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儿科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第一章绪论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2.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小儿,对小儿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以增加小儿的体质,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3.儿科护理学范围:正常小儿身心方面的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并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有着广泛联系。4.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怀胎8周为胚胎期,是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妊娠早期,12周。是小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流产或先天畸形的高发期。妊娠中期,13至28周。肺泡结构基本完善。妊娠晚期,29至40周。肌肉脂肪的累积。5.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称新生儿期。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包括了胎儿晚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期,死亡率最高。6.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头长占身长的1/4.6个月以后,胎盘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应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7.幼儿期:1周岁后-3周岁前为幼儿期,智力发育较前突出。防病是保健重点。8.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加强早期教育9.学龄期:从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12-14周岁)为止。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应注意预防近视、龋齿、端正姿势。10.青春期:从第2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第二个生长高峰。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11.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相对比成人多,但胃肠消化功能不成熟。12.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六个月后降低,到6-7岁达到成人水平。新生儿IgM浓度低,易患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13.缺乏维生素D,婴儿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肺炎球菌,婴儿支气管肺炎,成人大叶性肺炎。14.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易发败血症,后遗症较成人少。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1.小儿生长发育规律:⑴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头三个月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高峰;⑵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的较早,生殖系统最晚,淋巴系统则先快后回缩;⑶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②性别③孕母情况④营养⑤生活环境⑥疾病和药物。3.追赶生长:通常2岁以内的小儿,疾病痊愈后,如营养充足,会出现“追赶生长”,即小儿身高、体重等短期内加快增长,以弥补患病期间造成的损失。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4.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派出胎粪,体重可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水平。5.新生儿平均体重3kg体重公式:1-6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kg。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2-12岁:体重kg=年龄*2+8kg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液体的总重量。小儿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6.身高: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到2岁时约85cm2-12岁身长公式:身高cm=年龄*7+77cm坐高:从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高度。中点:出生,脐上。两岁,脐下。6岁,脐与耻骨联合之间。15岁,耻骨联合上缘7.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与脑和颅骨发育密切相关。出生时相对较大约33-34cm,1岁时46cm,2岁时约为48cm。较小头围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8.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胸围大小与肺、胸廓发育密切相关。出生时32cm,1岁时头围胸围相等。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9.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圈的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13.5cm,营养良好。小于12.5cm,营养不良。10.头颅骨的发育: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3-4个月时闭合。前囟约1.5*2.0cm,1-1.5岁时闭合,不迟于2岁。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等。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至迟约生后6-8周闭合。11.脊柱:3个月,颈椎前凸。6个月,胸椎后凸。1岁,腰椎前凸。6-7岁,韧带发育12.长骨的发育: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1。骨龄落后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肾小管酸中毒等;骨龄超前见于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3.牙齿的发育:乳牙共20个,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最晚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为月龄减4~6,12个月未出牙视为异常,6岁左右开始出第1颗恒牙即第一磨牙。12岁左右出第2磨牙。14.神经系统的发育:胎儿时发育最早,出生时脑重1500g,成人的25%,7岁时接近成人。4岁时神经纤维鞘化完成。脊髓下端胎儿时位于第2腰椎下缘,4岁时移至第一腰椎,出生时小儿即有觅食、吸允、吞咽、拥抱、握持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和对强光、寒冷、疼痛的反应,小儿出生后2周左右即可形成第一个条件反射。第三章儿童保健1.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2.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患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相应的免疫能力。3.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主动免疫制剂在接种后经过一定期限产生的抗体,在持续1~5年后逐渐减少。4.我国实行的计划免疫有:①结核②脊髓灰质炎③麻疹④百日咳⑤白喉⑥破伤风⑦乙型脑炎5.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活疫苗应烧毁;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活疫苗或死疫苗;接种活疫苗、菌苗时,只用75%乙醇消毒;应及时记录,避免重接、漏接,未接种者必要时进行补种。6.常用疫苗接种方法及时间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白、百、破乙肝接种方法皮内口服皮下皮下肌肉初种年龄出生后2-3天到2个月内2个月以上:第1次2个月第2次3个月第3次4个月8个月以上易感儿3-12个月以上第1次3个月第2次4个月第3次5个月第1次出生时第2次1个月第3次6个月7.预防接种需严格掌握禁忌症:急性传染病、慢病急发作,过敏和免疫皆为禁忌症;发热和腹泻,禁服脊灰症;神经家族史,忌打百日咳。8.预防接种的反应:一般反应:⑴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热痛,有时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2.5cm以下为弱反应,5cm以上为强反应,一般持续2∽3天。⑵全身反应:24小时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37.5℃以下弱反应,37.5-38.5℃中等反应,38.6℃以上强反应。潜伏期(5-7天)后体温上升。头晕、恶心呕吐、腹泻。9.异常反应:①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1:1000肾上腺素)、过敏性皮疹(抗组胺药)②晕厥③全身感染。第四章儿童营养1.能量的需要:基础代谢(1岁以内55kcal/kg。7岁,44kcal/kg。12岁,30kcal/kg)、食物的热力作用、生长所需、排泄消耗。总能量:1岁以内110kcal/kg,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kg。15岁,60kcal/kg1kcal≈4.2kj2..三大产能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于体内,易造成中毒。人体的微量元素:铁、铜、碘、氟。4.水:婴儿每日150ml/kg,每3岁减少25ml/kg。成人40-45ml/kg。5.乳汁成分:蛋白质,乳清蛋白为主,与酪蛋白比4:1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婴儿髓鞘形成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初乳:产后4~5天以内的乳汁,内含脂肪少而以含有免疫球蛋白的蛋白质为主,维生素、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丰富。过渡乳:6~10天的乳汁,总量增多,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和矿物质逐渐减少。成熟乳:11天~9个月的乳汁,总量达到高峰每天可达700~1000ml,但蛋白质更少。晚乳:10个月以后。6.母乳喂养的优点:①母乳中不仅含有适合婴儿消化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还具有多种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②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③母乳新鲜无污染④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心理及身体健康⑤母乳喂养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机会。⑥连续哺乳6个月以上还可使乳母孕期贮存的脂肪消耗,促使乳母提醒恢复至孕前状态。7.婴儿乳量充足的表现:每次哺乳时能听到咽乳声,喂后能安静入睡,每天有1次量多或少量多次的软便,十余次小便,体重按正常速度增加。8.糖4kcal婴儿能量110kcal/kg需水量150ml/kg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选用合适的奶嘴,测试乳液的温度,避免空气的吸入,加强食具卫生,及时调整乳量。鲜牛乳需经稀释、加糖、煮沸。酪蛋白为主、甲型乳糖、矿物质较多9..一般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4个月以上的婴儿在每天乳量达1000ml或每次哺乳量超过200ml时应添加辅食,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不超过1岁半。添加原则:1.添加方式: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粗到细从一种到多种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2.添加时机:应是小儿身体健康时。3.食物质量:食物应单独制作。4.注意观察:小儿的大便有无异常,掌握其消化情况。添加目的:补充乳类营养的不足,利于食物性状的转换,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1.等渗性脱水表现:轻度: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皮肤弹性差,口腔黏膜稍干燥,眼窝前囟轻度凹陷,有眼泪,尿量略减少,无周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占体重5%以下中度:烦躁或萎靡,皮肤弹性差,口腔黏膜干燥,眼窝前囟明显凹陷,眼泪少,尿量明显减少,周围循环衰竭不明显,有代谢性酸中毒,占体重5%-10%重度:昏睡或昏迷,皮肤弹性极差,口腔黏膜极干燥,眼窝前囟凹陷极明显,无眼泪,少尿或无尿,周围循环衰竭明显,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占体重10%以上2.等张液: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溶液。等渗液:1.4%碳酸氢钠溶液,1.87%乳酸钠溶液。3.补液的原则:三定:定量、定性、定时。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镁)4.补钾的注意事项:①不宜过早:见尿补钾,轻度缺钾可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每日口服氯化钾,严重缺钾可静脉补钾②不宜过浓:不超过0.3%③不宜过快:全日总量不超过300-450mg/kg均匀分配于全日静脉补液中,时间不短于8小时④不宜过久:患儿能经口进食,尽快停止静脉输液,改为口服,一般补钾连续4~6天。5.静脉补钙的注意事项: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3倍缓慢泵入或滴注,时间不少于10分钟,注意观察心率,当婴儿心率小于每分90次,年长儿小于70次需暂停使用。1.新生儿适宜的室温:22~24℃,婴幼儿为20~22℃,相对湿度为55~65%,儿童病室为18~20℃,相对湿度50~60%2..小儿用药的特点:①年龄不同,药物在组织内分布及对药物的反应不同,②肝肾功能不足,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③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④先天性遗传因素对小儿用药的影响。3.婴儿盆浴的水温冬季为38~39℃,夏季为37~38℃,沐浴于喂奶前或喂奶后1小时进行。4.婴儿灌肠的插入深度:婴儿2.5~4cm,儿童5~7.5cm.5.婴儿肌肉注射的部位:2岁以下注射部位为臀中肌、臀小肌、上臂三角肌服药法:滴入、吸吮、喂入、鼻饲6.温箱使用的注意事项: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本文标题:儿科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6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