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新)
1凉州区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凉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凉州区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工作,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区实际,就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的意义我区属资源性缺水区域,全区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9.661亿m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933m3(包括重复利用),是全国人均水平的4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544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此,逐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培育农业节水文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业历来是我区主导产业,目前农业用水仍占社会总用水的80%左右,节水的潜力在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也2在农业,因此进一步拓展农业节水空间,全面提高农业节水水平,把我区创建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才能有力的支撑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为方向,以水权改革为抓手,以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为支撑,紧紧围绕节水增收目标,立足区域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种植结构,坚持工程、农艺、管理节水相结合,突出田间节水,配套田间节水设施,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国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二)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灌区、乡镇发展特色、经济基础,实行分类指导,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节水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节水模式。二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各类节水技术按照推广难易程序,群众认可度不同状况,通过分层次指导,整合资金使用方式,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年度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三是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围绕农田,加强渠、路、林、电综合配套,突出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3集成创新,把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结合起来,建立田间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四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农业节水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抓好示范点建设,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农业节水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三、建设目标通过宣传普及农业节水理念,突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集中打造一批农业节水先进典型,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节水管理完善,节水技术先进的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到2015年,在全区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农业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与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的种植结构布局;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体系,以及与节水示范区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全区农业用水比例调整到66.4%,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6.79亿m3。农田渠道配套率达到80%以上,全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66,其中河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58,井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4。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夏秋种植比例调整到30:70,粮经比例调整到35:65。农业设施化率达到40%以上,设施农业面积在30万亩以上,日光温室全面应用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农业单方水GDP达到10元/立方米。四、建设内容(一)完善并创新水权管理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41、制定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凉州区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办法》,建立并实施水资源的“三条红线”制度,即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实施。二是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依据石羊河流域和武威市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凉州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和各年度《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明确全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科学配置水权,逐级制定各行业、各用水户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权分配到户率达到100%。根据农业结构调整情况,适时完善《凉州区农业用水定额指标》,健全用水定额标准体系。三是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农业取、用水的全过程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用水合理性和节水措施配套进行论证,对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坚决不予核发取水许可证。严格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水费、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四是建立健全取水计量和审计制度。积极探索计量设施服务机制,河水灌区在斗农渠上全部配套量水堰,井灌区进一步规范计量设施监控管理,确保计量设施运行率达到100%。制定《用水审计制度》,对各级水资源配置、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与评价,确保水资源的利用效益逐年提高。2、健全农业供用水管理机制。完善水权四级分配落实机制,加强“逐级分配、逐级核定、逐级落实”工作流程,通过轮次控制、台帐登记、跟踪监督,严格水权落5实。按照“以供定需,供需协调,人水和谐,持续利用”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层次的节水农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农业多元化供水模式,增强农业供水服务。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水权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协会各项工作制度,引导协会按章程办事,稳步推进协会达标晋级,与村委会分离等重点工作,逐步提高协会财政补贴标准,提高用水户民主参与管理水平。3、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大力推进水价改革,实行水价听证制度,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分步调整水价,在实施现行水价的基础上,探索地表水、地下水供水全部实行“基本水费+计量水价”两部制水价,逐步调整达到成本水价。积极推行分类水价,对低耗水高效益作物,实收水费按一定比例进行减免。对高耗水低效益作物,实收水费按一定比例增加。积极推行阶梯式水价,对超定额用水采用累进加价,对节约用水实行累进减价制度。逐步完善定价、调控、监管相协调的水价管理机制,实行市场化顺价经营,建立节约用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4、完善水市场运行机制。在做好水权分配基础上,完善水权交易相关制度,将水市场理论同区域实践相结合,积极培育建设水市场,在现有区级、灌区水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乡镇、协会不同层级水权交易平台,鼓励用水户之间通过水权交易满足新增用水需求。完善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健全水权交易制度、水权有偿转让机6制,加强对水市场的监管,维护良好的水市场秩序。通过水权交易,引导水资源向节水、高效领域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5、建立节水激励机制。设立农业节水管理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重点支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和显著社会效益的节水项目,奖励农业节水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逐步形成“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机制,促进节约用水。(二)加快农田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1、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坚持节水效益优先,经济、生态效益并重,工程、生物、耕作措施合理布局,以村组为单元,实行渠、路、林、田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设配套完善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开展坡改梯、平整地、加厚土层,改造中低产田,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项目,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实施盐碱治理项目,在西营、永昌、金羊、清源四个灌区盐碱地重点区,通过渠道防渗、土壤改良、铺沙压碱和无机配方施肥等综合措施,进行耕地盐碱地治理9.9万亩。2、加强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抢抓中央和省市加大水利投资政策机遇,全力抓好杂木河毛藏寺水库、西营河石嘴子水库建设项目,争取实施下游灌区小型水源灌溉供水工程,提高凉州区水资源调控能力,增强灌区农田灌溉保7灌能力,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压力。加快实施山水灌区设施农业小型水源蓄水工程建设(水窖)、干旱山区雨洪水集流工程。推进祈连山区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恢复工程立项建设,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工程建设,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增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3、加快农田节水工程建设。一是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黄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干支渠改建63.8km,实施田间节水面积24.02万亩;二是分步实施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干支渠改建210.92km,配套田间节水面积11.65万亩;三是实施凉州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完成干支渠改建340.62km,改造小型提灌工程1处,修建灌溉试验站2处;四是在3个井灌区对1664眼旧井进行挖潜改造;五是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开展基本农田整治,推进万公里渠道建设,配套末级渠系2692km,完善斗农渠量水设施8678座。通过农田节灌设施建设,完善输水工程。加强田间灌溉设施配套,完善量水设施,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和输水效率,使井水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95%,河水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85%。4、加快农业节水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雨水情、墒情、水质、山洪灾害预警、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建立以水库安全检测、灌区量水测水、上游雨水情自动测报等为一体的高新科技管理网8络,全面提升8个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建设各类信息和水利专业数据资源库,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快速传递和全面共享,实施水权交易中心及分中心网络化及信息化建设,实现节水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节水决策科学化水平。(三)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种植结构布局。1、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加大日光温室万亩乡镇、千亩园区(村)建设,继续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种(养)模式。围绕设施农业、林果业、制种业、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全区农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发展。建成4个30万亩基地,即以日光温室蔬菜和畜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基地30万亩,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基地30万亩,以瓜菜、花卉为主的高效制种基地30万亩,以加工型马铃薯和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基地30万亩,努力把我区打造成西北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坚持以水调结构、以水定规模,努力压夏扩秋、压粮扩经,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降低高耗水低收益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低耗水高收益作物种植比例,将过去粮、经二元种植结构,逐步调整为粮、经、饲(草)三元种植模式,扩大种草面积,减少灌水次数,降低灌水定额,提高9灌水效率。大力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重点的高效节水面积,推行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使区域化种植面积达到灌区灌溉面积的60%,充分发挥节水优势,实现节水增效。(四)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推动节水技术的应用。结合我区实际,突出重点,加强新的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选基础好,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区域建立示范片,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活动,总结创新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要加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扩大深松耕、以水调肥技术的应用范围;示范推广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实施水肥资源的科学精准利用;做好抗旱抗冻逆技术的示范工作,试验示范抗旱剂、保水剂等物化技术,不断总结节水农业技术,形成节水农业高效发展模式,为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1、建立高效农业节水示范点。根据区域优势和种植作物,在玉米、马铃薯、蔬菜、瓜类等作物上推广应用垄膜沟灌技术;在啤酒大麦、小麦等作物上推广应用垄作沟灌技术;在日光温室蔬菜作物上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整组、整村、整乡建立滴灌、管灌等高效农业节水示范点。在金羊灌区中坝镇和羊下坝镇的7个村建成1500亩管灌高效节水示范点;在清源灌区发放镇的6个村建成4973亩管灌高效节水示范点;在清源灌区清源镇的10个村建成4879亩管灌高效
本文标题: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0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