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全国2013年10月自考毛邓三真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7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B)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确立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怎样确立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B)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D.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3.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点是,着重于从AA.思想上建党B.组织上建党C.制度上建党D.理论上建党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DA.特征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B.抽象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C.原则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D.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A.发展B.改革C.解放思想D.与时俱进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说明我国BA.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B.正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C.还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D.仍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7.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是AA.一场政治革命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经济体制的改革8.根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A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让人民生活比较宽裕C.达到小康水平D.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9.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BA.现代化问题B.“三农”问题C.收入分配问题D.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10.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AA.公有制经济B.全民所有制经济C.个体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CA.政府B.企业C.市场D.价格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C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民主集中制C.人民当家作主D.依法治国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1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B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国际主义D.为社会主义服务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C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坚持社会公平正义C.党的领导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DA.联合国B.美国政府C.台湾当局D.中国人自己17.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A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加强和改善同发达国家的关系18.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DA.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B.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C.资源问题和贫富差距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DA.民主监督B.参政议政C.政治协商D.党的领导20.党的宗旨是DA.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产主义C.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1.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是(ABC)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AB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2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ACD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全国所有地方、所有产业都必须占优势C.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2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的人权是ACA.生存权B.政治权C.发展权D.文化权25.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BCDA.互信B.互利C.平等D.协作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考生任选其中3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3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3题计分。26.简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27.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哪些特征?⑴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⑵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⑶坚持城乡协调发展。⑷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28.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29.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3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是什么?(1)这是基于中国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这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31.简述习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采访时就实现中国梦提出的要求。答: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四、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请结合上述材料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句话,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本文标题:全国2013年10月自考毛邓三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6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