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绪论学习主要内容及要点一、人体生理功能的概述人体生理功能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机理、意义以及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等。二、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调查研究。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和慢性实验两大类,是生理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在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这三个水平上进行的。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一)新陈代谢是指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包括两个过程:①人体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新的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称做合成代谢;②人体不断分解自身旧的物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并把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称为物质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产生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二)兴奋性人体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1.刺激与反应(1)刺激:能引起人体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刺激按其性质可分为:①物理刺激②化学刺激③生物性刺激④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构成的刺激。(2)反应:接受刺激后,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功能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刺激要引起人体或组织产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刺激强度,②刺激作用的时间,③强度-时间变化率。(3)阈值:单位时间内,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其可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则称为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都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而单个阈下刺激则不能引起组织的反应。(4)可兴奋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明显,生理学中习惯上将这些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2.兴奋与抑制(1)兴奋:是指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由静息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2)抑制:是指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状态,或活动由强减弱。兴奋与抑制是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人体接受刺激后究竟发生兴奋还是抑制,主要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以及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三)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男性和女性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产生子代个体的功能称为生殖。四、人体与环境(一)人体的外环境外环境是指整个人体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体能够根据外部情况来调整内部关系的生理特性,称为适应性。(二)人体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其主要作用有:①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理化条件,确保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②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同时接纳细胞代谢的终产物。2.体液:体液是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约占体重的60%。体液的分布及其作用如表1。表1全身体液的分布和作用3.稳态: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五、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意义及特点见(表2)。表2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方式及特点体液的分布占体重(%)生理作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其中组织液血浆4020155是进行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是人体的内环境,其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沟通内、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环节调节方式作用生理意义特点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生理人体主要的调节方式作用迅速、短暂而精确六、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中,根据反馈信息的作用不同,将其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见表3)。表3正、负反馈的比较测试练习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兴奋性3.阈值4.内环境5.稳态6.适应性7.反射8.反馈二、填空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和。2.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和。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它是由、、、、五个部分组成。4.新陈代谢包括和两个过程。5.反应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和。6.可兴奋组织包括、和。7.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其与兴奋性呈关系。8.刺激引起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和。体液调节(全身性)(局部性)自身调节功能的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组织器官,从而调节其生理活动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借组织液扩散,影响邻近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代谢、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基本功能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协助维持生理功能的稳态作用缓慢、广泛、持久作用范围较局限调节幅度较小,影响范围小,灵敏度较低方式作用生理作用负反馈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9.反射分为和两大类。10.根据反馈信息的作用不同,将反馈分为和。四、选择题1.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新的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称为A.新陈代谢B.合成代谢C.能量代谢D.异化作用E.以上都不是2.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A.兴奋性B.新陈代谢C.适应性D.生殖E.反馈作用3.刺激是指能引起细胞产生反应的()变化A.体液B.内环境C.外环境D.内外环境E.新陈代谢4.某组织的阈值越大,说明其A.兴奋性越高B.兴奋程度越低C.兴奋程度越高D.兴奋性越低E.没有兴奋性5.人体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血浆C.体液D.血液E.细胞外液6.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赖于A.神经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正反馈作用E.负反馈作用7.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有A.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C.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的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和物质浓度保持相对稳定E.细胞的代谢和外环境的因素对内环境的稳态没有影响8.能比较迅速反映人体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尿液D.淋巴液E.细胞内液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作用E.负反馈作用10.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方式最重要的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适应性E.正反馈作用11.在生理学实验中,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下列何种现象消失A.反应B.抑制C.兴奋性D.兴奋E.反射12.关于非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有A.先天固有的B.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C.数量有限D.有固定的反射弧E.人类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初级神经活动13.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大量饮水引起尿量增多B.炎热环境下出汗C.看到橘子分泌唾液D.咀嚼食物引起唾液分泌E.寒冷刺激引起皮肤血管收缩14.关于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B.负反馈是可逆的C.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最为常见D.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E.一旦发动就迅速加强,直至完成15.下列生理过程哪些是属于负反馈A.排尿B.排便C.分娩D.血液凝固E.动脉血压相对稳定五、简答题或论述题1.何谓人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2.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3.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它们在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调节中,各有何生理意义?4.在临床护理中,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要求做到“两快一慢”(快速进针,快速拔针,缓慢推药),请用所学知识予以解释第四单元呼吸功能学习主要内容及要点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全过程由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和组织换气四个环节组成。肺通气与肺换气称为外呼吸,组织换气称为内呼吸。呼吸的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以确保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1.肺通气的动力肺泡与外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舒缩活动引起的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1)呼吸运动:是指由于呼吸肌的舒缩而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呼吸运动根据呼吸深度不同分为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参与平静呼吸的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外肌,在用力呼吸时,还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如肋间内肌、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胸大肌等。根据引起呼吸运动的主要肌群不同,呼吸也可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2)肺内压和胸内压:1)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约1~2mmHg;呼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约1~2mmHg。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2)胸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生理状态为负压。胸膜腔是由胸膜脏层和壁层形成的密闭腔隙,有两种力量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一是使肺泡扩张的肺内压;二是使肺泡缩小的肺回缩力。故胸膜腔内压力实际上是这两种相反方向力的代数和,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因此,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若将大气压作为零,则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可见,胸膜腔负压是由肺回缩力所形成的。吸气时肺回缩力增大,胸内负压增大,呼气时,胸内负压减小。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①使肺维持扩张状态,并使肺能随胸廓运动而运动。②降低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内压力,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2.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力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弹性阻力是指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所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包括肺泡表面张力(2/3)和肺弹性纤维的回缩力(1/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脂蛋白混合物,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其生理意义:①降低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张,②防止肺水肿的发生,③维持肺泡的稳定性。肺弹性阻力的大小可用顺应性来度量。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顺应性与弹力阻力成反变关系。非弹力阻力指的是弹力阻力以外的阻力,包括气道阻力、粘滞阻力和惯性阻力。气道阻力和气道口径的4次方成反变关系。呼吸道平滑肌的舒缩是影响气道口径大小的主要因素,而呼吸道平滑肌又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3.肺容量及肺通气量肺容量指的是肺容纳的气体量。包括:潮气量、吸补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用力呼气量能反映肺通气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肺总量是肺容纳的最大气量,等于肺活量+余气量之和。肺通气量包括:每分钟通气量与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二、呼吸气体的交换呼吸气体的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的O2和CO2的交换过程。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1.肺换气指的是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当静脉血流经肺时,由于肺泡Po2高于静脉血的Po2,肺泡气Pco2低于静脉血的Pco2。因此,O2由肺泡向血液扩散,CO2由血液向肺泡扩散,结果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肺换气主要受气体分压差、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及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2.组织换气指的是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交换的结果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和CO2的运输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1.氧的运输物理溶解约占血液运输O2总量的1.5%。O2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Hb)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形式约占血液运输O2总量的98.5%。2.二氧化碳的运输物理溶解约占血液运输CO2总量的5%。结合成碳酸氢盐形式的约占CO2运输总量88%,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约占运输总量的7%。四、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
本文标题:人体生理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2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