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八年级历史第五单元试卷
八年级历史第五单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将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A.和平自由平等B.民主自由科学C.和平民主团结D.民主自由团结2.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你认为积极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帝国主义国家可能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3.1945年,经过重庆谈判,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签订了A.《停战协定》B.《双十协定》C.《共同纲领》D.《和平建国纲领》4.下列各项中没有在《双十协定》中达成协议的是A.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B.迅速召开政协会议C.中共让出八个解放区D.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5.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A.东北解放区B.陕甘宁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6.经受抗日战争考验的人民军队已掌握了多种作战方式,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A.防御战B.阵地战C.游击战D.运动战7.参考右图,你知道被称为“革命圣地”的是A.延安B.西安C.重庆D.北平8.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军队25万军队进攻陕北,中共中央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将敌人抵挡在国门之外B.层层设防,坚决抵抗C.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D.拼死坚守陕北,打阵地战9.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以后,将重点进攻的矛头指向①大别山解放区②陕甘宁解放区③山东解放区④晋冀鲁豫解放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0.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的战役是A.青化砭战役B.羊马河战役C.蟠龙镇战役D.孟良崮战役1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2.参考右图: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位置来看,你认为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选择在A.中原B.山东C.东北D.陕北13.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转折点”是指A.挺进大别山,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取得胜利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全议召开14.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请问其中的“门”是指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15.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取得对国民党军队数量上的优势是在哪次战役以后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6.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我军部队是A.中原野战军B.华北野战军C.东北野战军D.华东野战军17.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仪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进而获得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天津B.张家口C.北平D.南京18.右图是三大战役中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哪个战役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9.南昌起义、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A.革命根据地的壮大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C.广大农民支援革命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20.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北平和平解放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21.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图一图二请问;(1)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请问这一事件是?(2)图二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他们为什么能走在一起?你可否分别从两个人的角度将他们两人走到一起的原因说出来吗?毛泽东:蒋介石:(3)为什么说毛泽东此行是“弥天大勇”?国共之间谈判的结果如何?22.材料:阅读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历史图片(12分)材料一: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虎踞龙盘今胜者,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回答:(1)这首诗作于哪次战役之后?图片(1)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材料一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作者借用了什么典故?体现了毛泽东的什么思想?(3)图片(1)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3分,共计26分。)23.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130万武器装备接受日本100万日军的装备,美国提供大量的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的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请问:(1)请根据上表所提供的信息,试着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优势归纳以下,具体有哪些?(2)在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为什么?(3)你认为国民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4.既然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已经确立,为什么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共中央已经洞悉了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为什么还要亲赴重庆谈判?为什么重庆谈判通过了坚决避免内战的《双十协定》,为什么后来内战仍然爆发?你能说清楚上面的原因吗?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DCDAC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ACADCBBA二、能力园(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21题、(12分)(1)重庆谈判(2分)(2)毛泽东: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4分)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2分)(3)因为重庆是国民党统治中心,去就意味着有巨大的风险。(2分)结果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2分)22题、(12分)(1)渡江战役、(2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2分)(2)楚汉战争(2分)、将革命进行到底(2分)(3)1949年4月23日、(2分)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分)三、探究园(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3分,共计26分。)23题、(13分)(1)优势:军队人数多、装备精良、控制地区富庶、统治人口多。(4分)(2)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心所向。(答到以上任何3个要点,可得满分6分。)(3)国民党统治的腐败。(3分)24题、(13分)(1)迫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舆论的压力;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毛泽东若来重庆可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政权;毛泽东若不来就可以把内战这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2)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3)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并且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第五单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4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