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是指应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心理学、营养学和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是在了解管理对象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和指导管理对象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3高血压的干预原则个体化根据患者高血压病情确定分类管理水平,同时考虑患者个人需求、心理及家庭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高血压干预计划。综合性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血压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监测,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支持等综合性措施。连续性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规随访、综合医院阶段性诊疗,结合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组成对高血压患者的连续、动态管理。参与性开发高血压患者主动参与的意愿,提高患者主动参与的能力,为患者提供咨询等健康指导。及时性定期为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并发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高血压干预的目标人群一般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符合下列任一项者即为高血压高危人群•收缩压为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为80~89mmHg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双亲、同胞、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等患有高血压)•胖超重和肥者(体质指数(BMI)≥24千克/米)2•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100毫升,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长期高盐膳食者高血压的干预策略结合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协调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1)健康饮食(2)戒烟(3)限制饮酒(4)增加身体活动(5)管理体重(6)高血压健康教育(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特别强调(1)健康饮食(2)戒烟•限制钠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摄入量(3)限制饮酒(4)增加身体活动•减少膳食脂肪摄入。(5)管理体重(6)高血压健康教育(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高血压的干预程序筛查和确诊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制定干预计划执行干预计划定时随访管理工作评价管理效果评价筛查和确诊高血压患者①从已建立的健康档案中找出需要管理的高血压患者②常规体检发现属于管理范围的高血压患者③常规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④其他途径的筛查,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执行干预计划定时随访管理工作评价管理效果评价注: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为:低危组15%,中危组15-20%,高危组20-30%,极高危组≥30%。制定干预计划患者参与,与患者共同探讨制定逐步设立小的具体的目标,最终到达总目标目标设立要有可行性目标要十分具体、清楚、可操作一次不要设立太多目标,最好一次一个目标设定小目标指导行为改变从小量开始咨询指导要具体化高血压干预的评估个体高血压干预的效果评估群体高血压干预的效果评估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估个体高血压干预的效果评估规范接受药物治疗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自我控制血压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三个等级:优良:全年累计有9个月以上的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尚可:全年有6个月至9个月的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不良:全年有不足6个月的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群体高血压干预的效果评估被管理(如某社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被管理人群中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和未达标比例;被管理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致残和死亡信息,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估生活方式干预之后的一定期间内,应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一般以2个月为宜询问对象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的变化并与第一次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修正干预计划和指导方法即使管理对象仅有较小的改变(生活方式或体检指标),也要充分予以肯定并加大鼓励,以便管理对象检查下去,取得更大的健康效应。
本文标题: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5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