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体育教学论(自学指导用书)王章明内容提要:寻找理论话语构建思维框架设计课堂处方课程目标: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如何评价前言——体育教学论的由来高师院校的学生,都学过一门公共课程《教育学》,或《学与教的心理学》。十年前的教育学课程,大而无当,基本上统摄了学校教育所有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青团、班主任、制度与管理,教育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等。理论的范畴越空旷,抽象程度越高,操作应用性就越弱。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学术理论的发展及教学实践的需要,陆续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新的学科:教学论、学习论与课程论。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的一门学科。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教是影响学生学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学生不用教也能学,即使教师在教,倘若学生不予以注意或准备不足,教也不一定导致学。学习是学习论或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是教学理论、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前者主要研究“怎样学”的问题,后者主要研究“怎么教”的问题。随着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科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时代召唤着学科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大量的教改实验,使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教学论不断走向成熟。如果说教学论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教学主张,那么学科教学论抽象出的是特殊性的教学理论。体育教学论,就是构建一种解释框架,提供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定或处方。《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它比《学校体育学》更专门与具体,比《中学教材与教法》更宽泛与抽象。它一头连接《教学论》的理论脉系,一头关注体育教改的实践发展,是演绎“应该”与归纳“可能”的桥梁。——本书的问题框架与主要内容本书相对地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寻找教学的理论话语;第二部分:构建学科的思维框架;第三部分:探讨课堂的教学处方。其主要内容如下:何谓教学教学系统理论教学过程话教学模式语体育教学思想纵横规律原理原则思维框架目标内容手段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课堂处方课堂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教学风格——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知道《体育教学论》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未来方向。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尤其是体育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策略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学会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技术,如目标的叙写、活动程式的构建、直观化的呈示行为、活动指导策略、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等。0教学理论的基本话语每一门学科理论形成,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基本话语,如基本概念(词汇)。如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客观与主客、实践和运动等;社会学中的个体和群体、角色和社会、分层与变迁、社会控制等;心理学中的性格与气质、兴趣与动机、感觉与知觉、记忆与遗忘等;都有自己的逻辑架构,如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家庭、社区、民族;知、情、意、行等。教学论的基本概念是,教学、教学系统、教学过程等。1.1何谓教学作为普通名词的“教学”,用词源学作分析,它的基本语义是: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授汉教学即教学生语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英语国家,涉及教学所对应的单词有;teach(教、教导)英learn(学、学习)instruct(教导)语美国教育学家(Smith,B.O.)把英语国家对教学的涵义的讨论作了整理,归纳为五类:描述式:教学是传授知识或技能(Teachingisimpartingknowledgeorskills)成功式:将教学作为成功(Teachingassuccess)意向式:将教学作为一种意向活动(Intentionalactivity)规范式:将教学法作为规范性活动(Normativebehavior)教学是一项教师依照学生的心智(mind)、理性(reason)和判断(judgement),遵循某些道德准则,友善对待学生的问题以及为学生理解作出探索的活动科学式:应该是个命题组合定义,由若干个可辨别的和可操作的,同时精确而不致产生歧义的一组句子所构成。A=df(b,c,…)英国两位教授认为,称之为教学,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教师有目的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图;——说明或表达一些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认知方式。教学的规定性定义:——教、教学经常是通用的;——教与学在理性思维中是可分的;——教的行为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教学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行为即探究行为。1、2教学系统(教学过程的静态分析)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包含着多种要素及要素间的组合。只有知道各要素的特性与作用,对它们进行合理的组合,才能取得最隹的教学效果。——系统: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要素之间的组合性,即整体功能在于部分功能之和。——教学的构成要素:二因素论:教师与学生;三因素论:教师、学生和教材;四因素论: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条件;多因素论:教师、学生、教材、手段、评价以及环境。——教学系统:它是由人(教师、学生)和物(教材、教具)构成的信息传递的能力发展的活动系统;它是一种特殊系统,既不同于机器系统和人机系统,又不同于人际关系系统。——教学系统的特点:对象性:它是客观存在的,可作为观察、处理、研究的对象;社会性: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与大系统各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开放性:它始终要与其它系统保持动态的联系;动态性:人流、物流、信息流,循环周期,抗干扰,延时性与后效应。——教学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动机激发;知识转化;学习调控;人格影响。——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中的基本活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师生间的基本关系:认识论上的“主客体关系”与社会学上的“人际关系”。知识点:主体——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有目的的承担者;客体——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主观性),活动的主体只能是人,只有自主地进行活动的人才是主体;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它事物。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互为规定,主体是活动的主导,客体对主体具有制约性。——师生主客体关系的表现形态: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师中心论”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学生双重地位说”教师与学生装都是主体——“平行主体、复合主体、主体间性”——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指师生在交往活动中形成并在交往活动中遵循的“人—人”的关系。相对于主客体关系的特点:直接性双向的强烈的交互性情感性人际关系的教学功能:教学活动发生的前提;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影响学校风气的重要因素;满足师生情感需要的前提。——师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专制型从教师的领导方式看,可分为民主型放任型链型Y型依李威特的小团体交往模式理论,可分为轮型环型全渠道型1、3教学过程(教学系统的动态分析)教学过程的阶段模式:教学要素的运动,形成了教学过程的阶段,又有人称之为环节或结构。夸美纽斯:感觉记忆理解判断赫尔巴特: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克伯屈:创造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行计划评价成果罗杰斯:确定情境探索问题发展洞察计划决策整理统合吴立岗:进入准备激发动机组织内容实施策略操作练习调整反馈教学过程的本质: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1、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ModelofTeaching)一词最初由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1972年他们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系统介绍了望22种教学模式,并用较为规范的形式进行分类和阐述,以设法一系列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教学模式——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教学策略;评价。教学模式,推上,有理论基础,推下,有操作程序,它处于理论与应用的中介。理论模式(模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由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教学模式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1、5我国体育教学思想历史考察体育教学作为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重要一环,它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直接受系统目标的制约,考察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轨迹,是厘清体育教学思想的前提。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性质、方向、目标的认识或看法,主要体现在政策性的指导思想上、人们的观念上与学术研究的理论形态上。——1840年—1910年:军国民主义教育的体育思想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尚武精神”背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器物层面上的引进普通体操、器械体操、兵式体操、游戏。特征:以爱国激情为立论基础,依附教育思想,重视身体训练培养军人精神。——1910年—1949年:自然体育思想美国的威廉士,1927年,《体育原理》,自然体育思想,经“麦克乐”传入中国。1933年,方万邦,吴蕴瑞等,《体育原理》先后出版。自然体育思想的特征:科学理论依据——机能心理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基于“本体论”的教育化与生活化的观点;推崇自然活动,否定非自然活动。30年代以后,学校体育思想异常活跃,除自然体育思想外,还有体育军事化思想和弘扬传统体育(武术)的主张。——1950年—1965年:学习凯洛夫,主智主义,强调“三基”。认为掌握三基与增强体质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注重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大革命十年:略——20世纪80年代以后:思想观点百家争鸣:体育课教学主目标的争论学校体育功能、目标的讨论(多功能的危害)育人为本还是育体为本?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79—86密度负荷期87—92韵律心理期93——个性特征期体质教育论快乐体育论素质个性论林笑峰包遵信毛振明真义体育会、汗、笑成功、主动、乐学生理层身心层身心群层活动能力、技能兴趣、动机、能力健康、育人2、体育教学的思维框架人的任何行为或活动,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引,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其行为方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导向。张洪潭博士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离开人的认识,规律也就无从可谈。人将主观认知的客观规律完整地表述出来,便形成原理;任何原理,都是人对规律的感悟结果之提炼。原理主观地反映了客观规律,但认识过程却并非以此为终点,为遵循规律而行事,人又为自己制订出相应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就是原则,原则的立论即反映规律与原理之间的认知转换。”要形成《体育教学论》的分析框架与解释框架,必须从规律、原理与原则说起。2、1规律、原理与原则起码应该认识的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体育教学受社会发展的条件和需要的制约,体育教学的目的内容与手段,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现代社会特征:数字化、知识经济、快节奏高竞争、娱乐健康;教育发展理念: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健康第一;体育运动领域:奥运争光、全民健身;——认识事物的规律:生动的直观抽象的思维具体的实践——生理学规律:动作技能的形成、人体机能变化规律、适应性规律;——心理学规律: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兴趣动机、能力意志;——社会学规律:社会化、群际关系、舆论控制;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粗糙的提炼)——体育课堂“小社会”原理新授课中“粗线条”原理活动比赛“或然性”原理教学组织“流水线”原理教学行为“精与象”原理分组练习“我和你”原理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健身育心原则(目标、手段)精讲多练原则(讲解、示范)直观优美原则(队型、场器)重在参与原则(组织、练习)形式多样原则(要求、活动)兴趣快乐原则(氛围、素材)2、2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我们的劳作为了什么?拿什么奉献给学生?凭什么说学生已学有所得?这三个内在关联的追问,就构成了分析、选择、操作的思维平台。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手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框图表示:目标教学目的应然状态:一种理想内容培养目标目标课程目标实然
本文标题:体育教学论自学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8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