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繁盛一时的隋朝》练习题
初一历史练习题1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有千里之长C.起到防洪作用D.发挥灌溉作用3、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07年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4、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A.黄河B.大运河C.淮河D.长江6、“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A.郑国渠B.白渠C.大运河D.都江堰7、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A.隋、唐B.宋、元C.明、清D.秦、汉8、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社会繁荣景象被史学界称为A.开皇之治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9、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这里的大运河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10、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11、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而开通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C.大运河的开通使隋文帝的政绩D.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12、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A.乘汽车B.坐轿子C.乘船D.坐火车13、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A.西周B.秦朝C.汉朝D.隋朝14、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1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A.江南河B.邗沟C.通济渠D.永济渠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两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目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发的时代......材料二:在隋文帝统治时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材料三: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服役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逐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廉役,而死者大半。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2、“随之鼎盛”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你认为国家繁荣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3、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有哪些?4、通过上述的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17、“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谐,契合了现代中国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更符合世界人民和平共存的永恒理想。下面一些资料是新华中学的同学们收集到,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隋文帝杨坚也因其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1)隋文帝采取哪些措施促使了“开皇之治”局面的形成?(2)“开皇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3)概括隋炀帝的哪些行为激起了国内矛盾和农民起义,最终导致隋朝成为生命短暂的“昙花王朝”?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4)上述的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那些借鉴作用?18/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中的“锦帆未落干戈起”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2)以上两则材料是两位唐朝诗人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价,你支持哪一种观点?为什么?(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本文标题:繁盛一时的隋朝》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