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差异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差异对劳动收入的影响李正豪雷霏霏王泽蕾冯源【摘要】农民工劳动收入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这样一条路径出发,借助交叉性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做出相应的实证研究。通过划分社会资本的不同结构,本文研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结构特点及其对工资的不同效应,并较为简略地涉及了社会资本不同性质的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的结论在于,农民工社会资本和实际收入的关系与其社会资本的结构特征息息相关,并且产生了一种困境,使其难以通过正常的途径积累社会资本,获取更好的资源、更高的地位和收入。【关键词】社会资本实际收入农民工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具有二元性的特征,传统部门中的劳动力不断向非农部门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批农民工涌进城市,逐渐成为了城市中一个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群体。本文在对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拥有状况和运用程度有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试图探究农民工社会资本与劳动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资本的差异如何影响劳动收入,并为农民工的自身发展提出合适的建议。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1972/1977),他主要说明了社会资本是一种在制度化的社会关系中自然形成的资源,将社会资本视为一种由社会网络或群体成员所拥有的资本形式,但并未涉及到这种资源如何影响个人行动以及个人行动如何改变社会资本的分布状况的问题。后来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为社会资本理论从微观向宏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包括两个要素:它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在结构内它便利个体的某些行动(Coleman,1990)。将社会资本的概念更广泛的应用于社会范围的是普特南(Putnam,1993,1995a),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中的那些表现为网络、规范和信任的特征,这对集体社会福利的生产和维持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会对经济表现产生正影响。弗拉普(Flap,1988,1991,1994)认为社会资本也包括被动员的社会资源。还有其他学者也对社会资本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致认为,社会资本由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组成,当行动者希望提高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时,他们可以动员社会资本。在这些概念中,社会资本可以操作化地定义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社会资本与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问题之一。StephenKnackandPhilipKeefer(1997)对29个市场经济主体进行了研究,证明社会资本会对经济表现产生可量化的影响,并得到了三点结论:信任、公民合作与较强的经济表现密切相关;关系活动对经济表现没有影响(与Putnam得到的结论相反);在那些更有效的保护财产和产权以及民族等级更加单一的国家里,信任和公民合作更加强烈。LuigiGuiso等人通过对意大利社会资本差异的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更富有的家庭更倾向于使用支票,用股本而非现金投资,更多地利用机构信贷,较少利用非正式信贷;在法律强制力较弱和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更大(LuigiGuiso,PaolaSapienza,andLuigiZingales,2004)。在劳动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人力资本的引入仍旧不足以解释复杂的工资,社会资本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资本也被认为为减轻贫困提供了一条自下而上的途径(Woolcock1998),世界银行把社会资本看作是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本,也是穷人的资本(WorldBank2001,129)。但RajuJ.Das(2004)在其文章里认为这种观点过于乐观,因为大部分人都忽视了穷人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对其社会资本这个变量产生的影响,他通过对印度东部两个村的贫困雇佣劳动力的考察,不仅考察在何种程度上雇佣劳动力受益于社会资本,而且还考察了他们的社会经济条件对社会资本影响的机制。在对收入的影响方面,DeepaNarayanandLantPritchett(1999)针对坦桑尼亚村庄进行了研究,通过社会资本和贫困研究的相关数据和不同研究成果,说明村庄的社会资本对那个村庄家庭收入会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经验性的、可靠的。NarayanandPritchett(1999)证明了社会生活和收入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具体来说,表明了在乡村,社会资本在联结关系化的群体中的增加可以使得收入增加20%。在西方国家产生的这些社会资本理论和工资决定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具体特点,我国学界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很多学者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歧视和地区发展差异因素会对农民工的劳动收入产生影响,例如MengandZhang(1999)认为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是形成城乡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DongandBowles(2002)发现对女性和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歧视在不同所有制部门都有存在。蔡昉(2006)认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又面临着双重的歧视,即在岗位获得上受到“进入”歧视,在工资决定上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待遇。朱世宏(1998)探讨了我国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差距,指出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由本行业的经济技术特征、进入该行业就业所需付出的先期成本以及专业的可进入程度而定。金玉国,张伟,康君(2003)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行业间的工资水平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行业市场化程度差异造成了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差异。王奋宇、赵延东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同样证明了社会资本在民工经济地位获得中的意义,这种作用已经超过了人力资本因素的作用。”虽然人们渐渐发现,社会资本在农民工经济地位获得中的意义越来与重要,但我国目前的研究并没有深入。所以,我们认为从社会资本研究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角度。本文就正是着眼于此,考察了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差异及其对劳动收入的影响。二、模型介绍社会资本理论关注嵌入在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以及如何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使个体的行动收益。它有三个重要的假定:首先,假定社会结构由一系列位置组成,他们根据某些规范认可的有价值资源如阶级、权威和地位来确定等级次序。进而假定结构在这些资源的可获取性和控制方面具有金字塔形状,位置越高占据者越少,位置越高具有的优势越多;第二,假定虽然各种有价值资源形成了等级制结构的基础,每一种资源界定了一个特定的等级制,这些等级制是一致的,具有可转换性。第三,等级制结构往往是金字塔形状的,上层的占据者比下层少。在社会资本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需要我们加以理解。(1)处于获取资源动机的目的性行动。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的行动都有两个主要动机:保护既有的有价值资源和获得额外的资源。根据这两个动机可以将行为分为表达性行动和工具性行动,前者主要通过承认自己的财产权和分享自己的情感来维持资源,后者是出于为了获得新资源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2)同质性互动和异质性互动。前者以拥有相似资源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为特征,后者描述的是拥有不同资源的两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异质性互动要求付出更多努力。(3)强关系与弱关系。这个概念由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1974)提出。强关系指与地位接近、联系紧密,同质性强的人之间的关系;弱关系指与不亲密、交往不频繁的人的关系,一般地位差别较大。本文旨在研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劳动收入影响问题,我们主要使用林南(Lin,1982)的一个社会资本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模型如下:关于社会资本与获得的地位之间关系的研究要检验两个过程:社会资本的获取和社会资本运用。社会资本获取的过程是指自我在一般的社会网络中获取资源,它受到人力资本(教育、经历),初始位置(父母或先前的职业地位)和自我的社会关系(如关系的广泛性)影响,并由这些因素决定可获取的资源范围,我们将之描述为社会资本获取模型。另一个过程关注地位获得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的动员,考察的是个人与这些关系的强弱程度和对这些社会关系的利用程度,我们将之描述为社会资本的动员模型。社会资本理论关注嵌入在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以及如何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使个体的行动收益。在社会资本的理论体系下研究农民工社会资本对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我们主要围绕三个命题展开:(1)地位强度问题:初始的结构性位置越好,获得的经济地位越好;(2)社会位置命题:在社会网络中获取的好的嵌入型资源,会导致好的地位获得;(3)关系强度命题:对强弱关系的获取和动员情况越好,越能获得好的地位和收入。根据上面三个命题,我们从三个维度对相关命题进行检验,看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何种影响。第一个维度是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指自我的先赋位置与自致位置,前者是自我继承的位置,以及来京之前已经被给定了的位置;后者指自我获得与占据的社会位置和社会角色。在分析时,我们把婚姻状况、是否是党员、农村家庭人数和性别看作先赋资源,用以衡量农民工的先赋位置。把职业层次、在京认识的北京人和外地人的数量、培训次数、教育和务农经历作为衡量自致位置的指标。第二个维度是社会位置,即农民工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很明显进程务工人员建立社会关系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职业联系,因此我们用职业层次和企业性质来反映。职业层次越高、企业性质越好,可能接触到好的社会资本的可能性越大,获取更好的职业和收入的机会也越大。第三个维度是社会关系的获取和动员。社会关系主要指通过人与人交往而建立起来的网络关系,它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往中的重要部分。善于利用社会关系的人往往在社会中拥有很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地位。因此,能否更好的获取和动员社会关系对农民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考察农民工获取的社会资本时,我们用达高性和异质性判定。我们把农民工认识的不同职业的人通过“职业社会经济量表的发展和中国不同职业的地位分数”(Bian,1994a;Lin和Ye,1997)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高等级。农民工认识的人所在的最高层次即为社会关系的达高性反映,最高和最低层次的跨度即为其异质性的反映。三、统计描述与变量设置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叶静怡教授主持的“2010年在京进城务工人员经济和社会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覆盖了北京市核心10城区的20个调查点,共完成有效问卷1787份。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描述统计和变量设置,我们可以得到在京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大致状况,并开展相关的研究。(一)变量设置变量说明如下:表1变量描述说明SCSUCCESS成功使用社会资本次数定距变量SCHIGH社会资本达高性根据职业声望将原有职业划分为5个等级;5=大学教授、科研人员、机关负责人、党群负责人,4=法律人员、企事业负责人、经济业务人员、中小学教师,3=产业工人、行政办事人员、工程技术、医生,2=会计、民警、护士、司机,1=厨师炊事员、营销人员、餐饮服务员、保姆保洁员;在北京认识的亲戚、朋友和能帮忙熟人所属最高职业类别。续表1变量描述说明SCDIFFER社会资本异质性定距变量在北京认识的亲戚、朋友和能帮忙熟人所属职业类别数PEKINGER认识的北京人定距变量来京前和来京后共认识的北京人个数NONPEKINGER认识的外地人定距变量来京前和来京后共认识的外地人个数SCEXPRESS表达性行动定距变量在北京上次春节拜年的对象数TRAIN培训次数定距变量JOBSCDEPEND工作对于社会资本依赖度寻找第一份工作和目前工作所借由的途径;1=其他,2=政府/技校,3=广告媒体,4=劳务市场和中介,5=亲友介绍;按“第一份工作”和“目前工作”各取50%的权重EMPLOYHELP帮人找工作数定距变量MARRIAGE是否结婚1=未婚、已婚,2=已婚COMMUNIST是否为党员1=是,2=否RURAL家庭农村人口数定距变量CONTRACT是否有劳动合同1=有,0=否SEX性别1=男,0=女AGE年龄定距变量EDU教育程度1=未受教育,2=小学,3=初中,4=高中教育(普高
本文标题: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差异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9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