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3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cè]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lún]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1)在文中的()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2)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合适的汉字,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cè()lún()绌()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绯红抑扬顿措宽恕暗然失色B.狼藉引经据点淳朴美味家肴C.酒肆随机应变牟取左右逢源D.熹微不可名状凛烈顾名思议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3分A.他站在山顶上颔首低眉,美景尽收眼底。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C.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有时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D.毛泽东在20世纪风云际会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确实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5、名著阅读3分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6、综合性学习()2012年12月2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下图是对某校学生路遇红灯后,行为与心理状况的统计。请结合活动主题,将图表信息转化为两条主要文字信息。(4分)信息:①_____②_____(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采访了一些行人并询问了他们闯红灯的理由,请你据此提出4条有针对性的建议,以遏制闯红灯现象的发生。(4分)甲: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没到绿灯亮,大家都走了,就剩我一人,挺傻的,所以跟着走了。乙:不就过个马路吗,不看信号灯也不至于出事啊!哪儿那么巧,交通事故就让我遇到了?丙:司机闯红灯会重罚,行人闯红灯又不会罚款,干嘛非得站在那里等绿灯呢?丁:交通信号灯设置不是太长就是太短,如果车很少就不要设置那么长的时间。附近就这一条斑马线,又没有天桥,过马路的人又这么多,肯定没人愿意等。建议:①②③④_(3).《北京晚报》刊登一则消息:“2012年1到10月份,光是因为闯红灯,全国就有798人没能提前到达马路对面,而是提前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请你结合这则消息带来的启示,为本次活动主题“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这一宣传语补写下句,要求字数相同,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达到警醒他人,敦促自己的目的。(3分)上句: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古诗文默写10分(1),蜡炬成灰泪始干。(2)长风破浪会有时,。3)凄神寒骨,。(4),悠然见南山。(5)《登飞来峰》诗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其身处逆境仍关心社会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7)《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二、古诗文阅读(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请写出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并加以赏析。3分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为下文写的场面,营造气氛。2分(二)阅读《满井游记》一文,回答问题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0、本文作者是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兄宗道、其弟中道,并称“三袁”,形成的重要流派,世称。11、给加点词注音靧()鬣()蹇()浃()12、解释加点的词。夫不能以游堕事()娟然如拭()泉而茗者()然徒步则汗出浃背()13、翻译下面句子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4、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15、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的什么样心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游玩时的这种心情的?(三)认真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题(15分)[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2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性嗜.酒()(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饮少辄.醉()17、翻译下列句子。(3分)(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2)环滁皆山也。18、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分)(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句子是:(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19、五柳先生和醉翁同爱饮酒,其饮酒的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1)“五柳先生”饮酒:(2)“醉翁”饮酒:20、上述两个文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请写在空格上。(2分)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与繁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有删节)21、把握文段内容可以写一份阅读提要。请你就下面几个问题写出要点。(1)过去的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2)今日罗布泊又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3)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关键词:22、文段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试分析其作用。23、文段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体会下面两个句子的作用。(1)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2)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24、文章从字面上看消逝的是仙湖-----罗布泊,而从全文内容上看,消逝的还有什么?你认为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二)秋枣儿红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⑦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⑧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⑨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⑩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⑾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
本文标题: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3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