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二周
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第二周导学案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课时:2课时主备人:潘得春审核人:刘晓萍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2.学习反衬、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的安排线索和结构。学习重点: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作者感受到的美。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尝试:1.自读课文,梳理文中重要的字词,掌握其读音和字形。惊骇.()垭.口()安谧.()攫.来()瘴.气()胭脂.()焦zào()雾ǎi()泥淖.()àn淡()2.文章写了哪三个地点的不同落日?浏览课文,抓关键句子理清文章思路。3.在总说部分,作者是如何评价两次落日景象的共同特征的?4、重点段落导析A、第⑸自然段中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与文章有什么联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B、第⑻—⑽自然段写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有何作用?作业布置:A(必做):1.背诵课文4——8段。2.抄写生字、词语、解词各两遍。B(选做):阅读《同步阅读》第五篇,完成练习,摘抄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音乐,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之后“突然掉下泪来”,并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三、巩固练习阅读《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的第⑴—⑹自然段,然后回答下列各题。1,《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本文写了二次观日落,即________与____________2.找出本段选文的中心句。作者把落日比作是勒勒车的轮子,有何用意?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选段中提到左公柳,并讲述了左宗棠的故事。这些与文章有什么联系?其作用是什么?4.作者是怎样写落日消逝的?5.说起“西部”,你能联想到什么?试谈几句?2.阅读萧红写的《火烧云》。分析这一片断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文中用了哪些修辞?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原因。作业布置:A(必做):1.完成训练巩固题。2.预习《云海》。B(选做):1.阅读高建群的散文《阿拉干的胡杨》,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深情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大自然中的美,并灵活运用写景方法(至少2种)把你的感受记述下来。(不少于500字,写在硬皮本上)云海课时:1课时主备人:潘得春审核人:刘晓萍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进行形象而细致描绘的写法。2.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品味文章中语言美。学习重点: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美。学习难点: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学习过程:课前尝试:1.了解作者:唐敏,1954年生,当代作家。其中篇小说《太姥山妖氛》、散文《女孩子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的花》等产生过一定影响,已出版《青春缘》等散文集,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奖。近年来著作不断,《走向和平》等作品一再轰动文坛。2.自读课文,梳理文中重要的字词,掌握其读音和字形。怄.气()婆娑..()汩.汩()霓裳..()纤.细()憧憬..()粗犷.()旋.涡()模.样()xī戏()Jiǎn朴()全神()注变()莫定3.朗读课文,说说你所捕捉到的美。4.理理作者思绪,试着给文章划分一下层次,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合作探究:1.通读全文思考,年少时我为什么喜欢云?而成年之后却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激情?2.粗读课文第一部分,怎样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少,报纸送到高高的山上,读起来也有隔世之感”?3.随着作者对云海描写的深入,作者不由沉醉其中,在云海中嬉戏,细品文章的第三部分,思考怎样理解“云海汩汩”的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4.小结: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早年在山区工作时与同伴们观赏云海的快乐情景,着重描述了云海的景观,以及人们在云海中如入仙境的超然感受,体现了作者。作业布置:A(必做):1.完成同步练。2.预习《天上的街市》。B(选做):阅读《同步阅读》第六篇,完成练习,摘抄背诵文中优美的句子。第一单元测试课时:2课时主备人:潘得春审核人:刘晓萍学习目标:总结所学知识。学习重点:主要以字词复习为主。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方格内。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莎士比亚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俯瞰.kàn萧瑟sè无稽jī横亘gènB、弥漫mí晨曦xī炽热zhì雀屏píngC、饱饫yù消翳yì醒豁huò四隅yúD、无餍yàn溟濛míng天穹qióng魅力mèi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冬意朦胧莽莽苍苍历历可数无与论比晃然大悟洪水泛滥全神惯注适逢其时一平如抹婆娑变化潜心入腑喷薄而出焦燥不安回光返照令人窒息四方八隅4.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俯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B、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饱饫:饱食,这里指充分地体味。C、人人相像自己是霓赏羽衣的纤纤..美女。纤纤:微小,渺小。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5.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海中轮船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B、《泰山日出》是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C、《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一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D、《天上的街市》一诗运用联想和想像手法,用优美而亲切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二、阅读理解(35分)(一)阅读课内语段,回答7——9题。(12分)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象在为我们惋惜。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象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深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场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7.概括语段主要内容。(4分)8.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为什么没有看到?(4分)9.语段内容对后面写日出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评一、作家作品。(每空0.5分,20个,共10分)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6-1.刘白羽主要有散文集《》、《》,2.徐志摩著有诗集《》、《》、《》,散文集《》、《》等3.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二、生字注音。(每个0.5分,20个,共10分)萧瑟.()绯.()红无羁.()簇.()拥溟濛..()飒飒.()垭.()口攫.()抓纤.()维缥缈..()不啻.()揾.()三、看拼音写汉字。(每个生字0.5分,20个,共10分)mèi()魅力chì()热天qióng()俯kàn()òu()气蜿yán()霓cháng()无yín()chōng()憬粗guǒng()四、词语解释(每个2分,10个,共20分)1.历历可数:2.分道扬镳:3.全神贯注:4.刻骨铭心:5.倒行逆施:6.一刹那:7.怄气:8.蹒跚:9.婆娑:10.纳罕:五、判断修辞手法(每个2分,选10个,共20分)1.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2.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7-3.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4.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5.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6.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7.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8.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9.一只蚂蚁畏畏缩缩的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10.书桌是一块陌生的大陆。()六、品析句子。(从运用词语、所含哲理、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品析,每句3分,共18分)1.这时,我深切的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般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日出》刘白羽)2.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日历》冯骥才)3.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的流光。(《日历》冯骥才)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导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8-七、我的感悟。(以下所学课文,请写出自己学习阅读后的感悟,每篇4分,不少于50字,共12分)1.《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二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8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