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饶勇(博士总农艺师)巴中市农业局2012.11.19内容提纲一、现代农业概要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三、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一、现代农业概要1.1国际上现代农业的发展类型类型代表国家技术手段路径特征人少地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农业机械扩大面积规模型人多地少日本、荷兰、以色列、比利时、韩国技术:育种、农业化工、农业设施提高单产技术型人地平衡英国、法国、德国机械+技术面积+单产综合型1.2现代农业概念•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农业VS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缺规模信息闭塞缺项目资金短缺无胆量技术缺乏低效益……现代农业前景无限,但我们找不到出路……00生产环节:耕作制度难以改变,经营方式难以提升,规模经济难以形成。销售环节:供求信息难以把握,市场风险难以防范。政策支持:惠农政策节节抵消。现代农业的特征•要素的市场化•从业的组织化•过程的标准化•业态的信息化1.2发展现代农业的形势•“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加迫切1.3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支撑。1.4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原则•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坚持政府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1.5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1.6“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1.6“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1.7重点任务•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生产;积极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7重点任务•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合作社是什么?•ICA对合作社的定义–合作社是自愿联合的人们,通过其共同拥有和民主控制的企业,满足他们共同的社会和文化需要的自治协会。•法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关于定义的几个问题的说明•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多样性农民自愿选择:合作社、社团法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什么入股?—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是专业的吗?—共同利益及利益一致性•联合社联合社与合作社联盟—是否经济实体合作社个体户合作社的原则自愿入社民主管理按惠顾额分配盈余资本报酬有限合作社的动力来源1.8重大工程•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棉油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现代种业工程•渔政渔港建设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程•乡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农村沼气工程•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工程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2.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概念•农产品: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广义的农产品包括农作物、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狭义的农产品则仅指农作物和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农业投入品: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和农膜、农机、农业工程设备等农用工程物资产品,也包括不按规定用途非法用于农产品生产的物质,如孔雀石绿和瘦肉精。2.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十一五”期间,在法律法规、执法监督、标准化生产、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10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成效•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制定各种规划。•成立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和地方监管专门机构。•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投入59亿元,建部级质检中心49个、省级综合质检中心30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936个。•安全普查、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药残、饲料等监控计划。•例行监测涵盖138个城市、101种农产品和86项参数。成效•执法监管深入推进•“助奥运保障行动”、奶站和饲料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活动。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快速发展•2010年底,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6532个、绿色食品16748个、有机农产品559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535个。“三品一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均超过30%。农业标准化扎实开展新制定农业国家和行业标准1800多项,总数达到4800多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03个,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819个、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1555个、水产健康养殖场500个。风险与挑战工作基础仍显薄弱•生产经营小而散,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过去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尤其是基层监管薄弱。风险隐患客观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瘦肉精”、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违法添加等在个别地区还比较突出,个别突发性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问题农产品越来越敏感,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大。2.3指导思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把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作为主要目标,把加强体系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强化政策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工作基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健康发展。2.4基本原则•坚持强化生产控制•严格全程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从生产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强化风险应急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舆情监测,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依法科学、有力有序处置。•坚持强化体系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坚持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联防联控等制度建设。形成生产经营者者负第一责任、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2.5发展目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执法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具体指标•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达到1万个,其中,农兽药残留限量7000个。新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20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8000个,奶牛、肉牛、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500个,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300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农场500个。示范区域内推行质量安全全程控制,示范园(场)全部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登记。•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新建1个部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16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健全完善32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和32个省级质检中心风险监测和信息预警功能,新建329个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960个县(场)级综合质检站。检测范围覆盖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全过程。检测机构监测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需要。具体指标•农业投入品安全:•主要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全面建立农业投入品销售台账、生产使用档案记录制度,基本杜绝假劣农资导致的重大恶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监管体系建设:•充实和完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健全地县两级监管机构,普遍建立乡镇基层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并实现“有职能、有人员、有经费、有手段”要求。•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发展:•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0000个;绿色食品企业7000家,产品20000个,原料标准化基地600个;有机农产品企业2000家,产品11000个;农业领域地理标志1000个。“三品一标”认定面积达到总面积的60%。什么是“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橙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有机食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则,生产过程绝对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色素等化学物质和采用对环境无害的方式生产、销售过程受专业认证机构全程监控,通过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销售总量受控制的一类真正纯天然、高品味、高质量的食品。由两个同心圆、图案以及中英文文字组成。内圆表示太阳,其中的既像青菜又像绵羊头的图案泛指自然界的动植物;外圆表示地球。整个图案采用绿色,象征着有机产品是真正无污染、符合健康要求的产品以及有机农业给人类带来了优美、清
本文标题: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