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连续使用单独的条件刺激而不采用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那么条件刺激会逐渐减弱,直至完全不出现的现象叫条件反射的消退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对心血管活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血管紧张素的主要作用——升高血压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研究健康人及动物的各种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局部组织或细胞不依赖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自身对刺激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液态镶嵌模型: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支架,其中镶嵌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单纯扩散:指一些小的脂溶性物质依靠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方式。易化扩散:某些物质能够依靠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受体:指细胞拥有的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蛋白质大分子。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PCD)细胞保护:细胞对于各种有害因素的适应能力,称为细胞保护。阈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上刺激:大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阈下刺激:小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或组织、细胞的兴奋,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生物电现象:一个活的细胞无论是它处于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是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其中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霍奇金学派的离子学说:生物电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对化学离子的严格选择性的通透性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极化:—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去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逐渐减小的过程。复极化:—膜电位去极化后逐步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超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高于静息电位的状态。超射:膜由原来的-70mv去极化到0mv,进而变化到20~40mv,去极化超过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终板电位:冲动传导到突触前终末时,在极短时间内,差不多同时有200-300个囊泡同时破裂,其中的Ach被释放,经过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结果导致终膜出现远较微终板电位大得多的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终板电位。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有效刺激时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兴奋—收缩耦联:把从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肌膜发生兴奋,与肌原纤维中的肌丝活动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基本电节律:有节律地反复进行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活动叫基本电节律。脑-肠肽:胃肠激素中的许多激素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所以,也将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称为脑-肠肽(Brain-gutpeptide)。容受性舒张:是由咀嚼和吞咽活动反射引起的,胃底部和胃体部的平滑肌发生舒张,从而增大了胃容量。随着吞咽动作陆续发生。蠕动:是由胃的中部和上方起始,朝向幽门环形推进的收缩。食物到达幽门窦后,主要在该处受到挤压、研磨、粉碎。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种持续微弱的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它有助于保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并使胃内具有一定的压力。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胃的紧张性收缩逐渐加强,胃内压增大,促使胃液渗入食物,以及协助运送食物入十二指肠。饥饿性收缩:胃排空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强烈性收缩。嗳气:瘤胃中气体部分通过食管向外排出的过程反刍(rumination):指反刍动物将没有充分咀嚼而咽入瘤胃内的饲料经浸泡软化和一定时间的发酵后,在休息时返回口腔再仔细咀嚼的特殊消化活动。自稳态:内环境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使机体能够对外环境的约束而进行正常的活动,生理学者把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之为“自稳态”血液凝固: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或血凝。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抗凝系统:血液中存在着一些抗凝物质,通常把这些抗凝物质统称为抗凝系统。血液循环:机体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方向循环往复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心率(heartrate):单位时间的心动周期数。为心搏频率的简称,以每分钟心搏次数(次/min)为单位。心音(heartsound):心脏在泵血过程中由于瓣膜、动脉管壁、心肌等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自动节律性:组织细胞能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叫做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的组织或细胞。传导性:心肌细胞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能够沿着细胞膜传播的特性。期前收缩(prematuresystole)或额外收缩:在心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和下次节律兴奋传来之前,给予心肌一次额外的刺激,则可引发心肌一次提前的收缩。代偿性间歇(compensatorypause):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常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流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静水压)正值:血浆滤出——组织液负值:组织液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完成物质交换(回收率90%)。减压神经:兔的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纤维自成一束,与迷走神经伴行,称为减压神经.呼吸:机体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胸膜腔:胸膜有两层,即紧贴于肺表面的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壁层。两层胸膜形成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肺泡: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的半球状含气小囊泡,其外表紧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气体进出肺泡所经历的结构被称为呼吸膜。肺泡表面张力:在液体与气体的交界面上,由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而产生的能够引起液体表面收缩的张力。肋间外肌:位于相邻两肋骨之间,起于前一根肋骨后缘,止于后一肋骨的前缘。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内面。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呼吸类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呼吸频率:一分钟内呼或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呼吸暂停: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吸气: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平和吸气:肺内压低于大气压2-3mmHg。呼气:肺内压大于大气压。平和呼气:肺内压约高于大气压2-3mmHg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引起的吸气抑制反射称肺牵张反射,又称黑—伯二氏反射(Hering-Beruerreflex)能量代谢: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氧热价呼吸商:生理学上把机体在单位时间内CO2排出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为0.71如果测得的呼吸商接近于1,则体内氧化利用的主要物质是糖;如果呼吸商接近0.71,则氧化利用的主要物质是脂肪。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恒定的维持有赖于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1)体表温度: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机体表层的温度,又称表层温度。(2)体核温度:包括心、肺、脑和腹部器官等机体深部的温度,又称深部温度。体核温度比体表温度高,且比较稳定.排泄:是指动物体将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多余物质、进入体内的药物或毒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近球小体:又称肾小球旁器,由近球细胞、系膜细胞和致密斑构成。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腔内,形成的滤过液称为原尿。髓质高渗梯度的保持有赖于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某些特殊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传递给相应靶细胞以调节其生理功能的过程。激素:由体内某些细胞产生的特殊有机物质,被释放到细胞外,通过扩散或血液循环输送到另一类细胞,从而调节这些细胞的代谢活动,这类物质称为激素。脑:是按对侧支配的原则来发挥功能的。左右脑还有各自侧重,左脑—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艺术思维。脑神经:12对,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和运动、喜怒哀乐表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脊神经:31对,支配躯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植物性神经:内脏神经,分布于血管、腺体。心跳、呼吸、消化活动都受它的调节。双极神经元:从胞体相对的两端各伸出一支突起,一支为轴突,另一支为树突。视网膜和嗅粘膜中的感觉神经元为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具有一支轴突和多支树突。大脑皮质、小脑皮质、脊髓灰质等中的神经元属于此类。突触传递: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神经递质:指是指突触前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号物质。反射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某一特定生理机能的神经细胞群及其突触联系的综合体。动力定型:在一系列有规律的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结合的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强化而形成的一套有规律的条件反射,叫做动力定型。牵张反射:屈肌或伸肌,当其被牵张时,肌肉内的肌梭就受到刺激,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后,引起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反射性收缩,从而解除被牵拉状态。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经常保持某种程度的持续性收缩状态的生理过程。屈肌反射:以伤害性刺激施与一侧后肢的下部,就可引起该肢屈曲。对侧伸肌反射:如果刺激很强,除本侧肢体发生屈曲外,同时引起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翻正反射:动物摔倒时,自行翻转起立,恢复正常站立姿势,叫做翻正反射。锥体系统:由大脑皮质发出并经延髓锥体而后行至脊髓的传导束。锥体外系统:皮质下某些核团有后行通路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由于其通路在延髓锥体之外,故叫锥体外系统。二、填空:研究方法:离体实验、在体实验、慢性实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长与生殖。机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第一信使:激素和神经递质。第二信使:CAMP和CGMP。心脏壁:是由心内膜、心肌、心外膜组成。心脏功能:循环功能、内分泌功能(分泌心钠素、生物活性多肽)工作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不具自律性、心房(室)肌细胞。自律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几乎没有收缩功能、P细胞和浦肯野氏细胞。肌肉的生理功能:运动、交换、平衡、产热。肌肉的分类:平滑肌、心肌、骨骼肌。易化扩散特点:1.特异性2.饱和现象3.竞争抑制主动转运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转运、耗能。神经-肌肉接点的特征:1.突触前膜2.突触间隙3.终板4.突触后膜神经-肌肉之间兴奋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2.突触延搁3.高敏感性骨骼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2.传导性3.收缩性骨骼肌的物理特性:展性、弹性、粘性骨骼肌的类型:红肌、白肌采食量的短期调节:1.胃的充满;2.血糖水平3.某些胃肠激素;4.消化产物(糖、氨基酸、脂肪酸)吞咽过程分三期分别是口腔期、咽期、食道期。唾液的生理功能:洁净口腔、杀菌、湿润口腔、饲料、溶解可溶性物质、幼畜含脂肪分解酶,分解乳脂、维持pH、调节体温、含淀粉酶、反刍动物尿素再循环,减少氮的损失。胃的主要功能:接受功能;储存功能;分泌功能;消化功能;运输及其排出功能。血浆功能:运输功能、营养功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缓冲功能、免疫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参与凝血、参与止血、纤维蛋白溶解、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心室收缩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室收缩力、静脉回流血量、心率。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血管的组成:弹性贮器血管、分配血管、阻力血管、交换血管、容量血管。造成血压的因
本文标题: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2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