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2.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3.人文地理学传统: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传统4.发展过程(近代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1)德国:拉采尔(为人类地理学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地理环境决定论引入者)、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创始人),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区位理论学派),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2)法国:白兰士(创立人地相关学派)、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3)英国:麦金德、罗士培,在区域划分、土地利用调查方面影响大。(4)美国: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巴罗斯的人类生态学、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的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5)俄国:经济地理学大发展,取代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弱。5.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和社会作用:(1)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6.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三层:中心地区、外围区、边缘区)功能文化区: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a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协调论)b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2(5)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景观——地球表层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自然景观、人文/文化景观(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7.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结果)、人地关系论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8.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经验主义(归纳)、实证主义(演绎)、人本主义(人的主观性)、结构主义方法论(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1.人口发展(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2.人口与地理环境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在人类形成的漫长历史时期,人类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强烈影响,在体质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白种人皮肤浅、鼻子狭长,黑种人皮肤黑鼻子宽,黄色人种皮肤黄中等鼻型)。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常用的生产工具、人口迁移、异族通婚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减轻了被迫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3.人种(划分标志)人种/种族——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生物学范畴,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划分种族的标志(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等4.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反映一定区域内男女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年龄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构成与出生、死亡、迁移等过程有关)、文化程度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民族结构5.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人口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各地区人口密度因地貌差异而变化。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提供可能性,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影响会变小)、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6.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点的行为(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大部分是短距离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具有阶段性——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具有迁移性——短距离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迁移的主要方向从农业地区向工商业中心,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3--迁移距离越长,移民人数就越少--具体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等--城乡人口迁移的理论:推力-吸力理论--农村的推力包括:农村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中不断增加的成本、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就业不足现象等。--城市的吸力包括: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可能。7.民族8.中国人口地理(一)东密西疏的基本格局(二)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三)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中国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滞留时间较长,而且越来越长已完成人口流动家庭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开始迈向第三阶段仍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但中西部吸引力在加强主要面临着社会和谐和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和二代农民工的问题。第三部分聚落与城市地理1.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基本概念:人口集中的过程、城市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a.城市化阶段:形式城市化(外延)——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城市化(内涵)——城市生活方式、文化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b.城市化测度——主要指标法(通过几个最具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性,而且便于统计分析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市化水平)土地利用指标:用土地利用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一定时间内非城市性地域转变为城市性地域的比率。人口指标:用人口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c.城市化进程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城心地区(立体发展)、中间市区(动态性)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的扩展、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劳动、土地商品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网络化4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d.城市化机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2.城市地域结构(1)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a.从防卫出发而选择区位:利用河流方面(巴黎、重庆)、利用海洋方面(半岛、岛与内港,天津的大沽口)、制高点和隘口(希腊雅典的卫城)b.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吸引范围和服务范围):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河流沿岸(修运河)、河口处(长江口的上海、珠江口的广州)2)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世界上20位最大城市,有14个位于沿海地区3)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发展(2)城市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与城市、地形与城市(平原地区)、气候与城市(温带地区)水资源与城市(地面水、地下水、跨区域的引水、再生水,污水排放)、城市的生物环境3.城市体系(1)城市体系及其等级结构城市体系/系统——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这些城市在体系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等的交换。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系统的大小层序及职能作用的规律配置。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存在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它们按规模和职能有规律地排列和组合。(2)城市体系等级规律a.位序-规模律——一个城市的规模与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的关系所存在的规律b.金字塔规律——用图表示出来的城市数量随规模级而变动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规模小的城市等级城镇数量越多。c.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大部分城市人口,而且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4、聚落的起源与发展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工厂、房屋、道路、广场等)聚落的类型:通常是按经济活动/职能和空间形态两大属性来划分聚落功能居住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聚落分类城市、集镇(过渡)、乡村5、城市景观和感知城市景观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城市建筑高度著名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与特征城市格局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形成的风格5城市感知城市景观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并不相同1.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活动范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城市的接触面不同等,会对城市产生各自不同的印象2.感知的城市景观(即印象)主要由路、界、节点、区和路标构成3.规划应用:研究这些景观和感知之间的关系,会对改进城市建设起重要作用6、中心地理论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层次越高,服务的覆盖范围越大,维持其服务水平所需的门槛服务需求也越大第四部分农业的发展与布局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理论(1)重要作用:a、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b、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c、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d、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e、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f、农业是出口物质的重要来源;g、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2)主要理论a.解决栽培植物的起源问题,目的在于寻找植物资源和建立基因库,以培育更多有价值的农作物。b.大起源中心c.大基因中心概念,将瓦维洛夫确立的8个起源中心扩大到12个d.人口压力模式与宴享模式e.最佳觅食模式2.农业景观(1)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a.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b.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2)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P153.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劳动工具特点主要类型原始农业(出现——奴隶社会)体力石头和木棍简单铁制工具对土地进行轮作,“刀耕火种”热带地区还保留传统农业(奴隶社会——产业革命前)体力为主、畜力和简单机械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连续耕种中国传统农业、欧洲中世纪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美国殖民农业;旱作农业、水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期末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7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