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上第二单元气候的基本特征1
【课题】八上第二单元气候的基本特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分析冬夏季风影响。2、识记季风区的范围。3、了解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的特点。4、认识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性的特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回忆所学,由下图引入新课321回忆所学,填写数字代表的气候名称3211,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温带季风气候通过回顾亚洲东部气候分布图引入学习,即能复习旧知,又将新知相联系。演示与记录教师提问什么是风,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明确风就是空气的流动。设问:空气为何会流动呢?释疑:空气同水类似,水向低处流,空气也会从气压高处流向低处,这就形成了大范围的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季风形成的幻灯,理解季风的成因。填写表格【观察】季风成因.ppt思考教师提问并回答。(可扇动空气成风去理解)思考学生进行观察并填写下表项目冬季风夏季风源地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东部南部的海洋风向偏北风偏南风特点寒冷干燥温暖湿润范围大小大小学生观察地图并填写;通过由此及彼的解析,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理解风的形成,为学好本课打下扎实基础。通过观察,理解并填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等能力。教师总结: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季风区指的是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引导学生观察季风区于非季风区图,观察我国季风区的范围。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及课文中“阅读”资料,观察幻灯片了解季风气候的功过。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了解季风气候的影响。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业。过: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因而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其他季节降水少,已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衔接与过渡刚才我们了解认识了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个特点,那么我国幅员辽阔,由海及陆面积大,在气候上还有什么特点呢?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下表“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C)”引导学生计算气温年较差并思考: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学生观察表格并计算气温年较差地点纬度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齐齐哈尔北纬47°-19.622.642.2巴黎北纬48°3.119.015.9北京北纬39°-4.526.430.9纽约北纬40°-0.822.823.6学生思考分析小组讨论会得出:我国气温特点:冬冷夏热,大陆性气候显著。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4、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启发学生思考:阅读四城市降水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教师藉此总结:我国同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较,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进一步观察降水量图学生思考分析小组讨论会得出:我国降水特点: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气候显著。能力。衔接与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点,实际上我们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体会到了气候的另一特点,那就是:复杂多样。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等知识,再次感知我国的气候多样性。观察图片并复习知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地形三方面去指导学生理解我国这些复杂因素对于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地形方面,教师利用秦淮南北的比较及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辅助学生理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气候图,加深理解。小组讨论分析得出: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构建与梳理一、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夏季风源地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东部南部的海洋风向偏北风偏南风特点寒冷干燥温暖湿润范围大小大小二、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较寒冷,夏季较炎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三、气候复杂多样受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通过构建梳理,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2.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A.国土广大B.平原面积辽阔C.地形复杂多样D.气候复杂多样3.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气候()A.终年降水丰沛B.雨热同季C.年温差过大D.夏季时间短4.我国下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5.冬季,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总体而言气温()A.相同B.高出许多C.低得多D.有时高,有时低6.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是()A.气候复杂多样B.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C.南北温差大D.温度带多7.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A.温带大陆性气候B.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A.偏北风B.偏西风C.冬季风D.夏季风9.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雨热同期的原因是由于()A.大陆性气候显著B.季风性气候显著C.海洋性气候显著D.地形复杂多样10、.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A.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B.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D.有多种多样的动植物11、.我国下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二、读图综合题12.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冬季风的是图,它来自地区,性质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洋和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3)我们把(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13.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城市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2)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时间上看,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________季节。(4)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A、B两城市属____________气候;C、D两城市属___________气候,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八上第二单元气候的基本特征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0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