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全国2012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64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二层次的是(D)1-8A.大众传播B.群体传播C.自我传播D.人际传播2.1949年,首次从学科角度整理、总结此前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成果的学者是(B)2-29A.卢因B.施拉姆C.拉斯韦尔D.霍夫兰3.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提出了7w模式,其中增加的因素是动机和(D)3-44A.理解B.记忆C.选择D.情景4.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C)4-70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5.有学者把传播的个人功能分为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两种。这位学者是(A)5-100A.皮亚杰B.霍克海姆C.托尔曼D.斯蒂芬森6.“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0el'日7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D)6-124A.怀特的把关模式B.巴斯的把关模式C.卢因的把关模式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7.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按照贝雷尔森的定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C)7-146A.客观、思辨、定性B.实证、系统、定性C.客观、系统、定量D.实证、思辨、定量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C)8-193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二关是受众的(D)9-212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暴露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理解10.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主要观点是(A)10-250A.“议程设置理论”B.“两级传播理论”C.“有限效果理论”D.“说服性传播理论”11.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C)11-286A.报纸B.广播C.电视D.网络12.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12-314A.克拉帕B.哈贝马斯C.盖洛普D.麦克卢汉1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是(C)2-30A.霍夫兰B.施拉姆C.卢因D.拉扎斯菲尔德14.“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这个观点出自(D)6-139A.《理解媒介》B.《论出版自由》C.《帝国与传媒》D.《权力的媒介》15.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有三个主要论点,其中之一是(B)8-198A.人的行为大多是“前台行为”B.要把情景视为信息系统C.人的行为大多是“后台行为”D.要把媒介视为一种情景16.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调查,也叫(C)10-242A.培因调查B.盖洛普调查C.伊里调查D.尼尔森调查17.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传统学派有五个特征,其中包括(A)12-331A.经验的B.广泛联系的C.思辨的D.注重控制分析的18.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D)3-43A.谁B.取得什么效果C.对谁D.通过什么渠道19.托尔曼认为人们的很多传播行为是一种(A)5-100A.工具性行为B.使用满足性行为C.社交性行为D.自我中心性行为20.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B)7-171A.身体语言B.类语言C.自然语言D。生成语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21.被公认为传播学奠基人的学者有(ADE)2-29A.拉斯韦尔B.麦克卢汉C.英尼斯D.施拉姆E.卢因22.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实验法基本要素的有(ABDE)4-91A.实验者B.实验变量C.实验设计D.实验对象E.实验观测23.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它们是(AC)6-134-135A.“自我修正”B.“天赋人权”C.“观点的自由市场”D.“自由高于一切”E.“人人生而平等”24.我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技术有(ABC)8-179A.雕版印刷B.木活字印刷C.胶泥活字印刷D.铜活字印刷E.铅活字印刷25.据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的研究,意见领袖(ABCD)10-262A.未必是大人物B.社交范围较广C.信息渠道较多D.频繁接触大众传播E.存在于特定的社会阶层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6.传播学有三大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___大众传播学________。2-2727.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初具规模则在20世纪____40________年代。2-2728.在传播过程模式中,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___反馈_______机能,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3-4729.问卷是为了进行___标准化_____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4-7430.赖特对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功能作了重要补充,认为传播还具有第四种功能即__娱乐_______功能。5-10531.所谓报刊的四种理论,实际上是美国学者总结的自从大众传播诞生以来出现的关于大众传播的四种____控制________观念。6-13732.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大要素组成的。7-15033.印刷的出现,加速了信息流通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有利于信息的____存储_____。8-18034.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和社会关系论等受众理论,试图对受众有选择的接受信息行为作出解释,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承认受众具有____主观能动性________。9-20835.与传统的大众传播不同,在网络传播中,发出信息者与接收信息者的角色可以__不断互换________。13-346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6.卡尔·霍夫兰2-31答: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曾主持美军作战心理研究、劝服性传播与态度改变研究,主要著作有《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与传播研究丛书》,被认为是传播学的奠基。37.把关人6-120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筛选和过滤信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把关人的角色。38.地球村8-193答: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电子媒介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世界仿佛成了一个村庄。39.“使用与满足”研究10-246答: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接触媒体动机或者这种接触满足丁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40.异化12-322答: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完全丧失,遭到本来由自己创造而现在却成为异己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奴役。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41.传播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并请写出一个传播定义(可以自拟)。1-3-4答:(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的定义。(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定义。(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的定义。42.简述伯洛对传播过程的见解。3-40答:(1)伯洛认为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2)伯洛还提出略称为“S-M-C-R”(即“讯息来源一讯息一渠道一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以修正以往的众多过程模式。43.简述麦奎尔提出的传媒功能。5-101答:麦奎尔还列举了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在下述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1)信息功能为个人提供大量而充足的信息,了解周围环境、社会和世界上有关的事件和情况,从中寻求作出个人决定的可供选择的建议一,(2)发展个性的功能通过大众传媒了解自我,获得行为模式,使个人的价值观得到巩固和加强,并认同其他的价值观。(3)与社会整合(一体化)的功能个人可以通过大众传播获悉需要联系或参与的社会活动的信息,某些信息还能提供足资交谈的材料。大众传媒还可以作为现实生活的替代物,代替社会交际,或直接由受传者参加大众传媒举办的各种活动。同时,个人通过大众传媒提供的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可产生安全感或社会的秩序感,从而消除因生活紧张忙碌而出现的紧迫感和基于某种社会心理造成的离异感,有助于个人的社会角色的实现。(4)娱乐功能通过大众传媒提供的娱乐性报道、节目,个人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松弛,避开或转移现实生活带来的问题和困惑,并且可以得到文化(主要是大众文化)或美学上的愉悦,或仅仅是借此消磨时间。44.新闻这种信息有哪些特点?7-162答:(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新闻。(2)新闻史一种呈现连续性并且比较全面、完整的信息。(3)新闻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是一种有鲜明倾向性的信息。45.受众使用大众传媒的基本动机是什么?9-205-207答:根据传播学界的研究,广大受众共有的基本动机包括如下几种:(1)消遣娱乐。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追求娱乐与消遣。(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寻求各种信息,是受众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又一重要动机。(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当前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许多受众成员常受求知欲的驱使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是联系社会的桥梁,它们把受众成员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46.为什么说传播学研究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综合化和定量化的特点?4-58答:(1)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人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是一种有理论指导、有控制手段的程序化的科学认识活动。(2)传播学研究与传统新闻学研究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它摆脱了传统思辨哲学的影响,非常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以操作性见长。具体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预测与控制。(3)综合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47.“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为什么?请举例论述。11-277-278答: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这些意见。所以“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意见的表面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
本文标题:全国2012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6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