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民政协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人民政协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央党校李君如(2011年11月重庆)要掌握人民政协理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有必要把人民政协放到中国民主政治的体系中去考察,放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中去理解。这里,我就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人民政协”为题,讲五个问题,同大家做一个交流。一、民主政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研究中国的民主政治与人民政协,首先要认识到,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我们都知道,自秦始皇实行帝制以来,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政治制度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政治文化,是由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地理环境等多种原因决定的。这一政治制度,不仅在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具有进步的历史地位,而且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史上也为中华民族的辉煌发展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是,这一制度发展到它的颠峰时期,由于封建社会自身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这就是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所描写的历史过程。具体地讲,就是“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从颠峰往下走了。而这个时候,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紧接着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工业革命起来了。在这么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1840年鸦片战争,其结果对于中国来讲必定是一场悲剧。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过程中,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救亡和发展,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华民族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为了救亡和发展,中国的志士仁人先是认为中国的危机是物质文明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结果还是在1894年至1895年中国同日本的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这以后,中国的志士仁人认为中国的危机是政治制度的危机,转向学习西方的代议制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发动戊戌变法,结果在封建势力的扼杀下这场变法也遭到彻底失败。伴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困惑也不断加深,于是“革命”成了时代的新潮流。特别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实行多党制、内阁制、共和制的中华民国。但是,这样的历史性巨变刚使国人兴奋起来,政权就落到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又陷入了连年内战和动乱之中。人们曾经以为可以救亡、并能够使中国发展起来的种种措施,经过尝试都失败了,这使人们的困惑进一步加深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是科学技术的危机,也是政治制度的危机,但更为深刻的是文化的危机,中国的救亡和发展仅仅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还不行,还要有一个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人权”、“民主”、“科学”这些发源于西方的概念,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文化危机引进中国的。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这一段历史,就是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维护这一制度的封建主义文化被民主主义大潮冲击的历史。这一段历史,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一,这是中国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专制主义矛盾的必然结果。第二,这是中华民族内部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各个民族与满清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这也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过程中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人民矛盾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和民主政治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讲历史的必然,讲的是历史大趋势。从具体的历史进程来讲,民主政治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因为,辛亥革命虽然为中国的民主和进步打开了闸门,但完全意义上的民主政治进程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开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也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为了在中国建立和完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下,进行了三场革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改造把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但是,由于我们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缺乏经验,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破坏民主的错误。这就迫使我们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进行改革开放,开始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不仅包括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包括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邓小平就已经明确,“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创造性地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也明确地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包括“高度民主”的要求。根据这样的战略构想,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在持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力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了一幅美好的图景。二、统一战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由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可以注意到,它同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及其政治发展特点的反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结构就“简单化”了,即:“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是,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结构始终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特点。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深入地细致地分析过这个问题。因此,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各个时期阶级变动的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政治态度变动状况,包括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变动状况,建立起能够最大多数地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把这种阶级变动状况,称为是“规律”。他以这种规律性的认识为基础,把“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起,称为“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在这三大法宝中,“党的建设”是驾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法宝;“武装斗争”是对付敌人反革命武装的法宝:而“统一战线”是团结最大多数革命力量同敌人斗争的法宝,因此在革命胜利后就会立即转化为执政建国和兴国的法宝。这是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点。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及其形式都是从统一战线发展而来的。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从统一战线发展而来的。毛泽东说得很明白:“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尽管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的今天,人民民主专政已经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四大阶级为“人民”的人民民主专政,但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基础。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更是统一战线的制度化体现。它是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伴随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由非制度化的阶级和政党的统一战线,发展为制度化的阶级和政党的统一战线过程中形成的。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统一战线已经不是阶级的统一战线,而是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各个民主党派也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就是这样的统一战线的制度化体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也是由统一战线发展而来的。按照中国共产党1928年发表的“五一口号”的设想,是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新中国。后来因为革命形势快速发展,只能先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建国,等条件成熟后再通过普选人民代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因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直到1954年才在北京召开。在这一经济、政治急剧变化过程中,在党外民主人士中出现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民主党派是否有利;另一类是,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后,人民政协是否还要继续存在?如果还要存在,它的性质是什么?他的任务是什么?针对这些思想认识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说明。关于人民代表大会问题,毛泽东说:“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仍将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统一战线的政府,它对全国人民都有利的。”1953夏天,中共中央统战部还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统一战线组织问题和民主党派人士安排问题。因此,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也是由统一战线发展而来的。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样是在全面考虑了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特点和统一战线的要求,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因此,我常常说不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就不懂得中国政治。只有懂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才能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前几年我在美国交流的时候,他们问:“你们为什么不实行多党制?”我的回答是,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我给他们讲了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发展的历史。1945年,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反对外敌入侵过程中赢得的第一场全民族的胜利,中国人民第一次享受到了民族解放的喜悦。中国人民期盼能够在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和统一的新国家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认为建立民主政权的条件成熟了,提出了“联合政府”的建国方案。而且明确提出可以先由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民主党派一起组成一个临时联合政府,待条件成熟后举行大选。这时,中国国民党逆民主潮流而动,提出所谓“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支军队”的专制主义建国方案。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美国政府并没有支持我们的民主建国方案,而是支持国民党的专制主义建国方案,并且出巨资支持国民党政府打内战,企图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结果,不到三年时间,失去民心的国民党就在战场上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就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也是建立一个统一战线的政权,但是国民党已经不可能进入新政权了。这样就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政治制度。我讲这段历史,除了介绍一点基本情况外,同时要说明一个问题,即人类可以设计各种制度,但不能主观随意地选择制度。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种合力推动下形成的,其中包括了他们美国的因素。他们在那个时候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政府主张,现在又要我们实行多党制,但历史有个路径依赖的问题,不可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任何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制度,决非主观可以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政治特点,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特点所决定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我们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研究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社
本文标题:人民政协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8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