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浅谈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江苏省洪泽县东双沟中心小学徐玲电话:13016589850【摘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把语文与少年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进情感、激活思维、激起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阅读教学有效结合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智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阅读兴趣有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还较大,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一小部分的老师在上语文课时照本宣科,未使用教具,尤其是高年级老师更少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不管是七、八岁的低年级孩童,还是十一、二岁的高年级少年,我想他们还是需要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有注意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为此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顾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阅读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2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激趣导入。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我教学《草原》一课时,由于学生们都生活在平原地带,从未见过真正的大草原,所以上课前我播放内蒙古大草原的几幅画面,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交流:大草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从而揭示课题,以“趣”引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在学生热烈交流中,激发他们学习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草原》。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语文课程不是追求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语文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我教学《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画面分解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谭老师最后的姿势,说明了什么?(2)假如没有他这样的姿势,结果将如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做人要为别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使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思维训练有助于儿童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罗杰斯语)。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精神呢?教师就要力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以概括性和间接性为特点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思想活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表现在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上。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1.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3限,进行变革,发现新问题。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少年儿童学好语文和应用语文的目的。例如教《草原》一课时,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离别时夕阳西下的大草原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在离别的歌声中,让学生想象蒙古人会说些什么?汉族人又会说着什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蒙汉情深。2.多媒体课件激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是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的影响,有别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多方面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首创性。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教师只靠文字的说教难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山河壮丽,所以在教学时我播放了桂林山水、庐山飘渺、巍峨的布达拉宫等等有关画面的课件,看完后问:你还知道哪些壮丽的山河呢?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交流的状态。种种的想法说法无不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增长了知识。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进情感培养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刚接触语文学习,其语文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语文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1.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我在教学《船长》一课时,先播放泰坦尼克号遇难时的影视画面,加4深学生对灾难的深刻印象,让学生认识到灾难的可怕,从而体会到哈尔威船长遇险时,那份超乎寻常的坚强和毅力,那份超乎寻常的镇定自若,那种敬业和舍己救人的精神,使他们在明理的基础上,懂得做人的大道理,达到导行的目的。2.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的情感。如教学《草原》体悟蒙汉情深依依不舍告别的一段时,我先演示课件,播放夕阳西下苍凉大草原的情景,配以动情的旁白,加上离别的蒙古歌声,正当学生进入状态时,我随即演示老舍的两句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诗句的含义,体悟蒙汉的情深,一切尽在情理之中,随后我又用多媒体演示一曲《爱我中华》,从而使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变静为动,动静结合,唤醒了学生的内在情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起课堂效率我这里所谈的课堂效率集中体现在课外阅读的拓展上。列宁曾说:“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读过大量的书。”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新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渊源,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的拓展课外阅读,将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几乎没有,即使有,也少的可怜,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增大孩子们课外阅读量,拓展课外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1.课前补充性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比如像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与当代小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理解上有5不少困难。利用网络,指导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则可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例如我教学《郑成功》一课时,学生对郑成功知之甚少,更不能体会他的爱国热情。在课前我在网上向学生提供了许多关于郑成功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当学生了解了当时的历史,郑成功是为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而战的人时,学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学得非常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课后扩展性阅读我们的扩展式阅读教学研究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地拓展式阅读,给学生创造大量阅读、欣赏、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拓展式阅读教学研究力图以人文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发现、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和谐为基础,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真正把读书的自由还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书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读书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去大胆比较、吸收、评价,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从学生认知活动的整体看,每堂课的学习终点,应当同时又是新认知活动的起点。为此我们要注意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格局。但因课外阅读毕竟在课外,无论是阅读材料的寻找,还是阅读活动的组织,具体运作来起困难重重。有的课文为学生的读写提供了范例,阅读时选择同种类型或同样体裁的文章供学生练习,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观书有感》一诗后,我便寻找有关朱熹的运用暗喻手法写作的诗篇,并配上相应的读后思考题,供学生阅读练习。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训练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增长知识。当然,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并不仅仅具有以上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甚至影视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因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更加多样化,节6省教学时间,调整、学习内容的掌握、学习方法的改革、学习负担的减轻,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总之,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是万能的,只有在教学中准确把握,才能使其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比翼双飞”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2.《小学语文教学大纲》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4.顾纯刚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整合初探中小学电教2006年7月5.陈文彬《小学教育现代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