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使用EDIUS进行校色(图文教程)
使用EDIUS进行校色在后期制作工序中,校色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弥补前期拍摄的失误而进行的校正白平衡,或者是为了某种画面氛围而进行的调色。EDIUS配备了多个常用的校色工具,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对画面的色彩进行多种控制。使用时间线工具栏的面板工具打开特效面板,或者使用快捷键H。在特效面板中找到视频滤镜——颜色校正,右侧就罗列出了五个内置的校色工具,分别是YUV曲线、单色、白平衡、色彩平衡以及颜色轮。YUV曲线现在很多人非常不习惯使用YUV,而更倾向于使用RGB来进行色彩调整。其实YUV才是电视采用的色彩编码方式。从原理上讲,YUV(亦称YCrCb)中Y代表亮度,UV代表色差,U和V是构成彩色的两个分量。如果只有Y信号分量而没有U、V信号分量,那么这样表示的图像就是黑白灰度图像。视频工程师发现:人类视网膜上的视网膜杆细胞要多于视网膜锥细胞,由于杆细胞的作用是识别亮度,而锥细胞的作用是识别色度,所以,人眼对亮度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对色度的敏感程度。因为这个理由,在我们的视频存储中,当然没有必要存储全部颜色信号,同样人们对一个画面质量的判断依据大多来自亮度信号,即Y信号。YUV曲线工具显然更贴近电视本身。单色将素材色彩变为某个单色,可以为画面做一些特殊的染色效果。白平衡EDIUS中最为强大的校色工具,三个色轮分别对应画面的高光、中间调和暗调,且具备二次校色能力。色彩平衡EDIUS中使用相当频繁的色彩滤镜之一,可以调整画面的色度,亮度和对比度,同时青—红、品红—绿、黄—蓝的滑杆也可以调整整个影片的色彩倾向。颜色轮除了变换画面的色彩相位以外,还可以调节亮度和对比度。校正偏色外景现场影像是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线下摄影的,人类的眼睛很快就能适应这种环境的光线,但是对于摄像机等器材的话,显然不及人眼的“智能化”。实际光线的色调,因场所和时间的不同差异非常大。如上图所示的猫的影像,由于拍摄时白平衡调整的失误,色温偏低,室内的白炽灯导致整个画面偏黄。添加视频滤镜——颜色校正——白平衡滤镜,双击信息面板中的“白平衡”字样,打开滤镜设置。默认状态下,调整白平衡的各参数是对素材的整体的校色。注意将“取色器”选项设置为“自动”。此时,用鼠标点击EDIUS的录制窗口,鼠标即起到一个“取色器”的作用。点击画面中猫的皮毛及眼睛处的黑色。EDIUS会自动识别出点击部位是高光、中调还是暗调,并作相应调整。这个画面还稍微有点特殊:由于画面上大片的白色,导致无法识别出高光在哪。此时需要我们自行调整一下滤镜中的“白平衡”选项(即画面的高光部分)。再次添加一个YUV曲线滤镜,整体上调节一下画面的对比度。二次校色EDIUS默认状态下的校色是对画面整体的校正,而二次校色就是对画面某一部分的调整。打开白平衡滤镜,勾选“二次控制”相关选项,白平衡滤镜即进入二次校色模式。既然二次校色是对画面某一部分进行校色,那么定义哪些部分需要调整,哪些部分需要保留,就是二次校色的关键。在白平衡滤镜的“二次控制”栏中,分别有三个选项:色度、饱和度以及亮度。我们可以利用这三个条件来选取出需要的画面部分。例如下图的视频中,我们希望将天空单独分离出来。添加白平衡滤镜,打开“二次控制”下的三个选项。在“取色器”选项中选择“色彩范围”。我们再点击EDIUS的录制窗口时,就不是选择高、中、低的色调采样点了,而是选择色彩范围。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想要单独调整蓝天,点选画面中的天空。可以注意到,随着我们的选取动作,“二次控制”下三个选项的范围条在同时发生变化:基本偏向于天空所代表的色彩区域。三个选区条上,交叉斜线覆盖的区域是完全影响区,两侧的单向斜线表示过渡区。勾选色度、饱和度及亮度选项,激活二次控制的手动控制,我们来进一步调整选区。同时打开右侧的两个小按钮:显示键和显示直方图。此时EDIUS窗口中原本彩色的画面变成了黑白两色,其中白色代表选中区域,黑色代表没有选中区域,灰色是过渡区——这就是所谓的“键”(或者称为“遮罩”)。色度等选项的范围条上出现了直方图,让我们更好地观察画面中色彩的分布情况。可以通过拖拽范围条上的几个小三角形图形来控制选取范围,以得到最“干净”的选区。调整满意后,关闭“显示键”按钮,即可开始使用色轮来调节色彩。可以注意到,此时的色彩变化都被限定在我们选定的区域里——即“键”的白色和灰色区域,其它部分并不受影响。使用这种方法,将画面的各个部分分离,分别按要求进行调整,并且综合整体校色和二次校色的方法,从而得到自己满意的、符合影片氛围的影调。
本文标题:使用EDIUS进行校色(图文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86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