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28.《醉翁亭记》【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会文言虚词“也”“而”的用法。背诵、默写全文。2.以“乐”为线索贯穿全篇的结构特点。3.学习本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2.发挥想象,再现美文意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及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和娱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重点难点】1.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2.感受作者对醉翁亭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设想】1.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2.指导学生做一些比较研讨本文与《岳阳楼记》在创作动机、所写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高山流水》音乐。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是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有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古迹,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唐宋文人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等曾先后在此作官,其他诗人如苏轼、王安石等也曾到此游览,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因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名文。2.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它可以全是叙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全是写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还可以兼有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记”在写法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作者不直接说,或基本不表露自己的观点或感情状态,而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例如《桃花源记》。另一类是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发生出情理,而常以“卒[卒:完]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属于第二类。3.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江西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六一之意: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谓五一耳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土,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柳、欧阳、三苏、王、曾)所谓古文,是韩愈提倡的和骈体文相对立、上继先秦两汉传统的散体文,奇句、单行是它的特点。古文运动是指从唐德宗元和二、三年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发起的一场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运动。经过韩柳的努力,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倾向。2、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文章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壑(hè)蔚(wèi)琅琊(lángyá)潺(chán)酿(niàng)辄(zhé)霏(fēi)螟(míng)晦(huì)伛偻(yǔlǚ)洌(liè)肴(yáo)蔌(sù)酣(hān)弈(yì)觥(gōng)颓(túi)阴翳(yì)2.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①陈述(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耶也。②肯定(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③感叹(直抒胸臆)如:在平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3.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说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表示递进关系,而且)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而”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③朝而往,暮而归(“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④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表示转折关系,却)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4.理清思路,把握内容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和命名缘由。一层(环--亭也)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环滁皆山--琅琊--酿泉--醉翁亭(从全景移向局部,层层递进,托出主景,引人入胜。)二层(作--酒也)说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作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约其辞,为进一步解释说明留有余地。行文至此,“太守”闪现,却不言明身份,成为全篇的一个悬念。)下文讲“醉翁”雅号的由来,也言简意赅。“饮少辄醉”,突出了一个“醉”字;“年又最高”,又暗含了一个“翁”字。两者合璧,遂有“醉翁”之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和“乐”是表象和实质的关系,“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化在宴饮之中。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风景画)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归为“乐亦无穷”先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后写四时景物的不同。用对偶句描写,用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写早,一写晚,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在写景中又蕴含着事理的逻辑关系: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这样,静态的描写又体现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力。“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同样的句式,却又同中有异,节奏由二三变成了三二,形成错落之美。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野芳发而幽香”写春,“佳木秀而繁阴”写夏,“风霜高洁”写秋,“水落石出”写冬,句句落实,一字不虚。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总结陈述,写朝暮四时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承上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人情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这一段的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在这幅图画中,有“负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后拥,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这个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就更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写宴饮之乐,作者故意宕开一笔,不直入宴席,却从捕鱼酿酒写起,别有情致。宴饮所需,无论是酒还是鱼,无论是肉还是菜,都就地取材,不用外求。这样写,意在夸耀滁地的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同样,宴饮之乐,也没有王公贵族府第那样高雅,无管弦助兴。但射饮弈棋,猜拳行令,杯盏交错,“起坐而喧哗”的野趣,也是朱门高第的宴饮得不到的欢乐。这里,太守又一次闪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作者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第四段:写日暮醉归。归结全文主旨。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主旨句:醉能同其乐--醉与乐的统一。这一段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出全文的主旨。“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接下来写“乐”的几种情境:一是“禽鸟之乐”。大自然是禽鸟的家园,游人的到来,惊扰了它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当人去山空后,它们又和鸣林间,唱出欢乐的歌。“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它们的乐更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二是游人之乐。游人之乐怎样,前文已有描述,故此处略而不谈,只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显然,这种“乐”已综合了自然和人事两种“情趣”,有了“自觉”的成分,但还缺少理性的认识。三是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那么太守是谁呢?及至文末,“太守”已出现九次,方才道出姓名,解开全篇悬念。文章也自然而止,且饶有余味。★★这篇记游佳作一出,盛传不衰。滁人唯恐失之,于庆历八年(1048)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嫌字小字浅,怕日久磨灭,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贾都争相摹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扣“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至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入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宴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穴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的勾出全文的主旨。5.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6.《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滁州做太守时写的一篇著名山水游记,作者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快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全文共402字。宋代诗人黄庭坚,竟将这篇散文改写成一首词牌为《瑞鹤仙》的词: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三、写作特点:1.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全文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一篇锦绣文章。再如,除第1段,每段一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2.语句凝练,语意精警含蓄,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就是在欧阳修的基础上翻新而成为名句的。3.句法骈散结合,语词虚实相间。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样的句子,完全是骈文的写法。作者控驭自如,出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除了21个“也”字的运用,全文还用了25
本文标题: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2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