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文本定稿
1前言按照水利部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以及甘肃省水利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甘水发〔2009〕704号)有关精神,在全面普及田间常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甘肃省水利厅组织各市(州)及省直属单位编制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本次高效节水灌溉规划是根据全省现有大中型灌区、小型灌区及灌溉片、纯井灌区面积上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对全省灌区的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行了中期及远期规划,规划中不包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已批复的高效节水灌溉内容。规划编制采用由市(州)和省直属单位提供规划素材,省水利厅统一汇总的方法,编制完成《甘肃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2一、概况(一)基本情况1、自然概况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ˊ之间,东接陕西,西连青海、新疆,南邻四川,北靠内蒙、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分属我国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土地总面积45.44万km2,占全国面积的4.7%,总耕地面积7320万亩,但土地利用率不高,利用率仅为58.03%。全省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1533个乡镇、17491个村。1.2地形地貌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全省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主要以山地、高原为主,土地资源大体分为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田。甘肃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等,山地占26%,高原占29%,川地占30%,戈壁沙漠占15%。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1000m以下占8%,海拔1000~2000m占51%,海拔2000~3000m占20%,海拔3000m以上占21%。我省灌溉分区主要遵循全国水利区划,并考虑各地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农业生产水平及行政区划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五个区域,即河西干旱区、中部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半湿润区、甘南高原高寒草原区、陇南山地半湿润区。3河西干旱区。本区位于我省西北部的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形可分为北山山地、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三个部分。东北边缘地带为北山山地,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等一系列断续的中、低山组成,山地周围是平原,主要是戈壁荒漠;西南部边缘为祁连山地,东起乌鞘岭,西至当金山口,由一系列平行山岭和山间盆地组成,许多地区终年积雪,间有冰川分布,是河西内陆河流域河流的产流区;中部为河西走廊,是一条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仅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绿洲与戈壁、沙漠断续分布。该区乌稍岭以北、大黄山以东,分布着石羊河水系灌溉区;大黄山以西,黑山以东,分布着黑河水系灌溉区;黑山以西,夹山以东,分布着疏勒河水系灌溉区。该片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我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干旱半干旱区。本区位于我省中部黄土高原丘陵地带,陇南山地以北,陇山以西,西至乌鞘岭,海拔1200~2200米,黄土堆积厚,是我国黄土高原最西部分,祁连山余脉延入本区,成为黄土包围的石质山岭,犹如突出于“黄土海”上的“岩石岛”,如老虎山、屈吴山、华家岭等。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黄土高原受流水纵横深切,沟壑遍布的典型地区,黄河干流横贯其北部。东部半湿润区。本区位于我省陇山以东至甘陕省界,海拔1200~1800m,黄土层厚100m以上,局部超过200m,地势大致由东、北、西三面向东南缓慢倾斜,南面比较完整,泾河水系的马莲河、蒲河、泾河流经本区;由于流水的长期侵蚀、切割,黄土高原被分割为大小4不等的塬、梁、峁、崾岘和纵横深切的沟壑等地形。甘南高原高寒草原区。本区位于我省的西南部,属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海拔1170~3500m。境内多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丘陵草原和高山峻岭,山峦重叠,地形地貌错综复杂。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倾斜状,该区位于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大部是平坦宽广的草滩。该区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我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陇南山地半湿润区。本区位于甘肃的南部,属长江流域,主要为陇南山地,地势东低西高,西部向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海拔1500~3500m,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峰锐坡陡,白龙江、嘉陵江流经本区。1.3气候甘肃省深居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雨雪稀少;春夏界线不分明,春季升温快,气温变化大,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降水集中。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总体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4℃~14℃,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2℃~2℃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24℃,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全年日照时数在1975~3300h。无霜期一般140~280d。内陆河流域的河西干旱区,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5℃~10℃,年降水量50~160mm,年蒸发量约1500~2500mm,无霜期140~5170d;黄河流域的陇中和陇东年平均气温分别为5~9℃和7~10℃,属温带半干旱、半温润气候,年降水量200~650mm,年蒸发量1400~2000mm,无霜期160~220d。甘南高原高寒区为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寒湿润,气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平均气温在1~13℃,年均降水量40~800mm,平均日照时数1800~2600小时。长江流域的陇南山地区,属温带、暖温带半温润、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16℃,年降水量500~1000mm,年蒸发量1100~1400mm,无霜期180~280d。1.4土壤甘肃省共有40多种自然土壤类型,主要土壤及其分布情况是:黑垆土类主要分布在陇东黄土高原和陇山以西,华家岭以南及其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地区,分布范围较广。灰钙土类主要分布在华家岭以北和沿黄河及其支流庄浪河、大通河、湟水和洮河两岸干旱的黄土丘陵沟谷地区。祁连山前丘陵地带也有分布。灰棕荒漠土类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嘉峪关以西。黄褐土类主要分布在秦岭南部的陇南山地区。此外,各大河流沿岸,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分布着草甸土、沼泽土,靠近沙漠地区还有风沙土的分布。2、社会经济状况根据甘肃省200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查调查结果评估推算,我省2009年总人口2628.1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83.13万人,占67.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723.8元。国内生产总值3176.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62.2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471.4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242.41亿元。截止2009年形成总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099.83万亩,全省粮播面积4024.5万亩,粮食总产888.50万t,平均亩产6221kg,其中水浇地粮播面积976.66万亩,粮食总产430.13万t,平均亩产440kg。按区域分,我省河西干旱区总灌溉面积1089.60万亩,粮食总产量423.98万吨;人口488.8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98.59万人。中部干旱半干旱区总灌溉面积612.73万亩,粮食总产量278.7万吨;人口995.1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25.15万人。东部半湿润区总灌溉面积224.03万亩,粮食总产170.32万吨;人口812.4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14.95万人。甘南高原高寒草原区总灌溉面积38.89万亩,粮食总产8.2万吨;人口68.7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8.66万人。陇南山地半湿润区总灌溉面积99.39万亩,粮食总产7.3万吨;人口262.8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13.45万人。3、水利工程状况甘肃省水土资源条件决定了我省必须走治水兴农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新思路的总体要求,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推进了我省水利建设和灌溉事业的发展。截止2009年,全省已建成水库288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水库数),总库容亿88.6亿m3,蓄水能力达到35.8亿m3;建成塘坝727座,库容0.27亿m3;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7263处,机电井4.78万眼;建成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193处。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41.34亿m3,总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099.83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011.46万亩,高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14.92万亩。初步形成了以灌溉、防洪、发电、供水、水土保持为主的水利体系,在保障农村饮水、粮食生产、防洪减灾、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和生态7的可持续发展。(二)水利资源状况1、河流水系甘肃省分属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个流域。内陆河流域面积27.1万km2,占全省面积的60%;黄河流域面积为14.5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2%;长江流域面积3.8万km2,占全省面积的8%。甘肃省有9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m3,其中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78条。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区)3个水系,年径流量在1亿m3以上独立出山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6条,黑河水系有6条,疏勒河水系有3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m3,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该流域河流大部分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者消失在沙漠戈壁之中。黄河流域可分为黄河干流(包括支流庄浪河、大夏河、祖厉河及直接入干流的小支流)、洮河、湟水、渭河、泾河5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36条,其中黄河干流有10条,洮河水系有12条,湟水水系有1条,渭河水系有7条,泾河水系有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27条,该流域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多峡谷,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2、水资源总量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328亿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换的重复量)。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82.139亿m3,占水资源8总量的98.2%,降水入渗净补给量5.189亿m3,占水资源总量1.8%。全省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水资源量为282.139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为56.616亿m3,占20.1%,黄河流域为125.159亿m3,占44.3%,长江流域为100.365亿m3,占35.6%。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24.56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为40.57亿m3,黄河流域为45.18亿m3,长江流域38.81亿m3。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甘肃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内陆河流域最高,黄河流域次之,长江流域最低,全省地表水资源开发率为36.5%。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率94.8%。石羊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地表水重复利用,地下水超采严重,已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中东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率25.6%,在不超出国家分配用水指标的允许范围内,还可增加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率,渭河大于泾河,泾河大于洮河,分别为39%、31.6%和13.7%。东南部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率仅为6.8%。4、供用水现状2009年全省总供水量为122.906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93.288亿m3,占总供水量的76%,其中蓄水工程28.397亿m3,引水工程42.1446亿m3,提水工程22.7497亿m3;地下水工程供水量27.5921亿m3,占22.4%;其它水源供水2.0259亿m3,占1.6%。水利工程供水106.233亿m3,用户自备供水16.673亿m3。总供水量按流域分:内陆河流域76.5
本文标题: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文本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0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