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复习知识点
1八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第八课一念之差1、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危险的诱惑?分别有什么危害?诱惑:黄赌毒和邪教。黄毒的危害:一旦涉黄,轻者会精神萎靡、纪律涣散、不思进取,重者极易诱发性犯罪及与之相关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赌博的危害:容易使人形成贪婪、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未成年人染上毒瘾后,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吸毒的危害:吸毒就是踏上不归路。一旦因为一念之差吸食毒品,必将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邪教的危害:邪教法轮功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可以使人丧失正常的思维和理智,甚至失去人性。导致一些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破环了社会的安定,是反人类、反社会和反科学的邪教。2、如何拒绝不良诱惑?(1)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不涉足容易滋生黄赌毒和其他不良现象的场所。(2)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情。(3)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第九课一步之遥一、知识要点★1、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答: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2、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分别有那些?(了解)3、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答: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相对较小,因此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区别:①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和行为。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和行为。联系:①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②它们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更大违法性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违反刑法2应受处罚性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应受刑罚处罚★5、请你分析一下不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什么原因?(从家庭、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来分析)①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家庭缺少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②学校疏于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青少年的管理不严,③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控能力;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时,不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等。★6、青少年如何预防违反犯罪?①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勿以恶小而为之,杜绝不良行为②增强自制力,自觉远离不良诱惑,(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4)如果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第十一课与挫折同行1、如何正确认识挫折?(1)挫折是成长中必然的事,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难免有挫折2、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正确认识挫折,面对挫折,不悲观、不叹息,勇敢的面对。4、怎样战胜挫折?(1)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态度。(2)学会一些排解挫折感的方法,进行自我疏导。(3)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努力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如: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4)培养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最可靠的保证。(5)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知识归纳:(1)1、身边的公共利益包括: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2、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有什么意义?①各种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②建设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人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3、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的意义:公共服务中的公共卫生事业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卫生技术保证。公共教育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意义。(2)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包括: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等。时政材料:亚丁湾护航,主张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中国入世,APEC会议召开,文化交流,气候大会承诺等。★维护公共利益是全社会的责任。5.政府的职责: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②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道德教化等强制的或非强制的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③在突发事件面前,组织各种资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也是一个负责任、有效率的政府的神圣职责。6.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每一个人应做些什么?①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②,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③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3的情怀。④维护公共利益有时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8.在公共生活中,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在公共生活中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①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②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③我们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④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典型题例训练2.列举我们在社区、学校、社会方面所享受到的公共利益及做法。所受到的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的做法感悟社区学校社会4.经过近两年的扩建施工,建成后的大明湖成为泉城济南的一朵亮丽的奇葩,成为济南市民休闲健身游览、亲水的新场所。2009.9.21大明湖新景区正式免费向市民开放。漫步在明湖河畔,游客在领略明湖美景的同时,无不对为大明湖扩建工程作出贡献的人们产生由衷的敬意。为扩建大明湖,在此居住的2961户居民,21个单位作出牺牲,让出自己的家园,为泉城变美变靓做出了积极贡献。政府投资21亿元,精心组织工程实施,积极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购买了1700多套安置房,并对拆迁户给与相应的补偿,对搬迁的单位也进行了妥善安置。1、近年来,在我们周围,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公共服务等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第7课中华民族大家庭问题归纳:1、民族关系:平等尊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4、尊重各民族文化包括: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5、中学生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手拉手”互助活动。③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第九课(3)劳动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通过劳4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第十课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1.我们要尊重劳动者(1)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凡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只要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有益,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2.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1)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2)珍惜劳动成果,过艰苦朴素的生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因此,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4)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第十一课乐于劳动,善于劳动1.我们要乐于劳动,成为快乐的劳动者(1)生活因劳动而精彩。2.参加家务劳动有益于我们健康成长参加家务劳动,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能养成勤劳自立的习惯。从事家务劳动,可以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能锻炼和增强意志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做一点儿家务,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不但可以调节大脑机能,而且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3.要努力成为新型的劳动者(1)新型劳动者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2)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21世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做创新型的劳动者,积极参与5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3)在劳动方面,我们青少年的做法: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乐于劳动,积极参加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劳动;学会劳动,善于劳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为新型劳动者。第十三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才能引导和规范人们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经济活动,避免经济活动中的不公平现象。.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具有什么危害?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背诚实经营原则,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消费者享有哪些基本权利?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求偿权。④自主选择权。⑤公平交易权。⑥获得有关知识权。⑦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做?消费者要学法,懂法,树立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途径:①向工商部门投诉,拨打12315电话。②请求当地消费者协会调解。③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④利用新闻媒体披露。⑤向法院起诉。第十四课(2).诚信支撑经济1.①“诚信”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最重要的商业道德。“诚”要求人们诚实经营,不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欺诈,不坑蒙拐骗;“信”要求人们重合同,重承诺,遵守契约。诚实的意义:对企业:以城立市,诚信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对个人而言,如果没有了诚实,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诚实是最起码的品德。2..市无信不立①取信于市,是企业、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②重信守诺,是每个成功企业发展的法宝,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坚持的做人原则。③取信于人,也是我们中学生在社会上立身处事的基础。我们应该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切实地履行自己的承诺。因此说人无信不立。总结型题目: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一、道理或启示:1.诚实守信是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诚实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2、取信于市。是企业、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重信守诺,是企业成功的法宝。3.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合法致富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6.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中考命题预测2.制售这些有害食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答案: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3.请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的企业的行为作简要评析。答案:(1)企业生产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或其他商品),是一种违法行为。企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了诚信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6障权、公平交易权、知悉真情权等,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沟油””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这说明了什么?答案:(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2)我国法律保护
本文标题: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复习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4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