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故事的魅力——特稿采写浅谈特稿写作概述1.特稿的主要阵地是:中青冰点和南方周末。一旦到了工作以后,新闻行业不会过分地区分消息和通讯。2.实际上中国是一个新闻的富矿,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写成特稿,特稿要求它必须具有戏剧性、冲突性和延展性,同时需要有好的细节做支撑。3.特稿通常关注个体,以小见大,以微观的视角进行报道。就好比某种程度上来说,100万人死亡只是一个数字,一个人的死亡遭遇才能写成特稿。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过一个具体而微的悲伤来的细腻。同时,特稿能够给我们创造持久的价值,它不需要具有太强的时效性,需要的反倒是让公众纵深地去了解整个事件。甚至记者可以通过数月的采访来获取素材,完成一篇有价值的特稿,往往这类稿件可以通过具体而微的故事折射出很多东西来。特稿的文学色彩4.特稿有没有文学色彩?答案是肯定的。类似林天宏的《回家》、最近中青报的《牺牲》,它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文学色彩,但不等同于虚构,始终要基于事实。相比以往新闻理念,它突破了“5个W”的限制。但我们要区分报告文学和特稿。5.谈到特稿,少不了意象。意向是指,主观情感在客观事物中的对应物。就好比之前有篇稿子叫做《无声的世界杯》,它主要描写的是一群农民工,每天晚上集体围在一家夜总会LED屏前观看没有声音的世界杯球赛。特稿写作基础6.写作很重要,但采访更为重要。当你在写稿时,绝大多数写不下去的原因是采访不够扎实、素材不够。大家做校园采访,尤其是人物通讯稿件这一块,通常约采访对象面聊个,一个多小时就结束采访、然后回去写稿,这样固然是写不深的。7.再举个例子。我之前去采访《我是歌手》栏目组,现场有48台摄像机,拍摄素材时长约5000小时,包括前期提前一周去演出歌手家中拍摄,但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只有那不到80分钟。我觉得我们始终要有做精品的意识。但是如果你连采访都不肯多下功夫、不肯多角度地去采、访受访者的朋友和周边,8.而我之前的一篇题为《裸奔者范美衷(即之前饱受舆论的“范跑跑”)》就是通过五次不少于两小时的见面采访和两次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采访,才最终呈现出来。不要嫌麻烦,我之后的每一篇特稿写作,都是通过大量的采访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如此便能胸有成竹。为什么和受访者要聊4-5次?人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你第一次和第五次对受访者询问同样的问题,可能答案有所背离。所以特稿写作常常需要我们长期跟踪采访对象,走进他的生活,以赢得他的信任。在采访过程中,模糊概念一定要具体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追问。能不用形容词地尽量用读者可感、真实的动词来表示,这也考验了一个记者能不能捕捉到真正出彩的细节。追问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讲述的自己只是50%的自己,自己并不完全了解真正的自己,所以需要通过追问,去核实受访者提供的信息,。再就是众所周知地借用他人和环境还原一个立体的、完全的受访对象。最后分享一下我的写作习惯。通常用前两周消化材料,之后用一到两天提炼材料、列出提纲。接着就是对提纲进行扩写(填空)的过程,最后完工后可以灵活地调整行文的结构。人物介绍。何瑫,男,中共党员,全国学生媒体联谊会执行主席,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副主席。历任北京大学新闻网记者团学术部副部长、部长、记者团团长,北京大学初级、高级、资深学生助理。曾在南方日报奥运报道组、《新京报》时事新闻部、《南方都市报》时局版实习。专访许智宏、金庸、李开复、李彦宏、杜维明、方文山等知名人士。在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各类媒体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件。
本文标题:何瑫讲座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5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