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俄罗斯在1640-1667年之间的扩张。俄罗斯在这个阶段中在远东与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上游、中游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纠葛,在东欧则与波兰和瑞典继续发生冲突,并且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成功渗透到波兰的内部事务中,并且在50年代的大洪水时代中联合乌克兰哥萨克、瑞典成功的削弱了波兰;如果从直接原因而言,波兰之败,当始于此。另外,俄罗斯对贝加尔湖地区继续蚕食着,遇到了布里亚特蒙古人的英勇抵抗,所以不能采取对待雅库特人、楚科奇人的做法,只好步步为营。好了,不多说了,我上图如下:AD1640清政府在1640年面临的东北亚局势和后续应对:皇太极实行招抚政策,使黑龙江上游两岸的鄂温克、鄂伦春纷纷归附。居住在精奇里江畔多科屯的达斡尔首领巴尔达奇率众归附。清军到达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招服了当地的使鹿部。1640年清军至忽麻里河(呼玛尔河),攻占雅克萨(今阿尔巴金诺)、兀库尔(今乌库尔河与黑龙江合流处)2城,攻占挂刺尔屯,收复果博尔等7屯,博穆博果尔遁去。1641年博穆博果尔在齐洛台(今赤塔)被清兵捉获。至此,今黑龙江上游两岸到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地已归属清朝管辖。1640年,鄂温克族共分三支: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沿岸的使鹿(驯鹿)鄂温克人,共12个大氏族,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他们于18世纪初迁入额尔古纳河畔,因曾在勒拿河流域与讲突厥语的雅库特人相邻而居,而被误称为“雅库特”;第二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喀河一带的使用马的鄂温克人,被称为“纳米雅儿”部落或称“那妹他”,共有15个氏族,后被称为“通古斯”人;第三支人数最多,居住在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结雅河)的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后被称为“索伦”人。1958年“雅库特”居住在根河市敖鲁古雅;“通古斯”居住在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流域;“索伦”居住在鄂温克族旗、阿荣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讷河市。女真人行围狩猎以10人编为1组。参加者各出箭一枝,公推一人为首领,称“牛录额真”(箭主),这个小组就被称为“牛录”(女真语称箭为牛录)。1601年努尔哈赤将每300男丁编为一牛录,置一牛录额真,下置代子2人、章京4人;4名章京分领300男丁,编为塔坦。5个牛录编为“五牛录”(后改称“甲喇”),5个“五牛录”编为一固山。迄1615年共设8个固山,分别以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为标帜,故8固山又习称“八旗”。每旗设固山额真(后改称“都统”)、甲喇额真(参领)、牛录额真(佐领)。1644年清朝在黑龙江流域设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代替宁古塔。-----------------俄罗斯在远东加紧了扩张步伐1632年沙俄占据了叶尼塞河流域后,从北方的曼加结亚沿下通古斯卡河,从南方的叶尼塞斯克沿上通古斯卡河,又走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来到勒拿河流域,建立了上中下维柳伊斯克。1638年,沙俄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抵达科雷马河,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1711年,沙俄征服整个堪察加半岛,然后又向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1638年俄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然后从贝加尔湖南岸出发,东进抵达石勒喀河---黑龙江。1658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乌兰乌德),1666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清对远东统治的巩固和沙俄加强侵略的措施---清政权平定博穆博果尔的叛乱,相继将黑龙江上游的达斡尔人、鄂伦春人,虎尔哈人等编入八旗。俄国沙皇政府成立雅库次克督军管辖区,进一步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次年,雅库次克督军戈洛文派遣巴赫捷雅罗夫率七十名哥萨克远征黑龙江,中途遇阻折返。--------------达斡尔人对清的态度达斡尔人进北京的第一人应该是巴尔达齐。巴尔达齐是达斡尔族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北岸生活历史时期的部落首领,是达斡尔族金奇里哈拉(哈拉,达斡尔语,即氏族)人,在金奇里哈拉的家谱中被记为第三代。据《清太宗实录》记载,1634年(天聪八年),“黑龙江地方头目巴尔达齐率四十四人来朝,贡貂皮一千八百一十八张。”1635年(天聪九年)“黑龙江索伦部落头目巴尔达齐率二十二人来朝。贡貂皮等物。”巴尔达齐多次向后金纳贡,受到重视,被皇太极招为驸马。《清太宗实录》记载,1636年(天聪十年)“索伦部落萨哈尔察地方额驸巴尔达齐,率十四人来朝,贡貂皮。”清朝定都北京以后,1649年(顺治六年)巴尔达齐也迁居北京。随后,巴尔达齐家族的其他人也迁居北京。据《金奇里哈拉家谱》序文中记载:“顺治七年(1650年)旨以博古勒达族众迁居京城,入满洲正白旗,赐与田园家宅。”[1]族谱中还记载巴尔达齐的弟弟萨哈连为头等侍卫、侄子哈楚罕三等侍卫、斡木尔图二等侍卫。可见这些人也都任职居住北京。巴尔达齐在北京住了五年,于1654年(顺治十一年)逝世。“1976年4月,北京德胜门外大屯公社华严厂生产队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巴尔达奇的墓碑。”[2]墓碑的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写:“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巴尔达奇碑文。稽古建业,驱策群力,不吝爵赏,以劝有功,昭示后世,以永其传,所以励忠,盖甚备也。尔巴尔达奇原系京奇里兀喇人,倾心内附,岁贡方物,及同党相残,又能率尔兄弟协力纳款,真识时保身者矣。方期后效,忽尔奄终,应志真珉,以贲泉壤。国典臣忠,庶其昭垂,毋叙哉。”这个墓碑存于首都博物馆。后来,据《金奇里哈拉家谱》记述,在巴尔达齐家族人员博吉勒达的儿子鸿杰、孙子胡士克的时候,“族众由京城移回,情愿入布特哈,迁居绰尔哈沟口梅里斯屯。”-----------准噶尔对卫拉特统治的开始明崇祯8年(1635),巴图尔珲台吉继为准噶尔部长、与和硕特部长同为卫拉特联盟之主。鉴于当时的形势和处境,他首先倡导结束了东西蒙古近百年的纷争,与东蒙古达成协议并结成联盟,制定了著名的《蒙古——卫拉特法典》,为卫拉特蒙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创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团结其他卫拉特部落,发展生产,使准噶尔部逐渐成为各部的中心,史称“四部虽各有牧地而皆以伊犁为会宗地”。同时,为了改变四境逼处的被动的外部环境,争夺贸易城市和扩大牧场,巴图尔珲台吉对哈萨克、吉尔吉斯等族采取了积极的攻势,从此,对哈萨克的战争劣势转为优势。17世纪前半期,哈萨克人占据着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并且控制着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儿罕等传统的中亚贸易中心。1635年,巴图尔珲台吉率众与哈萨克伊施姆汗交战,大败哈萨克军,并俘获了杨吉尔王子,然后任其逃走。杨吉尔因此而时图报复,“不断蹂躏卡尔梅克(即卫拉特——引者注)的居民点。AD1643年沙俄对清东北亚的侵略即入侵索伦部(达斡尔人)雅库次克督军于7月15日派遣波雅科夫率领一百三十二名哥萨克,再次远征黑龙江,是年冬抵达精奇里江,这是第一批侵入我国东北的俄国人。由于缺少粮食,他们看见会种地的达斡尔人两眼放光,要求达斡尔人交出粮食;被拒绝后,这帮匪徒在中国境内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这年冬天吃掉了五十个当地中国居民。他们还要求进驻达斡尔人的城堡,但被达斡尔人围攻,人数上的差距和缺少寄养使得他们不得不撤回营地,随后通过鄂霍茨克海于1646年狼狈回到雅库茨克。--------松锦之战与李自成在西安称大顺1642年的松锦之战为清进攻中原进一步扫清了障碍,明朝最后的一点家当也基本耗光。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京师大震,王朴以“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御史郝晋发言:“六镇罪同,皆宜死。”“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书陈新甲覆议,“但姑念其(吴三桂)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独斩王朴,崇祯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处死王朴。职方郎中张若麒被处以死刑,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给予削籍的处分。吴三桂受到降级处分,镇守宁远。松锦大战标榜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1643年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十一月占领西安。此外,另一支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主要在南方发展,先是控制了湖广地区,之后又改进攻四川,是为大西政权。但是,两支农民军没有合作,而是竞争的关系。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崇祯十七年三月,农民军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十七日已兵临北京城下。十八日,农民军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崇祯帝在北京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准噶尔对哈萨克的反攻1643年,巴图尔珲台吉发动远征,在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和阿巴赖台吉的协助下,率1.5万人并联合土尔扈特等其他部族的1万人进攻杨吉尔。后者仅以600人应战,他将一半兵力部署在峡道要塞里,另一半部置在山后,当巴图尔珲台吉的军队发动进攻时,杨吉尔率军包抄其后路,并用火器威力,使准噶尔军队遭到很大损失。后来,另一位哈萨克王雅兰杜什率军2万前来增援,准噶尔军队被迫撤退,但带回不少战俘并占据了那一片地方。第二年巴图尔珲台吉重整部队准备再次进攻哈萨克,在昆都楞台吉的斡旋下才未成行。AD1646俄罗斯队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探险以失败告终当年波雅科夫的侵略探险队狼狈回到雅库茨克,但为雅库茨克的侵略总部带来了确认的消息,即精奇里河流域的达斡尔(索伦部)人是种粮食、使用弓箭、并且出产银矿的地方,这激起了沙俄更大的侵略欲望。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抵达科雷马河,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AD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2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3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臣民不愿改宗者限期迁出;其中归正宗加尔文宗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为标准年,凡在1624年1月1日之前占有的教产可以保留(在普法尔茨及其联盟地区,以1619年为标准年)。4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帝国皇帝及皇室宣战;而帝国皇帝依然无权决定任何重大问题,如宣战、媾和、课税和征兵等。5正式承认联省共和国(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6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其中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勃兰登堡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哈尔勃斯塔特、卡明、明登等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普法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巴伐利亚因此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第八选帝侯),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8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9瑞典还获得神圣罗马帝国500万塔勒的赔款。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建立体系的意义在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并在威斯特伐利亚和
本文标题:俄罗斯164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1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