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准则经济论文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现状与建议
会计准则经济论文: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现状与建议【摘要】阐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涵义,并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现状;建议一、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涵义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对已有会计惯例的选择(会计政策的初始选择)以及会计准则的执行者对已有会计标准的选择(会计政策的剩余选择),会通过会计报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影响社会中经济利益的分配及经济资源的配置。不管有效证券市场理论含义如何,即使会计政策不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量,这些政策选择看来对财务报告的各种使用者也是具有经济后果。只要公司对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作充分的披露,市场便会敏感表现。由于会计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盈余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影响公司的价值。如果这些影响是负面,并且许多投资者受到影响,这些投资者就会向其政治代表施加压力,结果政治家也会对会计政策及其制定机构产生关注,使会计准则制定呈现出政治化。二、我国对准则经济后果关注现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无疑也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未充分考虑,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代表性(1)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改革至今,公有制以外的经济成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壮大,成为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没有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显然有失偏颇。(2)就国有企业的代表性而言,财政部可视为契约中的委托方。契约中的代理方—企业经理人员的利益却未给予考虑,经理人员是作为最直接的影响对象,也有自己的利益需要保护。经理人员又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准则对会计处理程序的技术性影响与改革需要最具有发言权,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理应有经理人员的代表。2.会计准则制定程序(1)公开性不足。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遵循了充分公开的原则,制定的全过程都处于摄像机的监控之下,我国的准则制定过程则较为隐蔽,准则制定计划不公开,不利于充分吸收各利益团体的意见,影响了会计准则的实用性,已发布的会计准则陆续修订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民主性不强。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最后投票表决制度,即5:2表决制,并且每一份准则都有表决情况的具体说明,准则后面附有投反对票的委员们的反对意见。相比之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核心小组成员由财政部会计司领导和有关处室的负责人组成,年度会计准则制定计划的理想要报部领导批准,会计准则的发布与否取决于核心小组和会计司领导。我国目前已经出台的具体准则,基本上与证券市场的危机有关,属“就火式”,使准则出台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导致准则未能反复公开征询意见,影响了准则的质量。(3)参与意识差。西方各国的企业界积极参与、干涉准则的制定,利益驱动是其深层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私有化程度高,会计准则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和筹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所有者财富的增长,会采取一切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准则的制定过程主动地进行干预。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企业利益的最终承受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具体个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游说会计准则制定的利益驱动。三、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建议1.增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广泛代表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代表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其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单一,即由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仅仅代表了政府机构以及给予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势必使会计准则产生侧重于国有资本而忽视其他利益主体的特点,不利于建立各种成份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为了维护各方利益,在准则制订中一定要有各方利益的代表,使公有制经济与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利益代表都有权利参加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2.提高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这种政府部门制定的会计准则在权威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个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准则制定机构成员大多是政府官员,使会计准则的中立性、公平性受到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间会计团体的不断壮大,可以考虑采取“以政府为主、政府有关部门与民间机构共同制定”的方式。3.加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虽然设有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作为听取社会各界对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提供建议的渠道,但其人数和代表性尚有欠缺,收集的意见代表性不够全面。另外,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不足,反馈回来的处理意见也不公开,广大实务界对准则制定的了解仍然较少,未能充分体现各方利益要求。4.加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过程一方面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是一种由多方利益集团参与的博弈过程,要使其博弈充分,需要有强烈的博弈动因,完善的博弈机制来表现制定过程的决策民主主体;另一方面会计准则的演进又是多次博弈的结果。一轮博弈结束后,会计准则便达到了暂时的纳什均衡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迁,旧的准则规范又不能涵盖新的会计业务或发现漏洞,会再次引起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其结果是达到新的纳什均衡。这样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会计准则就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公认程度日益提高,纳什均衡点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最终趋向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5.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用的研究方法目前,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般包括经济学法、伦理法、事项法、社会学法等。对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应该采用经济学法,即从会计信息披露具有经济后果这种观念出发,确定会计信息应达到的目标,然后据此推导出会计实务中要素定义、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规范研究缺乏较为准确的统计验证,许多研究结论证据不够充分。实证研究,就是确认假设,以事实、具体的资料以及由观察数据产生的相关关系等为对象,经过实验而求得近似正确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在规范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证研究可能是对规范理论的否定,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也可能是对规范理论的充实和完善。实证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多个决策者就决策后果作出预测和提出证明。实证会计研究以事实数据验证为基础,弥补了规范研究的不足,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可大大提高结论的可靠性。6.加强我国准则制定机构与证券部门的协调、合作与交流证券市场在我国发挥着筹资、定价、资源配置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功能。上市公司必须对其经营情况进行批露,更容易看到新出台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对他们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的合作与交流,吸收中国证监会一流的专家参与到准则制定过程中来。7.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发展情况会计国际化会影响企业、政府、员工、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经济资源配置,即会计国际化具有影响国内各经济主体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加强会计监管、防范会计风险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必须紧跟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步伐,遵循“向国际惯例靠拢”的方针,制定和实施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以防范会计国际化带来的经济后果。参考文献[1]周守华.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张俊瑞.论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其经济影响[J].当代财经.1999(9)[3]高志英.浅议经济后果观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J].经济师.2005(2)[4]张一贞,郭箭.经济后果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本文标题:会计准则经济论文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现状与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3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