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民日报刊发时评文章集萃
1人民日报刊发时评文章集萃领导干部练“腿功”只有领导干部作表率,才能带领党员群众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那么,领导干部创先争优如何作表率呢?笔者以为,应该从练好“腿功”入手。所谓“腿功”,就是领导干部甩开腿往基层跑的功夫。“腿功”好的领导干部,会经常下到企业和学校,走进农村和社区,走到群众中间去,听一听群众的心声,看一看生产一线的情况,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解决一些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一些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毋庸讳言,当前在一些机关中,个别领导干部的“腿功”比较差,经常“宅”在办公室里,忙于开会、应酬、迎来送往和一些俗务,疏于下基层,不习惯从一线收集真实、新鲜、全面的第一手信息。领导干部必须练好“腿功”。而要想练好“腿功”,就应该主动把腿从办公室里解放出来,从空调屋子里解放出来,从听汇报看材料中解放出来,把服务和工作的关口不断下移,不断前移;要把身心沉在基层,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提高把握大局、破解难题的能力;要深入实际,细致认真调研,了解更多实际情况,问计于基层和群众,打好分析解剖2问题的基础;要针对当前实际作出正确决策,凝聚起促进科学发展的合力。“腿功”不好练,但扎实的“腿功”是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的前提,也是党员群众的一致期待,更是创先争优的内在要求。想在创先争优中作表率的领导干部,请先踏踏实实把“腿功”练起来。感受两个“不一样”每一名党员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过程,其实是学习的过程,是行动的过程。能否有所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要看是否能够感受到两个“不一样”。自己要有不一样的感觉。开展创先争优,就是要比以前更优秀、更积极、更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一名党员必须认识到,在这次活动中,要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加努力地干好岗位上的工作,更加出色地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对于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再任其存在,必须痛下决心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有这种强烈的不同于以往的自觉意识,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对党员自我产生作用。如果和以前的感觉没有两样,总觉得这次活动不过是那么回事,则说明我们首先没有把自己调动起来,需要反省,提起注意。3要感受到群众对我们有不一样的看法。创先争优,是全体党员向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每一名党员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我们迟迟不动、了无起色,或者说得好听而做得差劲,或者只为哗众取宠而不为踏实干事,群众一定会对我们失望,不做反应。相反,如果我们学习比以前更刻苦更虚心,工作比以前更勤奋更有成效,服务群众更诚心更热情,遵纪守法更严格更自觉,作风上更正派更优良,群众一定会对我们刮目相看。把群众的“牢骚”当“补药”近日,和几位干部朋友聊天,他们说:“现在有的群众看哪个干部都不顺眼,找茬说你坏话。”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多怨,怨发于心,言出于口。对待群众的意见和牢骚,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闻之则怒,视言者为“刁民”,必欲惩之而后快;一种是闻之则喜、或闻之则忧,然后从民之怨言讽语牢骚中体察出群众的情绪和思想,查找出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或不足,并努力改正,化被动为主动。群众发“牢骚”,除个别人态度比较偏激外,一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面对牢骚,干部应该有雅量,个别群众文化程度偏低,有时候说的话看似有点刻薄,实则像一面镜子,折射出4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你以宽厚之心待人,就会使彼此具有更多的信任。可以使磨擦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但可以改善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也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干部对待群众的牢骚要善于听。听牢骚话是体察民情,了解群众呼声的好形式。牢骚抱怨是群众的第一信号,一些问题在萌芽状态时,一般不大,也不难解决,作为基层干部要听了不发火,认真听,慢慢品,可以从中知道群众在想什么,要求干什么,可以将自己的心与群众贴得更紧,更好地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牢骚话常常有一点特殊的辣味,但反映的正是我们基层工作的不足之处,听听可以知得失,明利弊,定取舍,利决策,对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无益处。作为领导干部,应把“牢骚”当“补药”,领导干部的工作才会顺乎民意、善得民心。“上来”与“下去”“干上来”与“走下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才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才能实现预期目标。5开展创先争优,必须处理好“干上来”与“走下去”的关系,做到各项工作“干上来”创先,党员干部“走下去”争优。“干上来”创先。各级党组织应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中心工作中,扎扎实实抓好本地本部门的各项工作,让服务科学发展的质量上新水平,让基层组织建设上新台阶,用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套好制度、一个好业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群众,获得群众反映的好“口碑”,实现在“工作干上来”中创先。“走下去”争优。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要成为“五带头”的践行者,关键要牢记宗旨,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走到矛盾问题最多的地方,在下基层中听民声、解难题、化纠纷、办实事,在“走下去”、身入基层、心入基层中争优。工作“干上来”是要求,也是一种能耐;党员干部“走下去”是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创先争优正在进行时,各级党组织都需积极行动起来,做到工作“干上来”创先,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走下去”争优。“轻伤”也得下“火线”据报道,长沙市推行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三年来,对65名副处级干部诫勉谈话,12人丢了“乌纱帽”。在被免职和撤职的官员中,大多并无明显“硬伤”。6官员身上的“硬伤”,以笔者之陋见,大概是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一类的明伤、重伤;相对而言,“软伤”当是散懒平庸、绩效不明的暗伤、轻伤。对于有“硬伤”的官员,在按法纪查处的同时,摘掉他们的“乌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要让有“轻伤”的官员丢“乌纱”,确实是需要有点改革创新精神的。时下,确有一些官员“轻伤”不轻。他们作风散懒,上网聊天、炒股、偷菜,混日子度时光;他们小事不做,大事做不来,办事互相推诿;他们不求创业,只求守摊子,拖了发展的后腿;他们占了茅坑不拉屎,还要公款吃喝招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让“轻伤”的官员丢“乌纱”,体现了干部制度的改革,真正做到了让能者上、庸者下,让干部失去了“铁交椅”。同时,能够促进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实为根本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避免“一阵风”、走形式、装样子、做虚功等不良习气,而是要以‘实“为本。一是实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此为基础,创先争优活动需在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理解上找不足、看差距、下功夫,力争做到系统、全面、深入、7透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以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效夯实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二是实做。创先争优活动目标明确,关键是怎么落实。要的是求真务实、求实去虚、扎扎实实,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把活动开展好、落实好、推进好,切忌闭门造车、敷衍塞责、欺上瞒下。应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在具体工作上、贯彻在服务群众中。三是实效。无论什么样的活动,让人民群众满意都是最终目的、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最希望看到的是合理诉求的真正解决、合法利益的切实维护、收入的增长、生活的改善、幸福指数的提升、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因而,创先争优活动需以切实的成效取信于民,断不可流于形式、搞“一阵风”。尤其是,在检查验收活动中,一定要把评判权交给群众、交给实绩、交给成效。敢字当头开展创先争优,必须“敢”字当头,不断探索创先争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敢于领先。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标,需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事、高标准要求,需要跳出自己看自己,对照先进找差距,自我加压争一流。作为领导8干部,不能低头只看自己的进退,而应在比较的基础上,看一看自己与先进地方的差距,想一想产生差距的原因,听一听别人的看法、见解和思路。敢于破难。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难免有“老大难”事,遇到问题,领导干部不能怕苦畏难,不能打“退堂鼓”,需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啃下来”,善于在化解矛盾、排解难题中提高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做事要如水,有“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志气,有“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有“滴水石穿”的韧劲。敢于担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敢不敢担当,敢不敢负责,可以反映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品质如何。不为党负责,不为民担事,就是对责任的渎职,人民群众最为痛恨。所以,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把应承担的任务承担好,把应完成的使命完成好,做到敢于负责、善于负责,遇到困难不回避,关键时刻敢出面,处理问题能决断。干字为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干好事、干实事、干群众欢迎的事。创先争优不是口号,更不是“虚功”。静下心来想一想,学习9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之后,如何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干劲?这就需要创先争优这个能够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的载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干事”。回想以往在有些地方抓工作、搞活动却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有的搞表面文章,把活动异化为发发文件、开开会议、搞搞评比,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有的搞政绩工程,借活动之机,大搞形象工程,只为自己捞政绩,不为群众办实事;有的弄虚作假,对上汇报“一枝花”,其实活动“豆腐渣”。这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大忌。创先争优活动不能来虚的、弄假的,需要动真的、干实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核心是要干事,干群众欢迎的事。怎么干事?怎么才能干出群众欢迎的事?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关键要有一颗为群众办事,办群众欢迎的事的“心”,下决心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说,医疗卫生部门重点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教育部门着力化解上学难;住房建设部门大力解决住房难的问题,等等。只要每一个单位都能真心实意解决一两件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中央提出的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干事的要求也就能落到实处了。10一念之差差在哪儿?一些领导干部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后,总爱把自己违纪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一念之差”。这“一念之差”究竟差在哪儿呢?值得细究。“一念之差”,差在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为不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会把索贿受贿当作“劳动所得”,对各种腐蚀甘之如饴;才会在温柔陷阱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念之差”,差在侥幸冒险心理上。第一次做不该做的事情,也告诫自己: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这“一念之差”,也差在对党的反腐败决心的认识上,差在对纪检、司法部门能力的低估上。“一念之差”,差在对自己政治生命不够珍惜。能够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是因为党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培养和信任,是党组织和群众“沙里淘金”的结果,是非常值得庆幸和珍惜的。如果在“为谁服务”和“向谁负责”的问题上犯方向性错误,就很容易经不住诱惑,拿自己的政治生命“赌明天”,在考验面前就必然会出现“一念之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愿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平日里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这样,就不会在关键的时候出现“一念之差”的悲剧了。11人走茶凉又何妨《民贵泰山》一书中有一段老领导的话:“我认为,还是人走茶凉好。有的人希望家里总是门庭若市,这是不可能的。人走茶非凉不可,不然就会变馊。你在一个地方当什么书记,当什么长,人家来请示工作,求你办事,你走了,这些情况就不存在了,还会门庭若市吗?”其实,“人走茶凉”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朋友尚且如此,何况是一般的工作关系?在位时朝夕相处,自然交往频繁,离岗后相见日稀,没有那么多要事向你请示、商量,“茶”的降温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时下有个别领导干部,虽然已经离退休,但对老单位的一些事情特别是敏感问题依然十分“关注”,插手过问者有之,遥控指挥者有之,变相授意者亦不乏其例。一旦其非分之举和无理要求被坚持原则的同志拒绝,轻者斥之为“人走茶凉”、“忘恩负义”,重者甚至恼羞
本文标题:人民日报刊发时评文章集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8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