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乌海市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思考乌海市农牧业局内容摘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实现一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目前,观光旅游农业源起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等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处于相对成熟经营阶段。乌海市的旅游观光农业还处于自发分散状态,其项目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没有形成品牌、配套设施不齐全等系列问题。结合乌海市的具体情况,应该着重发展以示范休闲为主的特色农业项目,从立足本地独特条件、加强政府宏观指导、统一规划、依靠科技和人才等方面增强其生存与发展的活力。关键词: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思路项目模式对策建议旅游观光农业,从概念上来说,就是以农业产业为载体,以观光旅游为主体功能,兼跨农业与旅游业的一个边缘交叉型产业。它不仅具有生产性的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为此被誉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观光农业的发展程度,几乎成为了农业产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2-一。以北京为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收入已达到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乌海市农业作为典型的城郊型农业,规模小,不具备发展大农业的基础,而近郊的特点,使得乌海农业在基础设施和交通等方面形成相对优势,适宜发展观光农业。同时,也符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产与三产融合的战略结构调整部署。一、国内外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观光旅游农业出现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壮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终以独立产业的形式成为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形成了5种模式:观光农业点,即依托一些农场或种植庄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种植园区,向城市居民或游客提供现场亲手摘果、拔莱、赏花、采茶等系列服务,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模式;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合为一体,完善休闲娱乐的功能性设施,面向全体民众开放;教育农业园区,主要是面向学生或有意了解和学习农业相关知识的人群,完善教育示范设施,兼顾农业生产、科研与科普教育功能的一种经营模式,像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属于这一种类型;此外,还有依托自然资源建设的森林公园,和依托人文资源建设的民俗观光村等模式。-3-二、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阶段及问题(一)发展阶段舒伯阳在《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中,将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萌芽阶段,属自发式,旅游主题不明确,仅作为休闲调剂,投资与经营主体是个人或小群体,市场供求关系模糊,以个人需求为导向;初级经营阶段,仍属自发式,有一定的旅游主题和活动安排,中小旅行社也主动参与经营,市场以短期赢利为目的,并以产品为导向;成熟的经营阶段,属开发式,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策划,投资与经营主体为大型(旅游)企业,市场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以项目投资为导向。当前来看,东莞的以特色休闲为主的年丰山庄、珠海的高科技现代农业公园、无锡的以农业观光为主的太湖之滨以及成都的以近郊休闲为主要形式的农家乐等,形成了各具特色、主体明确的发展模式,标志着我国旅游观光农业也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经营阶段。乌海市的农业发展时间较短,旅游观光农业更是近年才出现。特别是“十五”以来,在市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乌海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开始起步。如金沙湾生态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天然沙资源,开展了沙漠摩托、沙漠滑板、沙漠滑索、沙疗、沙雕等旅游服务;黄河明珠、汉昇葡萄、田野农科、云飞保护地等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也积极与海勃湾高效-4-农业园衔接,开始逐步打造以葡萄、养殖、保护地观光为主的过境城郊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带;此外,还有一些小规模自发产生的农家乐、生态餐厅、池塘垂钓等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点。可以说,乌海市的旅游观光农业尚处于早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但由于政府的大力主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乌海市的旅游观光农业起步相对较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存在问题从乌海市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来看,虽然起步较为顺利,农区居民和各类生产经营者参与积极性较高,出现了几个有一定规模的观光点。但是从产业发展的总体角度来看,还远没有摆脱旅游观光农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品牌不突出、配套设施不齐全、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的比较突出:一是产业规模较小,而且区域分布不平衡。根据国内外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旅游观光农业区必须具有一定的区域规模或者经营规模,才能发挥较好的经营效益。例如,以农业景观为主的观光园区或者农业公园,需要相对较大的景观面积,才能满足一定的功能配置和游客容纳需求;而以教育示范为主的农业园区,则需要相对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一定的经营规模,才能满足现代农业展现、示范的要求;此外,以休闲、餐饮等为主的农家乐,也只有达到一定的经-5-营规模,才能逐步提升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从而逐步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从乌海市目前的发展来看,绝大多数经营单位都不具备足够的规模。二是旅游观光农业经营点大部分是由自然人或农业企业自发投资兴建和管理。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和宏观控制,很多项目缺少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使一些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题开发重复、雷同或近似,给今后出现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同时,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难以进行深度开发。三是项目的市场定位、建设主题定位不够准确。许多项目,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农家乐经营项目,基本没有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审查等程序,投资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缺乏自己的经营理念和长远的规划,缺乏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分散、小规模重复建设,制约了乌海市观光旅游农业做实、做强、做大,是造成目前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的直接原因。导致大多数旅游项目入不敷出、举步维艰。三、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一)乌海市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发展的基本思路乌海市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应以超前的眼光,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应立足-6-于盘活全市旅游资源的角度,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科学开发潜在资源,实现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链的拉伸;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综合效益;应立足提升农业产业,以生产为本,走特色品牌、精品项目之路;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保障,稳健地发展乌海市的旅游观光农业,既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乌海市的新的支柱产业做出贡献,也为乌海市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有效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二)乌海市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根据乌海市农业结构的特点和区域优势资源,借鉴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乌海市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1、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主题公园是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以农业的某一领域为题材,把农业生产场所、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建设项目。目前来说,乌海市建设葡萄主题公园具有相对成熟的条件。地域选择上,可以海勃湾区为重点,依托现有的园林处园艺场、下海勃湾林场葡萄园等城区或近郊种植园,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块和作物,可有效地降低投入成本和缩短建设时间。功能设置上,可设置品种观赏、果品采摘、树木领养、产品销售、观赏艺术品展销等。基础设施配-7-置上,尽可能利用现有生产设施,通过改造升级拓展其功能,品种观赏园、果品采摘园等,须科学配置种植品种,在体现乌海地区葡萄种植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成熟果品均衡供应,同时需完善各类品种说明资料,配设一定的观测、检测设备,方便游人观赏、品鉴;树木领养区等,须完善各类生产设施,尽可能简化设备使用技术,并配设一定的使用教学资料,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产品销售区,可依托现有的销售基础,完善各类设备设施,特别是贮运、展销等设施,逐步扩大规模,形成相对规范的产品集散地;观赏艺术品展销,现尚属空白,可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引进和培育一些小型的艺术品生产加工企业,如把葡萄苗木、果品、饮料、酒类等,通过防腐、密封等手段,做成微缩的观赏艺术品,逐步培育这一市场。2、农业生产基地。有先进生产水平的、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本身隐含着较高的观光游览价值,广阔的田野、成群的牲畜、高新的生产技术等,都是看点。乌海市农业大多在近郊,且地貌类型复杂、产业结构多样,发展观光农业基地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项目的旅游服从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利用现有的生产项目开展旅游,并利用旅游客流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理念等进行宣传推广,相得益彰。乌海市北起海勃湾区团结新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沿机场路、国道向南,直至黄河水利枢纽库区,向西辐射乌达区-8-乌兰淖尔镇,为沿黄农业生产带,区间分布有各类种养基地和加工流通企业,可通过整合,建成一个功能齐全农业观光带。具体说,可因地制宜,以现有的生活、生产为主导,建成现代化农区聚居示范点、日光温室生产示范区、葡萄种植观光带、葡萄酒庄、现代农业示范园、水产养殖观光垂钓区、蔬菜生产观光体验区、自然风光观赏休闲区等;通过完善交通游览设施,将各个功能区整合为一体;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丰富不同区域的功能,设置诸如农区生活体验、农业劳作生产体验、现代农机具试操作、自酿葡萄酒、各类产品品鉴、示范教学、餐饮休闲、沙漠、水面游玩、珍稀植物观赏以及其他各类的文体项目。3、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区是一个集科研、开发、创新、示范、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主体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性项目。在示范区自身的科研、生产设施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并把农业科技普及工作溶汇到游览中去,是现阶段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乌海市正在组织建设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可以此为依托,超前规划,以最新的现代农业技术和丰富的功能设置,推动乌海市观光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4、农家游或农家乐。这类项目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各类特色农家餐厅等形式,多为专题性的休闲农业园区。乌海市目前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主要是各类-9-农家特色餐厅,如生态餐厅、黄河活鱼餐厅等。由于多为自然人个人投资,此类项目大多存在规模小、经营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下一步,主要是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延伸城区各类管理和服务功能,将现有的农家特色经营项目纳入统一的服务管理范围,规范经营,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可引导发展蔬菜瓜果采摘农园,发挥乌海农区近郊的优势,通过预下订单、全程协同生产、现场采摘等方式,满足城区居民参与农业生产、消费新鲜放心农产品的需求,带动特色农业种养园发展。四、项目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建议在大力推进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实行政府统筹、企业经营、专业规划、生产者参加的运行机制,四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增强项目生存与发展的活力,要重点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实际存在的问题。具体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一是应加强各级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做好旅游观光农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科学统筹项目的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切实立足本地资源,强化政策针对性,引导、培育一批代表地区特色的精品项目。-10-二是应完善管理机制。由于观光旅游农业属于边缘交叉产业,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在产业成长发展初期容易出现政出多门,导致各方利益各自为阵、相互干扰纠缠的现象,也易造成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为此,政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旅游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等措施,保障产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对于涉及地缘交叉、产业联动的大型项目,更要做好统一协调工作。三是应加大支持力度。观光旅游农业属于新兴产业模式,起步阶段发展环境尚不成熟,且农业项目投资回收周期长,农业投资者资金、技术、经营管理能力等不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在优化金融、市场环境、保障人力资源供应、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为观光旅游农业尽快步入成熟发展期提供保障。(二)科学定位,强化项目规划。一是科学定位项目,注重都市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相结合
本文标题:旅游观光农业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