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人教版高中历史经济部分经典题目解析五
人教版高中历史经济部分经典题目解析(五)1.明政府最初规定日本进贡刀的数量不能超3000把,但日本进贡数量持续增加到9900多把,最多一次达到37000多把。原因就在利润丰厚:明朝给每把日本刀的出价是日本本土售价的5到7倍。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体制B.明朝官营手工业衰落C.科举出身官员不懂经济D.日本刀做工极其精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明朝对外贸易方式的准确认识,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原因就在利润丰厚”。明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朝贡贸易即贡赐贸易,周边各国向中原王朝帝王进贡,中原王朝帝王回赐。这种贡赐关系并不是明朝首创,中国古已有之。明初实行海禁,严禁民间私人贸易,在明朝开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外贸易基本上限定在“朝贡”贸易的框架之内进行。周边各国为了保持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就采用了这一办法。而明朝皇帝为了维护“天朝上国”的面子,往往厚赐进贡者,所以周边各国也乐此不疲。【解答】解:A.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体制:根据分析可知题干所述史实为明朝实行的朝贡贸易体制,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故A正确;B.明朝官营手工业衰落:从日本为赚取利润增加进贡刀的数量这一现象中并不能看出明朝官营手工业的衰落,故B错误;C.科举出身官员不懂经济:材料中未体现出科举出身官员不懂经济这一点,故C错误;D.日本刀做工极其精良:日本刀做工精良只是次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A。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个阶段中国举借外债的主要用途、背景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史实的准确把握,回答时应密切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题干中共列举了三个时期:清朝末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解答】解:第一个时期1853年—1911年,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第二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战争,继而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南京国民政府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三个时期1979年—1991年,这一时期中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故答案为:①清朝末期主要用途:外债主要用于偿还战争赔款。背景:此阶段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数额巨大。影响:西方列强利用外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要用途:外债主要用于抵御日本侵略。背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危亡境地。影响:有利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③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用途:外债用于发展经济,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部门。背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影响: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3.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扩至东盟所有国家,人民币跨境投资已开始试水,部分国家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①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②增加纸币的职能,扩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流通量③增强中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贸易顺差④降低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为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浪潮所采取的措施。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解答】解:①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根据分析可知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故①正确;②增加纸币的职能,扩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流通量:材料中未提及“纸币”,故②错误;③增强中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贸易顺差:材料中未提及“中国产品”,故③错误。④降低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汇率风险将大大降低,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故④正确。故选A,①④符合题意。4.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何时?代表是什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我国的瓷器制造史上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解答】解:“南青”,指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时期开始,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故答案为:“南青北白”形成于唐代,代表是越窑青瓷、邢窑白瓷。5.东汉仲长统的《昌言》中提到当时农田的平均产量,大致为“亩收三斛”,大约合每亩产粟281市斤。这一数字较《汉书·食货志》所说的每年亩产一石半的情形,显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东汉粮食亩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农耕技术的进步B耕地面积增加C统治者的重视D江南经济开发步伐加快【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时期农耕技术的发展,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东汉”、“亩产量”、“主要原因”。东汉时期,牛耕进一步在全国普及,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这种先进的耕作技术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解答】解:A农耕技术的进步:由分析可知,东汉时农耕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一牛挽犁,有利于粮食亩产量的增加,故A正确;B耕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是总产量提高的原因,而不是亩产量提高的原因,故B错误;C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的重视是重要原因,但其作用低于农耕技术的提高,故C错误;D江南经济开发步伐加快:D项说法不符合东汉的史实,故D错误。故选A。6.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英国曾颁布禁止熟练工人移民和机器出口的法令。这种做法反映了英国()A.同别国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B.已经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方针D.企图垄断先进的生产技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为打造“世界工厂”所采取的措施,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禁止熟练工人移民和机器出口”。【解答】解:A.同别国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题干中未提及争夺殖民地的信息,故A错误;B.已经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故B错误;C.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方针:禁止熟练工人移民和机器出口不代表禁止对外贸易,C说法以偏概全,故C错误;D.企图垄断先进的生产技术:禁止熟练工人移民和机器出口意味着英国想要垄断先进的生产技术,故D正确。故选D。7.改革开放中,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对基本史实的把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国策。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0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答】解: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分析可知,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190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故A正确;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由分析可知,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故B错误;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分析可知,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故C错误;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由分析可知,沿海开放城市要早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故D错误。故选A。8.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在何时实行?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分析】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此后,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或者说“重本弃末”、“强本弱末”,都是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商鞅变法最早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故最早实行于战国时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9.下列关于1952年我国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财政经济有了根本好转B.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C.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起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解答】解:A.国家财政经济有了根本好转: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的严峻形势。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失业众多。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央采取了平定物价、统一财经以及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有了根本好转,故A正确;B.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49-1952三年经济恢复期中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故B正确;C.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国家财政经济有了根本好转,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改善,故C正确;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起来: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D错误。故选D。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经济部分经典题目解析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7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