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战略优化设计案例
案例一:人力资源战略优化设计案例——南方出版集团人力资源战略1.2.1集团简介南方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是2000年9月在省新闻出版局所属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出版集团。2004年9月与省新闻出版局彻底实行政企分开。改制重组后,集团现辖16家子公司:拟上市股份公司1家,投资公司1家,都市日报1家,五星级酒店1家。后勤管理服务公司1家,房地产开发公司1家,高新科技企业3家,重组改制后分业务板块新设资产管理公司4家,清算待注销的公司3家。改制重组后,集团的出版传媒主业资产和负债全部注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南方传媒”已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2亿元,现下辖17家全资子(分)公司,其中出版企业8家、租型出版机构1个、传媒经营公司1家、动漫期刊公司1个、新闻门户网站1个、发行企业3家、印刷企业1家、物资供应企业1家。2007年集团成功跻身首届全国优秀文化企业前30强、列全国出版发行业第三位。2008年集团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4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如图1.3所示。1.2.2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至2009年3月1日止,集团共有员工16906名(不含劳务派遣、临时工),其中在岗员工7646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21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5人),大学本科学历1720人,大专学历2452人,中专、高中毕业生2593人,高中以下662人。在岗员工中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449名,占在岗总人数的18.95%。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9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0.57%;具有中级职称的66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4.90%;具有初级职称的48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2.90%。总的来说,高学历人才偏少,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只占8.56%,本科学历只占47.79%。整个集团员工55岁以上的18.7%,其中没有初级职称的占23.87%。考虑到集团发展战略目标,一定程度上凸现后备管理人才储备不足。股东大会审计部监事会董事会董事长董秘总裁大项目部集团运营管理中心总裁办集团财务中心集团产业群武汉聚农通事业部投资管理中心青岛融佳事业部苏州迪隆事业部研发管理中心武汉金桥事业部中山达华广州圣地事业部成都达宏事业部南昌优码创达事业部北京慧通事业部上海达如事业部福建新东网事业部北京达华融域事业部图达华智能组织结构团印刷、发行与出版三个关键环节是集团公司的主业。集团公司三大主业员工共5699人,占全体在岗员工的74.54%。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共829人,占全体在岗员工的10.84%,占全集团专业技术人员的57.21%。集团公司三大主业(印刷、发行与出版)员工学历和职称分布结构情况如表1.2。表1.2集团员工在印刷、发行与出版环节的分布情况环节在岗人数专业技术人数学历职称本科以上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高级中级初级印刷1534107712701831010111670比例(%)6.984.6317.611.9365.840.721.044.56发行35634926531513185121288236168比例(%)13.8118.3342.465.1934.022.476.624.72出版514240477949229912813比例(%)39.8779.2415.611.53.6516.4521.262.16注:比例计算以在岗人员为基数。总之,集团现有人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在集团内部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于总部和出版环节,其他板块则失衡。(2)总部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均衡,但平均年龄偏大,不利于集团长远发展,应尽快改善年龄结构,争取逐步年轻化。(3)三大主业人力资源现状存在较大问题。出版环节作为集团的主业环节,其学历、职称、岗位结构均不合理。高学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行政管理人员比例过多。印刷环节虽然以一线操作为主,但目前低学历层次、低职称层次反映出印刷环节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先进的设备与较低素质员工之间的矛盾,以及熟练技工的缺乏,影响了先进设备作用的发挥,对于提升印刷一线效能是巨大的阻碍。发行环节的人员结构更差,高学历或高职称人员太少,管理人员比例过高,将严重影响发行环节的效率和效益,不能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4)集团整体人才数量基本满足战略发展要求,但分布不均衡、存在结构性短缺。一般编辑策划、一般管理、党务管理、出版人才内部供需基本达到平衡,一线工人、书报发行员工内部供大于求,外部人才市场也基本供过于求。主业领域内策划编辑、新媒体新技术人才、国际人才、法律人才、战略研究人才、刊社领军人才内部严重短缺。未来10年,由于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出版市场,并伴随着文化产业改革的深化,外部专业性出版人才市场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出版人才的争夺将更为激烈,寻求人才的难度更大,成熟的出版人才流动性也将大大提高。酒店、高科技产业在内的其他产业领域内的服务员、生产人员、一般营销员工内部供大于求,外部市场也容易获取,但技术创新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特别是酒店业管理人才)、投资人才等内部严重短缺,外部供给不足。1.2.3集团发展战略集团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其战略环境及自身的优、劣势,认为良好的宏观发展形势、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是当前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但也面临着不利形势,主要包括: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出版业进入膨胀性衰退阶段,外界资本纷纷涌人,行业竟争趋于白热化,新介质出版物显示极强的替代性,出版业面临深刻的转型变革,国家对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政策的调整。所有这些给出版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最终以分析为基础确定了集团的发展愿景、目标和经营战略。1.发展愿景集团确定的发展愿景表述为“以积累文化、传承文明、回报社会为己任,以‘我们提供阅读’为主要诉求,牢牢把握建设国内一流内容提供商的发展定位,统筹运用产品经营、品牌运营、资本运作等发展手段,努力创造服务价值,把集团建设成为机制灵活、主业突出、效益显著、国内一流的大型传媒产业集团”。2.发展目标集团的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主要经济目标、分业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继续大力实施“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即以纸媒体(图书、报刊)出版为主业,以网络及其他新介质媒体和包括酒店、高科技产业在内的其他产业为“两翼”,以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源配置为手段,继续巩固和扩大传统产业优势,积极培育和拓展“两翼”新的产业集群,努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集知识资源的采集、整理、加工、印制、传播、销售、物资供应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构建全面渗透、立体交叉、梯级发展、面向未来的现代传媒产业体系,强化并增进集团在全国文化传媒市场的优势地位。2)主要经济目标公司的主要经济目标为:至第五年年末,力争实现销售收人100亿元,利润5亿元,总资产达到80亿元。三大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6%、15%、6%。现有指标与五年末指标对比如表1.3。表1.3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单位:亿元2009年2014年销售收入57.77100利润2.495总资产59.78803)分业发展目标(1)传统纸质图书出版、印制、发行等产业至未来第五年年末,形成1套科目完整的全国性中小学新课标教材、1套体现课程改革最新理念的科目完整的全国性新课标教辅,1个教材教辅全国性销售网络;打造20个文化出版工程、15个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图书品牌、5~10种畅销图书、1个外销图书系列;打造1个全品种印务中心,1个第三方物流中心和1个覆盖城乡的出版文化用品连锁经营网络。力争至第五年年末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利润4亿元。(2)报刊、网站及其他新介质媒体产业培育4家地区性日报或全国性专业报、4种全国性品牌期刊;锻造一个有影响力的电子音像品牌;打造1个新闻网站,1个全国最大的中文图书出版发行网站、2个网络增值服务平台。第五年年末实现销售收人15亿元,利润0.6亿元。(3)酒店、高科技及其他产业培育1个具备优质资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1个全新科技产业园,1个具有品牌实力的房地产板块和1个信誉优良的物业管理板块。第五年年末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利润0.4亿元。3.战略发展思路为了实现发展愿景和目标,集团离不开战略的有力支持。为此,集团提出了品牌战略、跨地域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人才支撑战略、资本运营战略等实施战略。1)品牌战略在逐步提高集约化程度的过程中,对出版社的资本、规模、品牌、功能、效益进行重新规范和组合,努力打破均衡发展和只生不灭的不合理状态,通过分化、兼并、重组,使出版资源和出版生产要素向优势出版社相对集中,进一步提高优势出版社的市场竞争能力,打造5家全国知名的品牌大社;重点培育品牌期刊,对读者喜爱、有影响力的优秀期刊,加大向省外、国外市场拓展的力度,着力探索版权输出;利用各种媒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推出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2)跨地域发展战略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积极参与出版行业的重组和整合,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同时,借助建立战略联盟、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积极向周边省市辐射、渗透,进一步拓展重点业务的市场空间,实施跨地域经营:一是在北京、上海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建立如报刊经营、选题策划、网站运行等机构;二是实现出版物零售、批发业务跨省经营。3)“走出去”战略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汉语出版物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出版物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集团欲探索“华文出版物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第一,以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出版介绍中华文化的出版物,并在世界各地发行。第二,与国外一些有实力的出版公司进行合作、合资,筹备组建合资公司。年份指标第三,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研究世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理,策划出版满足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产品。第四,积极和国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推出相关出版物。第五,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发展以数字出版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新经济”,将触角延伸至国际市场。4)人才支撑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开发理念,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才队伍,疏通引才渠道,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两大人才序列,建立人才储备库。通过科学设计岗位管理与绩效考评机制,建立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打造优秀人才成长平台。5)资本运营战略盘活现有资产,适度剥离不良或无效资产,将资金等资源投向出版主业和相关延伸产业。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疏通融资渠道,优化产权结构,推动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条件成熟时,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乘数效应,实现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1.2.4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及各模块分析1.内外部环境SWOT分析1)机会(1)国内高等教育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可开发人力资源。自1998年以来,经过10余年的连续扩招,国内高等教育为出版业培养了大量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出版专业后备人才,国内管理学专业的发展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懂经营、会管理、能策划的后备管理人才。他们普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应付信息手段多元化步伐加快,网络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有声读物等新形式不断涌现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培养新型人才、开拓新业务市场具有很大潜力。(2)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立将为集团招聘到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外部人力资源奠定基础。按新闻出版总署部署,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是:2009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地方和高校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的改制任务,2010年底前将全面完成中央各部门(单位)出版单位的转制任务;3年内完成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任务;在3到5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3到5年内在全国形成六七家区域性出版物发行集团公司。跨区域并购重组将成“重头戏”。这种购并风潮将为本集团提供丰富的具有工作经验的外部人力资源。(3)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培育完善人才市场,人才的合理流动将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配置效率提高。国内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的效率提高,为集团吸引国内出版业人才提供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战略优化设计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2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