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针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英语教育的案例分析
针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英语教育的案例分析摘要随班就读指在普通教育的普通班中吸收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在我国现有随班就读学生中,智力障碍儿童占比将近一半多。(1)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指的是:智商70~55分(以韦氏智力测验为例),同时具有轻度的社会适应障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2)本文通过轻度智力障碍学生案例分析,寻求如何通过英语教育培养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自信心、文化意识以及提高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关键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英语教育一、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及意义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在校残疾儿童41.74万人,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的残疾儿童为25.93万人,占在校残疾儿童的62.12%。而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智障儿童有600万以上。(3)这么庞大的数字表明仅靠特殊学校的教育不能满足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该法第五十一条(一)规定:“拒绝接受具有接收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学校要承担法律责任。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随班就读可以让特殊儿童从自己狭小的天地里回到普通社会中来,和同龄孩子接受同等的教育有利于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发展。二、案例:轻度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小芳:女、15岁、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7)。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随班就读。2015年9月正常入学进入我校初中学习。我在初二第一学期接手小芳,成为她的英语老师。刚开始接手小芳的时候她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漫画。要求她把书拿出来,跟着课堂走,她会不情愿地按照我的指令做做样子。由于不了解情况,我对她的要求和其他孩子一样,导致产生抵触情绪。通过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到该生适应能力轻度低下,智力障碍导致英语课长期不能融入课堂,我们课上讲什么根本听不懂。她的班主任介绍了她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婚,跟着父亲生活,但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去世,妈妈再婚,无力抚养,只能在经济上给一些补助,目前跟着奶奶生活,每周靠姑姑送点吃的维持生活。日常交流、活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能力都接近正常儿童。而且通过观察小芳发现,她的书包整理的非常整齐,平时在英语课上喜欢做一些手工。如果今天她负责擦黑板,她会把黑板擦得特别干净。对班级的事物也特别热心,主动将学习用具借给其他没带齐用具的学生。据该生家长介绍:她喜欢做小点心,自己上网找材料,找做法,而且打算初中以后专门学习西点制作。通过班主任介绍、与家长沟通,和她进行访谈以及日常有意识地观察,我发现小芳非常渴望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同时由于与周围正常同龄学生沟通、交流有障碍,所以她基本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可喜的是虽然孤独,虽然生活艰难,虽然有时也遇到一些冷漠的对待,但她的世界还是充满欢乐的。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英语课对于她来说要给她什么?什么才是她英语课的收获?我认为英语课应该给她多一些自信,多一些她世界以外色彩,并且帮助她学会和同龄人沟通,并且让同学们认可她。三、特殊教育方案实施1、写一手漂亮的英文字,建立自信。很明显小芳的英语学习只有小学1、2年级的水平,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也不可能支持她跟上现有的英语学习。但针对她愿意安静做事,而且她以后如果要学习西点制作的话也需要写漂亮的英文字。于是我让她按照字帖抄写英文单词。并让她写中文意思。坚持一段时间后,开始抄写句子。每天让她把她认为最美的一篇字教给我,我会在一段时间里把漂亮的字帖到班里。2、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学习英语,开阔视野班里有一项作业是用移动端的一款APP,来进行人机对话,帮助学生开口讲英语。但对于小芳来说,每次留的作业对她来说很难完成,所以她每次都不做作业。于是我在APP中单独给她留作业,这样她同样可以得到分数。开始我担心小芳不会操作APP,或者家里没有wifi,没想到她专门找了一家奶茶店,利用店里免费的wifi下载了APP并找到了班级,按照我布置的作业做了第一次网上作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她获得了积分,为此我专门在班里表扬了她。从此,每周的网上作业他都努力完成。在每周的听力测试中,小芳的成绩一直都可以保持在50-65之间。3、通过监督同学学会与人沟通小芳非常渴望和同伴交流,但由于客观原因,她很难与同龄人交流。于是我让小芳帮助我督促班里一名同学读、背单词。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慢慢让同学接受她,也让她有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她还主动帮助判听写作业,为班里做了很多事情。4、用更多的爱心爱随班就读的学生小芳总是在课上看漫画,对英语没兴趣,也听不懂。我就不厌其烦的与她沟通,帮她找到找到她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读单词反复读,一遍又一遍读,上课时,我多用期待的目光去关注她;下课时,和聊一聊她感兴趣的东西。有了进步给予奖励,为班里做了事情就大力表扬。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最重要的是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孩子那幼小稚嫩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享受和煦阳光的沐浴。同时小芳的遭遇也温暖着我,让我感觉更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呵护她。小芳要的不多,其实一个笑脸,一朵小红花,一句表扬,一句问候都是她小世界里的阳光。面对她的渴望,我没有熟视无睹,更没有嗤之以鼻,而是用爱心,用真挚的爱尽力去满足她小小的渴望,想办法调动她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她自强。比如每次听力考试完我都不忘专门拉住小芳说一句:今天的听力考试不错,快及格了,加油。或者:今天的听力考试真棒,及格了!下次我还想看到这样的表现。看到她擦黑板认真的样子,我会马上说:小芳擦的黑板最干净,一看就是会干活的!四、结论的确,爱的渴望带给孩子们的是快乐、是信心、是进步。接纳、激励、符合个性发展的措施、课堂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这些可以帮助随班就读的孩子更好的融入正常儿童的环境。真正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达到随班就读的目的。通过对小芳近一年的接触,我特别同意一位特教老师的看法(6):教育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把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位学生,而他们回馈给我们的,一定是一片金色满园的芬芳。我虽然不是专业的特教教师,但我们一样要传递真情,用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帮助这些随班就读的孩子更好的成长,让他们能够被周围的同学接受,能够获得更多地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近一年的接触和教育,小芳在英语能力上有了一些收获(见附表),同时收获了自信,接触了不同文化,学着与同龄人交往,并在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每次小芳看到我都笑眯眯地和我聊天,还经常主动帮老师、同学和班级做事情。看着她的笑脸,感觉就像一缕阳光洒在心里。我们一点点的帮助,换来的是特殊孩子回报给我们的幸福感!附表:小芳英语学业能力描述(八年级)语言技能目标优势听1.能听懂简单问候语,并作出简单回应;2.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的教师指令和简单的提问,并做出适当反应;3.能识别简单对话中的关键单词;说1.能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2.能简单介绍自己个人情况和基本家庭信息;3.能拼读5个字母以内的简单单词;4.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歌谣或小诗,唱一些英文歌曲;读1.能认读所学的简单单词;2.能借助图片等辅助资源掌握相关话题的简单文章的大意;写1.能写出简单句子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2.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3.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完成简单的邀请卡和问候卡等卡片;劣势听1等。24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5应。6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7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说1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4单描述一件事情。5能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6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7曲。8说1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4单描述一件事情。5能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6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7曲。8写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3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4参考文献(1)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研究赵玉(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2)浅谈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百度文库)(3)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百度文库)(4)《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四结合》(5)《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四个需要》(6)《特殊教育——爱的事业》长治县特殊教育学校王舒婷
本文标题:针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英语教育的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1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