄的则可分次施用。复混肥料同有机肥一起施用,肥料的利用率更高,磷肥、钾肥一般用作基肥,氮肥50%以下用作基肥,50%以上用作追肥。不同作物需肥量和耐肥能力是不一样的。浅根作物每次施肥量要小,深根作物最好分层施用。避免肥料和种子、根系直接接触。科学施肥的把握要点施肥方式:撒施、深施施肥时机: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选择施肥用量:单种养分的量以及各元素的比例肥料形态的选择:有机与无机、不同的无机形态肥料特性与施肥氮肥硝态氮肥:生理碱性,肥效快,易被淋失。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易发生反硝化作用,所以在我国南方水田和雨量大的地区少用,尤其长期淹水的水稻田不宜施用。宜在我国北方使用。铵态氮肥:生理酸性肥料,肥效稳定,用在石灰性土壤和水稻土中适宜。如果在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用,要增施石灰或有机肥,以增强缓冲能力、中和土壤酸性。尿素:是一种生理中性的肥料,施入土壤后不呈酸性也不呈碱性,因此可施用于所有土壤。氮肥形态及其副成分与作物的相宜性氯化铵含有氯离子,在施用忌氯作物上时需严格控制用量,如烟草、果树、西瓜、茶叶、葡萄、西瓜、柑橘、薯类、甜菜、甘蔗。马铃薯喜硫、甜菜喜钠,对二者分别施用硫酸铵、硝酸钠有良好的反应。水稻因其根部缺少还原酶,利用硝态氮的能力较差,对铵态氮反应良好。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对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同样有效。烟草、大麻、甜菜施用硝酸铵或硝态氮和铵态氮配合施用,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改善。氮肥要与磷钾肥配合施用磷肥现在我国常用的磷肥品种如下: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铵等。由于土壤对磷的固定比较严重,一般来说磷肥的施用以深施、集中施、分层施效果较好,如果是用于培肥土壤,可以撒施。磷肥的选用宜以土壤酸度为原则,即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宜用水溶性磷肥,即磷铵,重过磷酸钙。在强酸性土壤宜用微溶和难溶性磷肥,即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磷肥多数作物的幼苗期,对磷比较敏感,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宜施用水溶性磷肥。喜磷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淀粉类作物,以及瓜类、果树等,施用磷肥都较好的效果,提高产量,改良品质。钾肥目前常用的化学钾肥主要由氯化钾、硫酸钾,有机钾肥主要是草木灰。草木灰对任何作物都适用,尤其是对于忌氯作物。硫酸钾: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应配合石灰。氯化钾:生理酸性。施入土壤后,钾被吸收,剩下氯离子。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里,氯离子与土壤中的钙生成氯化钙,易溶于水,经过灌溉或降雨,可随水流失,不会引起土壤板结;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氯离子和土壤中的氢结合生成盐酸,将使土壤发生酸化,连年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施用一定量的石灰。在含盐量高的土壤施用,将加重土壤的盐化程度。钾肥硫酸钾适宜用做基肥或前期追肥,也可做叶面肥,与氮、磷肥料配合施用效果较好。在旱田做底肥时,应集中深施。做追肥时,应用条施或穴施于作物根系密集的土层。在保水保肥差的沙性土壤上施用,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或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底肥每亩用量7-10公斤,对喜钾的块根、块茎类、瓜果类作物可多施些,每亩10-20公斤,也是其他忌氯如烟草、马铃薯、茶叶等的首选钾肥。复混肥的类别复混肥的定义复混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含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制成的肥料。目前复混肥包括了我们常说的掺混肥、复混肥和复合肥。复混肥的养分表示方法肥料中的总养分含量只计算氮、磷、钾;中、微量元素不得与氮、磷、钾合并计算总养分。配合式中三者按氮、磷、钾的顺序用“一”连接起来,如果缺少某一养分,则用0表示。如含氮20%、钾10%,不含磷的标注方式为20-10-0。复混肥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按组分分:有机肥、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等。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按肥效快慢分:速效肥和迟效肥。复混肥的生产工艺粒状复混肥按照加工类型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化学法主要指料浆法加工工艺。物理法主要包括掺合法、团粒法、挤压法、半料浆法和熔体法。1.掺合法掺合肥料又叫掺混肥料,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物质的基础肥料通过机械混合所得的肥料产品,产品外形有粉状和粒状,这取决于原料的外形。混合投料计量、包装。混合投料计量、包装生产掺混肥料的关键技术a.化学相容性技术:不同基础肥料混合后,有些反应会使临界相对湿度(CRH)降低,使产品极易吸水潮解、结块。如尿素和硝铵不能直接混合。有些反应会导致养分损失,如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反应会导致氨损失。有些反应会生成水分,也不能直接混配。b.采用粒级匹配的基础肥料,减少二次分离c.装置能力以中小规模为宜,生产能力在10-40吨/h,以适应季节性需求的特点。2.团粒法团粒法工艺的成粒基本原理一定颗粒细度的基础肥料借助肥料盐类的液相粘聚成粒,在借助于外力使粘聚的颗粒产生运动,相互间的挤压、流动使其紧密而成型。影响造粒的主要因素因素:液相比例盐类的液相产生与盐类的溶解度性质十分相关,而溶解度直接与所处状态下的温度相关,液相量的多少与相处状态下的水分相关。不同体系复混肥成粒时所需的液相量的多少是不同的。典型的工艺流程投入物料造粒烘干沉降抽风洗涤排空加水二次冷却包膜进入贮料斗计量包装一次冷却大颗粒破碎筛分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生产能力(吨/小时)1破碎机5-502投料控制和计量系统3造粒机(圆盘或滚筒)4干燥5一次冷机6双层往复筛7返料皮带8二次冷却机9包膜机10电子自动计量秤11缝包机3挤压法挤压法工艺
本文标题:农化基础知识培训2006083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