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1-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测试一、积累与应用(30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风雪载.途(zài)气息奄奄..yān追溯..zhuīsù萌.发méngB、日薄.西山bó翩.然归来piān簌簌..sùsù胚胎..péitāiC、繁衍.yǎn销声匿.迹nì蟾蜍..chántú遗骸.háiD、绮.丽yǐ坠.落duò两栖.类qī褶.皱zhě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五彩斑澜无动于中籓篱鸟臀目B、相安无是与日剧减潮夕规咎C、物竟天择冰雪溶化劫难厄制D、周尔复始草木荣枯频临遏运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断壁颓垣、衰草连天....的废墟之上,曾经也有那么繁华富丽的景象。B、临行前,母亲轻声软语地叮咛,他却始终无动于衷....。C、他们两个在演课本剧的时候配合得可说是天衣无...缝.。D、他气息奄奄....地奔跑上楼,终于赶在上课铃之前回到了教室。4、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大自然的语言实质就是指大自然的各种物候现象。B、《生物入侵者》介绍了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物说明文。C、《恐龙无处不在》实质上是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D、《奇妙的克隆》用四个标题领起四个部分,从不同侧面说明克隆,但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6、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修改:删去问题。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修改:删去通过。-2-C.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7、名著片段,完成以下各题。(3分)(2005年太原市)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⑴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1分)⑵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2分)8、古诗词填空(10分)①请从《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内容相近的句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句表达意思相近的两句是(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③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是,。④用美景反衬忧伤之情(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是:,.⑤《长歌行》晓喻青少年珍惜青春,奋发努力的两句是:,。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及王羲之的“黑发不知勤学早,”。-3-⑥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境是,。⑦《秋词》中展现晴空中排云而上的鹤的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9、《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每点一分)《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一、能力提升(40分)(一)、古诗词鉴赏(5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2.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3、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1分)4、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2分)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4-(二)、课内文言文(2010·江苏盐城湖南省长沙市,15-18题11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出淤泥而.不染()2.翻译下面句子。(2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4分)4.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课外文言文(6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征求不已.②惟.欲清净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文段,按文后要求作答。(8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5-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侯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侯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拿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1.第1自然段中写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了一致。(1分)2.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物候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文中划~~~~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3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3.第2自然段对物侯知识、物候学的介绍顺序是: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2分)4.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2分)5.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2分)(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0分)宣纸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6-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1.(2分)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2.(3分)宣纸有哪些特性?3.(2分)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