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结题报告1课题提出背景1.1课堂教学的现状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实践中,课堂出现的错误,常常被忽略了。有些是由于教师对正确答案的过分期待使他对错误“视而不见”;有些是由于教师认为个别学生的错误,不值得在课堂上用宝贵的时间来处理;还有些是由于对学生出其不意的发言,教师常常不能做出准确及时地判断而不知所措……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最后未作处理,被遗忘掉了。。2.2国内现状研究目前我国对学生课堂资源的研究比较少,对课堂的错误资源研究的更少。许多研究注重学生课堂的生成资源的研究,而这个研究中往往是研究生成资源的正确资源进行研究。而对生成资源中的错误资源避而不谈。2课题研究的内涵及理论依据2.1课题内涵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一般操作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教育契机: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反思:反思是学习的重要活动,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2.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课堂生命观基本理念:课堂教学应视作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课堂中的生命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个体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学生素质结构观: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如果一组概念和规则支配了人的认知加工活动,提高了其信息加工能力,则他就习得了认知策略。苏格拉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3课题研究的目标1)描绘教师捕捉与利用学生错误资源能力的形成轨迹,形成一定的课堂错误资源捕捉、利用的策略。2)针对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提高教师捕捉并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能力、自我的思辨的能力。4课题研究方法与策略4.1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力求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实效性。1)行动研究法:主要采用协作性的行动研究,指导学生把错误学习资源如何运用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如何运用错误资源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做出分析、评价。2)调查法:定期对学生课堂的错误资源作一调查分析,查阅文献资料,包括他人的理论和经验,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3)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包括他人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整理他人的研究成果,特别要收集整理网络资源,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4)总结法:对课题分阶段实施情况定期分析总结。4.2研究策略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而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1)正视错误,关注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出错心理,交还学生出错权力。2)发现错误,善于捕捉错误信息:倾听中发现错误信息,比较中选择错误信息。3)利用错误,深化知识的理解:课前预设错误,课中巧用错误,课后反思错误。5课题研究实施步骤准备阶段(2014年5-6月):申请课题,学习理论。初步实施阶段(2014年7-8月):收集资料,制定具体研究计划。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4月):教学中记录、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操作以及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反思学生出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撰写阶段性论文。总结阶段(2015年5月):归拢材料,总结研究的过程和实效,撰写结题报告。6课题研究主要内容6.1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错误资源这一新概念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围绕课堂错误资源的讨论,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同时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学生为本。一旦学生内部产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其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学习潜能。6.2探索学生错误的成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错误的订正过程,忽视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分析。实际上,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原因纠错,有效发挥错误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6.2.1从知识的形成规律分析1)知识衔接“断裂”产生错误。由于课时安排的原因,学生每周只上一节课,课与课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容易遗忘知识点,而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强,遗忘某知识点后易引发错误操作。2)新旧知识干扰产生错误。心理学告诉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这是前摄抑制;后面学习的知识对前面学习的知识反过来干扰,这是后摄抑制。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受到新旧知识的前后抑制,产生错误。6.2.2从学生的心理原因分析1)强视觉信息刺激产生错误。心理学家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约80%来源于人的视觉,约14%来源于人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为人类获取的信息约为6%。可见视觉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种感觉所不能比拟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知觉对象的各个部分对大脑的刺激具有强弱的差别。强知觉对象往往会抑制弱知觉对象在大脑中产生的兴奋,造成对弱知觉对象的遗忘而产生错误。2)思维定势产生错误。学生的思维定势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心理准备状态。它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思维定势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就能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当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错误。3)思维中的“灵感突发”产生错误。从心理学上分析,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某一强刺激的持续作用时,神经中枢就产生相当稳定的、集中的兴奋区,形成优势兴奋中心。由于优势原则的影响,在解题时,常常会忽略细节而产生错误。6.3探索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策略6.3.1主动引错——通过示错培养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有很多学生只是单纯模仿教师操作,对于其原因不甚了解。教师如果不重视这种现象,学生就会在新授课上把知识简单化。这种简单化的学习一旦进入综合练习,学习障碍就凸现出来,成为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主动的引导,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要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6.3.2自主纠错——通过找错提高辨析能力对待纠错这一学习过程,教师的态度也应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何出错,才能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6.3.3引导评错——通过议错加强学习验证能力由于学生对结果的验证能力的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验证习惯的培养,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实现纠错的目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利用实践操作来检验结果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学习验证能力的培养。6.3.4将错就错——通过用错激发创新能力将错就错不是采取简单方式轻易否定错误,而是充分利用错误中的合理的、可利用的因素。这样处理既不会使学生由于思维偏差而产生自卑感,又可以使学生从简便方法中看到自己思维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感悟“出错”是很正常的,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将学生从对错误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学生“敢”出错,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目标。6.3.5错误日记——通过理错培养自我评价能力为了充分发挥错误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矫正对策进行搜集、整理、记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对比练习,让学生辨析提高。而教师更应该做的工作是指导学生记录个人学习错误的方法,养成错误日记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日记,学生在纠错的同时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反思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正确的评价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更加透彻,加深印象,有效实现了防错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7课题主要结论与成果本课题自立项以来,围绕着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学习,课题方案的确立与论证,研究内容的实施与思考,研究成果的整理与提炼等中心工作,本着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进行了认真地实践,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7.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7.1.1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据调查,在课堂上当学生答题遇阻或非自己期望的答案时,教师为了急于获得结论,采取不当的措施,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甚至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当教师把学生的错误及时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大大激发。7.1.2学生各方面能力增长快速,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一个人在已有经验和一般思维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利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维的快乐。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突破原有条件,问题锁定的框框,进行将错就错修正条件或问题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由于老师把错误资源作为探究的话题,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学生的探究热情高了,学习兴趣浓了,使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交流需要表达能力、讨论需要争辩能力、比较需要选择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错误资源利用的研究,它的教学功用显著,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来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用数据来量化的,是全面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施教教师的教学意识、实施方式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7.2促进了课题组教师的专业成长。7.2.1提高了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一年来料分析与课堂实践,大家树立了比较正确的教材观。能对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比较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不再是简单的回避错误,而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