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1-↓↓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第1课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领导人:洪秀全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政权名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第3课收复新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经过: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辽东战役中: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增辟通商口岸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7)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中体西用)(11)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2)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7课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8课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3)代表人物:孙中山(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④结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第9课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5)旗帜:“民主”和“科学”(6)宣传阵地:《新青年》(7)主要内容:前期—“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8)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9)局限性: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兴起第1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历史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②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5、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时间:1921年7月2、成立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3、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大会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第11课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北伐战争(1926年)1、北伐的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吴佩俘;孙传芳。北伐主战场:湖南、湖北3、北伐的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先后取得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的胜利)4、北伐的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奠定基础。起义队伍后来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者:毛泽东大革命的失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原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泛滥(根本原因)。2、开始: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3、经过:中央根据地(江西瑞金)----向贵州进军----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最能体现毛泽东正确战略思想的战役)----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三军大会师(陕北吴起镇)4、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5、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召开)1、内容: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2、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3-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背景:日本为转嫁经济危机,侵略中国。2、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一段铁轨,接着进攻沈阳。东北军奉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撤入关内。半年内东北三省沦陷。3、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进行抗日活动;中国共产党派遣杨靖宇组织抗日先遣队,进行游击战争。4、影响: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农历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九),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实行“兵谏”,逼蒋抗日。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3、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染卢沟桥事(又称七七事变)(1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1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