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元素和化合物测试命题人:程广玉审核人:高勇-1-1.四川出水的一块千年乌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14C测定,其乌木的年龄为3000±50年。下列关于乌木体内的化学元素与人体内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最可能不正确的是()A.含量相同B.种类相似C.具有统一性D.具有差异性2.在植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A.C、OB.O、HC.C、HD.H、O3.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事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液的目的是()A.与反应物混合的颜色作对比B.失败后重做C.鉴定还原糖D.为了节约4.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所需要的最好选的颜色是()A.白色B.红色C.紫色D.蓝色5.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糖类C脂质D.水6.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A.I、K、O、SB.B、Mo、Fe、Zn、CuC.N、H、O、P、CD.Fe、Ca、Cu、Mg、C7.如图是由4个椭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④为最大椭圆,③②①依次减小。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①大量元素、②主要元素、③基本元素、④最基本元素B.①基本元素、②最基本元素、③大量元素、④主要元素C.①最基本元素、②基本元素、③主要元素、④大量元素D.①主要元素、②大量元素、③最基本元素、④基本元素8.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①葡萄糖②淀粉③蔗糖④麦芽糖⑤果糖⑥纤维素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①②④9.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A.浅蓝色→无色→棕色B.浅蓝色→棕色→砖红色C.棕色→浅蓝色→砖红色D.棕色→砖红色→绿色10.以下对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B.组成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是大体相同的C.在同种生物体细胞中,不同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D.组成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完全一样的11.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的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表所示:离子K+Na+Mg2+Ca2+NO-3H2PO-3SO2-4Zn2+培养液浓度mmol/L110.251210.251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离子是()元素和化合物测试命题人:程广玉审核人:高勇-2-A.Ca2+B.SO2-4C.Zn2+D.H2PO-312.大海中的水母、海带,沙漠中的仙人掌,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些生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分别是()A.水蛋白质B.糖类水C.糖类蛋白质D.水脂质13.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若充分利用这些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蛋白酶④DNAA.①和③B.①和②C.只有①D.②、③和④14.某些单子叶植物,如菠菜、鸢尾等的叶子内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这些植物的叶子不宜作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A.这些植物的叶片不易磨碎B.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C.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会掩盖所发生的颜色反应D.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15.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图所示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5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加热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16.在鉴定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都要加入石英砂进行研磨,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A.研磨充分B.防止有机物受到破坏C.提取有机物D.有利于研磨液的过滤17.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①尿液②胃液③汗液④唾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N、H、O、C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D.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19.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元素和化合物测试命题人:程广玉审核人:高勇-3-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20.鉴定苹果白色果肉中含有葡萄糖或果糖等还原性糖,是将其与某一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能证明还原性糖存在情况是()A.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D.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21.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22.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23.如图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为构成细胞鲜重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是碳B.如果该图是构成细胞干重的各种化学元素,则b为氮C.如果该图为构成细胞鲜重的各种化合物,则a为水D.如果该图是构成细胞干重的各种化合物,则a为蛋白质24.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有()A.Fe、Mn、Zn、MgB.Zn、Cu、Mn、CaC.H、O、Na、MgD.Zn、Cu、B25.C、H、0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质相同D.生物界具有独特的元素26.土壤缺硼时,植物会表现出一定的病症,在有该病症的植株叶面上喷施一定浓度的含硼溶液后,该病症消失,这说明硼是植物体的()A.大量元素,必需元素B.大量元素,非必需元素C.微量元素,非必需元素D.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7.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元素和化合物测试命题人:程广玉审核人:高勇-4-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28.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检测实验不正确的是()选项检测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A淀粉碘液蓝色不需要脱色的叶片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需要含还原糖量高的白色植物组织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需要豆浆、牛奶、鸡蛋清DDNA甲基绿绿色不需要口腔上皮细胞29.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来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只有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注意事项: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后用于实验。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_______,试管口不要朝向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④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干净。
本文标题:元素和化合物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7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