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伏来旺同志在全区文化统战工作会上的讲话
伏来旺同志在全区文化统战工作会上的讲话作研讨会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五种享受,一是大自然的陶醉,二是文化氛围的熏陶,三是大好来势的鼓舞,四是奋发向上精神的激励,五是盛情款待的感动。六大收获,一是我们领略了内蒙古神奇秀丽的风光,增强了热爱内蒙古的情感。二是感悟到了草原文化的厚重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增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责任感。三是看到了东部四盟市的发展、进步,特别是科学发展的思维和观念,增强了改革开放的信念。比如呼伦贝尔,提出了“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这样的发展思路,非常贴切。有四个退,退耕、退牧、退小、退伐。发展的思路是“点状布局、集约发展”。一个地区领导人在头脑当中增加了美丽的概念,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一个质的飞跃。兴安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三色四季”的概念。三色是指绿色、银色、红色,四季指春、夏、秋、冬。我区农村研究经济往往把冬季放弃了,他们在研究利用冬天白色雪景开发项目,夏天搞绿色,文化搞红色,因为新中国第一个红色的少数民族自治的政权在乌兰浩特诞生。比如科尔沁,借助历史,打了几张王牌,孝庄园、僧格林沁、嘎达梅林。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对一个地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赤峰,这个地方有一个红褐色的山头,蒙语叫“乌兰哈达”,以此为中心的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800个古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有中华第一村、中华第一龙。虽然这个地方地形不怎么样,两山(大兴安岭余脉和燕山)相夹,两沙(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相交,两河(老哈河和希拉穆伦河)相汇,当地称为七山二沙一分田,听起来不起眼,但它是一个自然风光绮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独特地区。提出了符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和打造文化品牌的思路。四是体会到四个盟市对统战工作的重视、对文化统战事业的支持。五是各盟市的同志加深了友谊、增强了了解、交流了经验,在行进中形成了共识。这个共识是在感性与理性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六是加深了对文化统战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过去我们对文化统战的认识比较浅薄,实际上文化统战意义非常重大。一、对文化统战的理解一是对文化的理解。文化本身有大文化、小文化之分。大,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小,即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前不久,许嘉璐副委员长来我区谈到文化时,把文化分为三个层级:一是表层文化,二是中层文化,三是底层文化。表层文化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文化,所有的东西都可看作文化,这是人类最易感知的文化。物质本身不是文化,但“去取好恶”赋予在上面就是文化。比如穿衣吃饭,衣服本身不是文化,喜欢穿这件不喜欢穿那件便成了文化,馒头米饭不是文化,把它做成这样那样的造型,赋予各地的风味,便成了饮食文化,这是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包括制度、风俗、礼仪、法律、宗教、艺术等等。底层文化是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文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文化现象。老百姓常把你说得对、坐得正、站得直说成有文化;做了错事,说了错话,站得不正,说你没有文化。博物馆里的东西,最初只是一物,有的有使用价值,而当它失去了使用价值,闲置一旁,年代久远了便成了文化。蒸汽机火车头,用的时候不叫文化,摆在博物馆里便成了文化。我们现在搞书法绘画,毛笔成了文化。随着电脑的使用,将来铅笔、钢笔也会成为文化。所以并不是文化部门研究的那部分叫文化,生活中所有部分都包含有文化的概念。二是对统战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于1922年提出了“联合战线”,因为当时我们党的力量弱小,要立志推倒“三座大山”,自感力量不足,需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到1939年毛泽东主席对其进行了理论的升华,总结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把“统一战线”排在了“三大法宝”的第一位,他用通俗的话解释为“把我们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对的人搞的少少的”。在此基础上,理论上提出了“大团结、大联合”的口号,政治上提出了建立“四个阶级”的联盟,之后逐步变成“三者联盟”,到现在的“四者联盟”。从理论层面上分析,统一战线是一个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矛盾统一体。没有一致性,不可能有统一战线,而没有多样性则没有必要建立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理念是“和而不同”,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统一战线的价值取向是“和衷共济”,统一战线追求的目标是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政通人和,包括世界和平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服务经济、和谐社会,推进民主、维护统一。统一战线的具体任务是:处理好“五大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是通过协商达到政治目标的统一;通过交友扩大政治力量;通过人格的魅力引领方向,因此要求统战干部做到“人格、人缘、形象”三好。三是对文化统战的理解。统一战线最初是从政治层面上提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战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工作这个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的工作是围绕经济发展来研究、操作的;随着“四个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和谐世界”的提出,“文化统战”工作理所当然的应该提升到一定的平台上来。因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出现了四个特点: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这些新特点告诉我们,统一战线正由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化、社会领域拓展,我们的工作也要随之拓展,跟上形势和任务。内蒙古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维持稳定、促进和谐更加显得重要。因此我们把文化统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来进行研究和考虑。文化统战研究什么?就是研究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合作、民族的团结、宗教的和顺、国内各阶层的和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挖掘五大关系中团结、统一、合作、和睦、相融的文化内涵,研究文化与统战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寻求处理好五大关系的历史文化渊源,为文化大区建设做贡献,为构建和谐内蒙古做贡献。二、文化统战研究的课题文化统战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是文化的凝聚作用。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凝聚的方法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方式,而文化是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更能产生效应的方法。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研究中原文化多、研究边塞文化少;研究民族的敌视、排斥、对立、冲突、战争多,而研究合作、团结、相融少,这个历史的空白应由统一战线来填补。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大的文化题目,就是大团结、大联合文化。回顾历史,中国国土的开发、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传承,使各民族走到一起来了。西周的大一统观念,为我们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秦汉废掉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为我们大一统建立了制度;隋唐收获了十六国民族融合的成果,激发了民族统一的生机,出现了民族开放和文化繁荣;到了元明清,营造了统一国家的局面,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版图,也奠定了现在的民族分布格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过程当中,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化是中国统一的凝固剂。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之辩,辩文化多、辩种族少。比如英国人,把英格兰辩为二分之一血统或四分之一血统,而中国人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的。比如忽必烈到中原称帝,也效仿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录取进士1100人,当时有1万蒙古人参加考试,录取了300人,这样就把蒙古人融进了华夏文化中,我们说汉族是多数,是因为包容了不少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也包容了不少民族。文化是中国统一的凝固剂,而且团结、和睦、相融是各个民族历史传承和发展的主流,尽管有好多矛盾、冲突、战争,那好比哥们儿弟兄打架。唯其如是,中国才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现在讲“三个离不开”,不是现在离不开,过去就离不开,历史上就离不开,只要我们找到了渊源,就找到了它的凝固作用。文化统战研究的第二个课题就是“三支文化源流”的问题。内蒙古文化界最早提出了“三支文化源流”,即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前不久许嘉璐副委员长来内蒙古讲到了草原文化问题。他认为,草原文化就是以游牧生产生活为主要基础的文化,草原文化的宝贵之处在于它的特征,主要是粗犷、豪放、自由、率直、热爱大自然,他特别谈到了蒙元文化的问题,认为蒙古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贝,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嘉璐先生说,“人们在谈到中国历史时只提到汉代、唐代开放,其实宋代、元代是很开放的。在宋代,在开封有波斯人的居住区,波斯人在朝廷可以做到四品官。元代更是这样,八思巴是藏族人,让他做国师,制造蒙古文字,马可波罗可以自由进出蒙古朝廷。蒙古文化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形成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保护、抢救、保存、利用、弘扬和传承这些宝贵财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三支文化源流,我自己的体会是,必须要按照多元一体的思维来研究这三支文化源流。首先,要承认中华民族文化包括草原文化。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多元和一体的统一,有“多元”无“一体”,会一盘散沙,有“一体”无“多元”,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就不会丰富多彩。如果我们既坚持多元,又坚持一体,那么这样的文化就是健康的、良性的。从统一战线的角度,要讲三个“离不开”,一是政治上离不开,二是经济上离不开,三是文化上离不开。文化统战研究的第三个课题是理清文化的脉络,更好地促进和谐。脉络非常重要。有一首历代朝歌,“汤尧禹舜夏商周,春秋战国慢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短短四十二个字,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概述的非常清晰。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是老子和孔子,孔子是儒家学说的祖师爷,老子是道家学说的祖师爷,这两位文化巨匠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先河。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维护礼乐制度,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和“仁、义、礼、智、信”,他一生为了这种理念到处奔波、游说,曾请教过老子,老子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长”,或称“档案馆长”、“文史馆长”,是非常有学问的。史书上有句话,“孔子适周问礼”,但是怎么去的,问了些什么,书上没有记载,后代有人推测,主要是孔子的主张希望得到老子的认可与支持。但是老子坚持的观点是崇尚自然、顺应自然,顺应历史潮流,救不了的,也不要去救,两个人很可能没有谈拢,但凭着他们的修养是不会吵架的。因此,一席交谈之后,老子还是老子,孔子还是孔子,故而才有了两支文化源流的产生。老子晚年的时候,自动辞官,按照自己的思维向西走,回归自然。走到函谷关,碰到守将尹喜,尹喜要求老子必须写一篇文章方可出关,于是老子一晚上写出了五千多字的文章,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德经》。现在,《道德经》在全世界著作排行第二位,第一位是《圣经》,古今中外,世界十大作家,老子排第一位。其次说到诸子百家与稷下学宫。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是儒家、道家、法家的后代人物,他们传承了老子、孔子学说。我们知道山东,一座泰山这边是鲁国、那边是齐国,齐国创立了稷下学宫,把天下的有识之士招募而来,成立了一个文化的团体,也叫智囊库,是一个不治而议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供当时各个国家的国王选用。当时齐国最崇尚的是老子学说,但是尊崇儒学的荀子是学宫的执掌者,荀子的学生是韩非子,韩非子作为法家在学术上是对立的,而在学宫内各个学派又和谐相处,延续了130多年,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把这个机构裁消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个学宫是主阵地之一。第三是屈原和《诗经》。《诗经》共300多首,分为风、雅、颂,流传最多的是风。《诗经》没有作者,大概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直到屈原作了《离骚》,才有了作者。去年把纪念屈原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使我感悟到,这是对文化及文人的崇尚。第四,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从20岁开始周游列国。到23岁的时候,大概是当了汉武帝的秘书,随同汉武帝走了多半个中国。26岁的时候来过内蒙古五原县。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说错一句话,遭到了腐刑,坐牢三年,但是奇迹般地在出狱后又升为中书令。46岁完成《史记》。司马迁最了不起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才能写出史记,中国所有
本文标题:伏来旺同志在全区文化统战工作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2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