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公共关系学作业1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11姓名:公共关系学作业1得分:教师签名: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A.关系、舆论、形象B.公关状态、公关活动、公关观念C.组织、公众、传播沟通D.公关实务、传播沟通、公关观念2.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D)A.信息学科与管理学科相结合的产物B.组织的无形资产C.公关实务活动的过程与方式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3、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的本质是()A.环境B.组织的包装C.组织的人员D.信誉4、()是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A组织B公众C传播D状态5、199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承认了公共关系职业,将这个职业定名为()A.公关先生B.公关小姐C.公关师D.公关员6、.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7、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人物是()A.巴纳姆B.艾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D.卡特利普8、公共关系的客体是()。A.公众B.组织C.个人D.团体9、公共关系活动运用()方法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A传播沟通B单向交流C满足对方D内部传播10、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11、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2.美国学者()写作了被称作“公共关系圣经”的《有效公共关系》。A.巴纳姆B.卡特利普C.爱德华·伯尼斯D.艾维·李13、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A.自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5、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公共关系学作业12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协调舆论,维护形象16、“凡宣传皆好事”是()的信条。A梅耶B伯尼斯C艾维李D巴纳姆17、()是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A人事管理B直效营销C环境保护D危机处理18、.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A.感染力较差B.功能单一C.传播效果较弱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19、影响产品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A产品性能B价格C包装D质量2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A.资料分析法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C.群体讨论法D.民意测验法21、.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A.组织内设公关部门B.公关公司C.公关协会D.公关委员会22、股东属于()A外部公众B内部公众C首要公众D次要公众23、公共关系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一般是()A.调查、策划、实施、评估B.调查、评估、策划、实施C.策划、调查、实施、评估D.策划、评估、调查、实施24、()不是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A有效性原则B传播性原则C符号化原则D总体性原则25、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服务业等组织属于()A.互益性组织B.营利性组织C.服务性组织D.公益性组织26、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在舆论对象中属于()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27、.传播学研究中的“五W”模式的提出者是()A.麦库姆斯B.库尔特·卢因C.保尔·拉扎斯菲尔德D.哈罗德·拉斯韦尔28、公共关系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A.民意测验B.普查C.资料分析D.公众代表座谈会29、.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30、新闻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一条()渠道A关键B唯一C重要D服务31.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公共关系学作业13A.知名度B.美誉度C.知名度和美誉度D.既不是知名度,也不是美誉度32、在组织的稳定发展时期,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A.进攻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建设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33、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是()A.口头语言交流B.报告C.谈判D.演讲34、.内设公关部的短处是()。A.运行的成本较高B.易受组织内部主观因素的束缚C.不了解内情D.不便于协调35、按公众的组织结构公众可分为()。A.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B.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C.顺意公众和逆意公众D.社团型公众和权力型公众36、公关策划流程公式简称()工作法A.PRB.CIC.PDCAD.SD37、公共关系将()放在第一位。A.完善组织形象内涵B.树立员工形象C.建构组织形象外观D.制定组织公关计划38、在公关调查中,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A.民意测验B.抽样调查C.公众代表座谈会D.资料分析39、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共关系产生的()A历史条件B经济条件C文化条件D政治条件40、把关人的行为包括()。A.同意与反对B.疏导与抑制C.强调与弱化D.分析与鼓动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41.策划新闻:策划新闻又叫媒介事件和制造新闻,是组织的公关人员利用记者对于新闻的不断需求,而有计划、主动地制造出能够吸引记者报道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目的是引起新闻界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使组织的名字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介中出现,从而达到提高知名度、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目的。42.潜在公众:指由于组织机构的行为,在将来可能与组织机构发生利害关系的公众对象。意识到潜在公众的存在,有利于组织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关策略,也有利于组织调整对现实公众的政策行为。43.宣传型公关:主要是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的信息,影响公众舆论,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其特点是主导性强,时效性强,传递面广,推广组织形象的效果快,特别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44.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45.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46.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形象信息,是企业识别系统公共关系学作业14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是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与识别的目的。视觉识别是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更直接。三.简答(每题8分,共16分)47.简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知名度和美誉度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认识和赞许的程度,两者都是公共关系学所强调追求的目标。一个组织形象如何,取决于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共关系策划者需要明确的是:只有不断提高知名度,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美誉度。知名度只有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同时,美誉度要以知名度为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由此可知,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是:A.知名度高,美誉度必然高。B.知名度低,美誉度必然低。C.只有美誉度高,知名度才能高。D.只有知名度高,美誉度才能高。48.简述两级传播理论二级传播理论的定义:二级传播理论就是指意见从媒介到舆论领袖到受众再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又叫两级传播理论。二级传播理论出自拉扎斯菲尔德的著作《人民的选择》。这本书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于1940年在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的关于选民如何在总统大选时作决定的研究集结。雪伦·罗瑞与梅尔文·德弗勒在《传播研究里程碑》一书中将这一理论列为大众传播研究的里程碑之一,“最重要的理由是‘两级传播’的理念吸引了研究学者的注意。……两级传播的假设开启了新的理论前景。在这之前,大众社会理论和魔术子弹理论都强调大众社会中个人的孤立,从未将社会因素视为重要因素。但是本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大众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两级传播虽是本研究意外的发现,回顾起来,竟是该研究最伟大的贡献”。四.论述题(14分)2010年3月7日上午,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国二招”宾馆,湖北省代表团开放团组讨论,大批记者涌入。开放会议结束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进入贵宾厅接受央视《小撒探会》节目的专访。节目录制中,各路记者皆在等候。专访结束后,湖北团召开新闻发布会,李鸿忠出席。此间记者的提问,大多是关于湖北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省长李鸿忠则主谈湖北各种优势、发展势头良好等等。11时21分左右,发布会临近尾声,工作人员正欲送省长离开,《人民日报》下属的《京华时报》女记者刘杰提了最后一个问题:“您对邓玉娇案怎么看?”李鸿忠脸色顿时阴沉,离场。在场的其他记者对此没做什么反应。两分钟后,李鸿忠折返回来,直问刘杰:“你是哪里的?”刘回答:“啊?”李又问:“你是哪里的,请问你是哪里的?”刘杰回答:“啊?人民日报的…”话音未落,李鸿忠接着说:“人民日报…你怎么老纠缠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要给你们社长讲,是不是,对不对?”李鸿忠一把拿下了刘杰的录音笔,随后径直走向电梯。众记者当场无言,女记者刘杰红了眼圈……3月7日下午,有湖北代表团工作人员将录音笔还给了女记者刘杰,但未表示任何歉意。3月10日上午,记者又赶到湖北团,终于找到了李鸿忠省长,单刀直入采访了“录音笔”事件。在将近1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李省长语调温和,对记者的每个问题都耐心倾听。他一再强调自己对媒体的态度是开放的。“比如那天小撒(撒贝宁)采访我的时候,好几个其他报社的记者让我转个身照相,我就把身体转过来,让他们照公共关系学作业15个够。我们就是要创造条件给记者采访。”李省长举例说。当记者问到是否需要向女记者道歉时,旁边有一位记者打断:“这个问题怎么能问呢?”但李鸿忠并未受影响,而是继续回答提问。李鸿忠:我觉得不涉及道歉记者:网上盛传你与京华时报记者发生了冲突,您能谈一下吗?李鸿忠:我请教她“您是哪个新闻单位的”,她说她是《人民日报》的。我就又问她:“你是《人民日报》的吗?”她就支支吾吾没再答了。后来我们得知她不是《人民日报》的,是《京华时报》的。不过《京华时报》也没关系,我觉得每个媒体都有采访啊、新闻监督的权利,这都很正常。我觉得就理直气壮地说《京华时报》就好了,没什么问题。记者:舆论好像集中在女记者的录音笔上。李鸿忠:这个是因为她没有痛快讲(她的单位),可能她觉得自己是《京华时报》的却说是《人民日报》的,不太好吧。我们就担心她是不是其他单位的,不是记者,就把录音笔拿去看看了,看看是什么内容。记者:您觉得政府和人大代表应该怎样面对媒体?李鸿忠:我2004年的时候刚到深圳(时任深圳市市长,编者注)时就说过,新闻媒体有“三光”作用。第一,就是要阳光。总理讲,权力要在阳光之下运作,什么东西亮在阳光之下,就一清二楚。第二个是目光,群众的目光,人民的目光,这也是监督的一部分。第三个,是激光。用激光做手术不出血,容易治病,创伤面又小,舆论监督是改正问题、纠正错误的好办法。我当时概括的“三光”作用就是要高度重视媒体。我认为新闻舆论的监督和人大法律监督、人民政协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一样,都是必须的。记者:网络上一边倒地觉得记者受了委屈?李鸿忠:我觉得她应该更开朗一些,大大方方的。记者:您觉得她也有错?李鸿忠:我也不认为什么有错,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互相理解。记者:许多网民要求您向记者道歉,您怎么想?李鸿忠:唔……我觉得也不要太讲这个。其实认识一个人也不是光是某一个方面的。有一些误解,不要紧。记者:您觉得不用道歉?李鸿忠:(略微激动)我觉得不涉及道歉。大家的目标都是为了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党政工作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媒体也很辛苦,为社会的公平正义鼓与呼,鞭挞社会的不良现象。有的时候,有一些误解啊,像传递信息不很全面啊,我看也不用(道歉),慢慢就好了。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刚
本文标题:公共关系学作业1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9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