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伦理学导论(一)1/17从道德困境到道德革命一、课前《人性论》较为困难,要投入更多精力。伦理学严格来说早在希腊柏拉图时代,就已经哟对哲学的基本划分,编撰哲学学说传统,通常会把哲学划分为逻辑的伦理的物理的。哲学三分法中,伦理的本分很重要,狭义包含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很多内容。伦理学本身的学说性质和逻辑学和物理学有很大不同,就是伦理的问题似乎是有很强的习俗色彩。也就是说,似乎每一个共同体都有自己伦理的关切的焦点。而逻辑和物理不会因为民族和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不同。ethica有没有一致的伦理问题,是一个很大的争议。另一个,伦理学很少直接来自于对于事情无关的好奇,而是出现在伦理本心面临巨大问题的时候,伦理学问题出现恰恰因为面临巨大的伦理学问题,伦理学是一个标志不幸的学科。《伯罗奔尼撒战争》进入第三年的时候,雅典爆发巨大的瘟疫。雅典在陆军采取很强的策略,雅典人把农村居民集中在城市里,狭小的空间聚集巨大的人群,爆发了瘟疫。最令人震惊的是,修几里的描述的伦理的问题,人们公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看到人的幸福是转瞬即逝的,富人可能第二天就死了,雅典人决定迅速地花掉拥有的东西,因为人的身体和财产不过是按天可以算的东西。没有人关心荣誉,大家不确定能够活到享受荣誉的那一天。对诸神的敬畏和人的法律都不能约束他们。不管敬不敬神都要死。因为照顾别人就要被传染然后死亡。人的法律不能约束,因为人们不能活到被控告的那一天。法律不是每一天都有警察的陪伴,你知道自己做了坏事有一天会被惩罚。瘟疫带来的死亡,人们不能活到那一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被宣判了更为严厉的判决。而且是不分道德的判决。落到地上之前,就应该享受人生。——伯罗奔尼撒战争II(Vii)53战争和瘟疫带来的死亡,使社会完全处于失范的状态。法律不起作用。修几里德指的是约束人们生活的习俗、道德规范。整个道德秩序的基础也不能再约束人。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如果看修几里的的书,整个第二卷在雅典瘟疫之前,正好是整本书最高潮的章节。对雅典人的生活方式给了一个非常强的捍卫,说雅典是希腊的学校,所有人都以雅典作为生活的楷模,就是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不会柏怀城邦的和谐。每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会和城邦构成威胁。但是瘟疫解除了人的约束,人们真正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城邦受到巨大的威胁。所以雅典生活方式中,人们仍然受到道德的约束,来自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来到他人对你的议论。伦理学导论(一)2/17雅典给每个人非常大的自足,仍然是有很大的规范。由于死亡的威胁,这个被解消掉。伯利克里希望雅典人恢复正常的生活方式,雅典人才一步步走出来。第二点,正常情况下道德约束,敬畏荣誉惩罚等,考察修几里的分析,无论是神的敬畏还是人的法律,都和人的身体和财产有很大关系。死亡让人的身体和财产直接成为非常不稳固的东西。大部分人因为身体,不会暴饮暴食到撑死的程度。道德的约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灵魂之外的东西的约束。瘟疫时刻,人们赖以约束的基础丧失掉了。眼前的享乐取代了对于将来的荣誉的关切。面对死亡执行的判决,要用另一种方式享受人生,和道德的约束形成鲜明的对照。道德起作用是人们知道不仅有眼前的生活,要为将来的生活牺牲眼前的幸福,这是道德运作的机制。看修几里的的分析可以发现,瘟疫本身对道德危机的描述,雅典人对之前的体制做的乐观的评价赞美,背后有值的深思的问题。雅典的危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是道德哲学伦理学值得思考的出发点。西方哲学的最核心的作品,大部分的内容在反省雅典城邦在整个道德和政治危机上可能做出的反应。柏拉图意识到,这个远远超出道德和政治的关系,而是内在的关系。柏拉图很多关键作品把对话设计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期间,比如《会饮》《理想国》。发生在比莱福斯港争议的起点是道德失范的痕迹。有过非常强烈的印象,就是战争和瘟疫会迅速剥夺人们的生命,所有人的生命都变得不可预期。在这样失范中经过的人,会对道德产生巨大的怀疑。理想国一开始,苏格拉底进入开佛洛斯家里,没有人是对靠古老神法秩序生活表示满意。色拉叙马霍斯,道德政治架构都不可信。理想国这本书都看做是对这样的道德危机的回应。格劳孔对色拉叙马霍斯论述的复活。格劳孔是标准的绅士和贵族,想做一个好人,但没有什么理由去做。像第十卷中描述的神话已经不能支撑城邦的道德生活。瘟疫是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对于哲学史有非常深刻的内在影响。在整个古代世界是哲学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变成一个非常广泛的全社会问题。现代社会学家涂尔干笔下,是现代社会的决定性问题。《自杀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有非常有名的划分,自杀有过于以他人为中心的和过于以自己为中心的,还有失范类型的自杀。涂尔干看来,这种自我中心的失范性的自杀,都有很强烈的问题,个人没有能力吧自身限制在一个界定中,无限并,整个社会面临的困境,就是和修几里的描述的一样,现代的个体摆脱了一切的限制和约束,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自主,陷入自己的虚无状态,丧失了社会的时代性。和康德伦理的批评有很大的类似性。个人处于局外人的状态,无法安心和他人共同生活,每个人实际上在另一方面已经完全处于社会之外,这是对自杀类型的道伦理学导论(一)3/17德和社会学的研究。个人否定了社会,也就是否定了自身。个人离开社会,或者获得个体人格的自主和自由,是现代社会的非常鲜明的标志。涂尔干对失范性自杀的分析,非常类似瘟疫以后的情况和瘟疫以前伯利克里对雅典生活方式的分析。现代生活方式不会必然让人陷入无限病。他认为这是一种统计意义的结果,现代人更倾向于走向这一步。涂尔干认为这种状态下,人会陷入死亡,不是肉体性的,而是精神性的。无论修几里的还是涂尔干,历史描述和现代社会的分析,是两种根源不一样,但很类似的伦理危机和道德危机状况。涂尔干把它描述为现代生活的迹象。但修几里的描述下,并不完全是现代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个人自足和共同体的张力,现代把自主性赋予了每一个人。古代伦理人是怎么获得幸福的,现代伦理人是怎么自治的。全部生活能够有政治和道德的前提,没有政治,幸福是不成立的。幸福比古典生活更具有悲剧性。我们认为幸福并不是我们能够得到的东西,而我们能获得的只有自主性。任何想要获得幸福的感受和努力,都是对于人的背叛。我们会慢慢看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个地方。同样贯彻在西方古典传统中。伊利亚特,来自个体不能完全充分地容纳到共同体中。简单的描述为道德危机的状况。整个伊利亚特包含对荣誉的反省,但并不把这个看做是危机。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史诗描述的是苦难的问题。不是传统的英雄拯救了共同体,但是给共同体和战友带来了苦难。这个核心主题背后的问题是共同体和个体巨大的张力。阿奎李斯和阿伽门农的正常是战利品分享是否正义的问题,阿伽门农代表的是共同体,阿奎李斯认为凭借自己战士的卓越带来自己应该获得的东西。阿奎李斯逐渐发现自己处境,他所谓的卓越和共同体的不相容。他是一个战士,他在战场上需要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为共同体而战。特洛伊提出,为什么带来那么高的荣誉,奉若神明,享受好的饮食和美酒,每个人用自己的生命为共同体而战。如果逃过这场战争,获得永生,不朽的名誉。如果没有逃过去,就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阿奎李斯在这个问题上,意识到有一个非常荒谬的逻辑。和阿伽门农争吵的时候,神像许诺,阿伽门农迟早会向你道歉,阿伽门农带着礼物请阿奎李斯重新出战,他拒绝了。这就否定了为荣誉而争吵。我如果屈从了你,我就是不如你的。但获得了荣誉的时候,已经得到了道歉,这个时候出战有最大的荣誉,有可以恢复最伟大的英雄的地位,阿奎李斯没有出战。荣誉和生命相比,难道不是非常可笑的东西吗?获得了荣誉,但可能不能享受。这一刻,已经看到荣誉伦理背后赖以作为基础的道理,是某种人外在的东西,但不是构成人生存最内在最本质的东西。这是一个阿奎李斯的困境。推动整个史诗,能够持久地为阿奎李斯和希腊一方所打动是,能够理解个体和共同体的张力,能够获得荣誉,但荣誉是共同体给予的,单独的个体没有荣誉,个体太过卓越的时伦理学导论(一)4/17候,就超过了共同体。英雄会做一些牺牲,你的同伴不能理解你。阿奎李斯这个部分,这个成分非常少,他最后出战的时候,也不是为了希腊出战的。就算是他朋友帮他出战,他也说不要靠近,等所有人死光了,然后自己摘取荣誉。这是非常个体化的。不是非常例外的战争处境。也不是因为现代生活给了人自主,强化人的生活。从伊利亚特来看,西方生活认为人面临的道德危机是生存性的,和人根本的生存处境有关系,不过是有道德危机能看到人的处境。人用德性主球的奥德标志,是在共同体中,又超出共同体才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冲突,由于人本性的特征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不过是在体制能够完好运转的时候,这个是被法律和宗教约束下的。这个遍布道德习俗宗教的共同体。宗教似乎是最守道德规范的。外在的宗教信徒和非信徒,有大量的体制背离了宗教创始人原初的想法。背离了创教的时候的初衷。回溯两三千年前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有一批宗教人是反对体制化,用政治官僚机器传播宗教的时候,就背离了宗教。宗教的先知,就是回到原初的信息,回到上帝最初对人说话的信息,让个体重新开始。政治宗教伦理共同体,一旦爆发出来就是伦理危机显现出来的。另外一个,希腊编剧,安提戈涅。希腊思想最受关注的是荷马史诗,从十九时期浪漫派兴起以来,希腊悲剧成为关注的焦点。大概到1905年俄狄浦斯成为最重要的一部戏,在此之前认为安提戈涅最重要。整个安提戈涅,黑格尔的解释是最有力的。安提戈涅,实际上是《俄狄浦斯王》的后续。后来他的兄弟,为了在俄狄浦斯王死后争夺王权,兄弟双方都死了。最后王权落在了柯瑞翁的手中。安提戈涅一个兄弟应该下葬,另一个应该放在荒野上。安提戈涅反对了柯瑞翁的手中,公开反对法律,让作为城邦敌人的兄弟下葬。整个悲剧是这样的冲突。黑格尔的解释是,悲剧不是不幸,悲剧是有根本性的悲剧冲突,体现在安提戈涅一面的家庭一面和柯瑞翁一面的城邦共同体的冲突。伦理学思想是根源于伦理学出了问题。哲学开端是好奇,没有任何功用,和闲暇联系在一起,这是纯然的。但是伦理学面临的困难是整个政治伦理学道德最利害的部分出了问题。人们的生命财产出了问题要捍卫这些东西。这样的危机不是和物理学一样的东西。不能说伦理学就更高,其实古代认为伦理学低于物理学,但和人的生活更加切身直接。通常在古代传统中,证明这个更低一点。如果和神一样,觉得自己是最高的,如果不是世界中地位最高的存在,和你关系更大的东西就不更重要。所有人不认为你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宇宙就毁灭了。道德哲学非常大的困难,道德哲学没有哲学意义上最牢固的基础。这是亚里士多德最提示的一点,伦理学处理的是必然会发生变化的问题。伦理学导论(一)5/17伦理学的根源来自构成共同体的个体和共同体的张力。这样的冲突有最直接的理解的方式,黑格尔对安提戈涅的解读准确,来自不同的价值标准之间的冲突。黑格尔的描述是价值实体。黑格尔认为为什么安提戈涅是悲剧,因为冲突的双方有各自的辩护理由。双方的理由都非常充分。柯瑞翁不是错的一边。《宗教讲演录》第二部分:家庭的归属感等和国家法权构成根本的冲突。安提戈涅提出的问题是,尸体归谁管。活着归国家管,死去就归冥府的神管,就是要下葬,否则就是不洁的,对城邦也不利。活着是城邦的敌人,一旦死去就是要回到家庭。柯瑞翁认为,这个没错,但城邦要捍卫,就要区分敌友,按照城邦的法权做划分,他是一种伦理力量,不是一种完全错的一方。双方都是一种伦理力量,全部正义就在于坚持了自己正义的一面。柯瑞翁也是正义的,面对俄狄浦斯死后动荡的局面,要坚持法律的权威。双方都是各自的正义。双方也都是片面的。坚持正义一定要全面要求这样做。恰恰是这样成为一种不正义的东西。柯瑞翁要求任何情况下都要要求法律,和安提戈涅要求家庭,就成为不正义。任何一方的内容都否定对方的东西,所以双方都构成尖锐冲突。用同样的分析方式分析苏格拉底和雅典城邦的关系,各自有非常充分的理由,黑格尔认为安提戈涅比苏格拉底厉害,苏格拉底是有矛盾的,坚持面对城邦的法律完全清白的,又拒绝逃跑,安提戈涅是没有矛盾的。索福克勒斯认为黑格尔的解释是过分的,安提戈涅和柯瑞翁都面临巨大的过失,都有狂妄和过度。安提戈涅信里,确实
本文标题:伦理学导论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1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