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人民网发布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全文)
人民网发布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全文)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是在中共和政府严厉反腐、深化改革的鼓点正酣中展开的。在这种“高压态势”下,互联网舆论场在继续扩张的同时,出现了从严管理的新局面。一方面,微信取代微博客,成为当下经济发达地区民众的首要信息渠道和社交平台,新闻客户端也开始影响一部分人群的信息获取;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备,网站平台加强管理,网民自律及社会公序良俗的约束,网络舆论的总体压力有所减轻,但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并未消减,在某些突发事件和热点议题中甚至还呈现爆发态势。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向专业化和智能化方向提升。在反暴恐、“微信十条”出台、香港“占领中环”事件、乌克兰危机等热点事件中,理性的声音占了上风,正能量的传播成为网上舆情的“新常态”。一、2014年的网络热点舆情2014年网络舆情总体热度下降。例如位居全年热点舆情榜首的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已成当今世界最大的悬疑案,微博帖文约2500万条;而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的几天内,竟然涌出微博帖文约5亿条。对比2011年-2013年本报告所列举的每年网络热点舆情20件事,2014年的舆情走向呈现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本届中央政府改革力度大,反腐鼓声响,网民对体制的向心力有显著提升。中共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魄力,以“周一打苍蝇,周五打老虎”的节奏,从严治党,但入选本年度20件事的贪腐舆情只有周永康案。第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受到全社会持续关注。2014年的20件事中有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和广东茂名PX群体性事件。第三,司法舆情在2014年度未能进入20件热点舆情。这与近一年司法改革的力度加大有关,最高人民法院力推司法公开,重审疑案和平反错案,民众的关切得以释放。第四,暴力恐怖事件和恶性犯罪引发社会不安,受到官民一致的严正谴责。2014年3月1日夜晚昆明火车站的暴恐事件,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在内地非民族地区公众场所针对平民百姓的较大规模恐怖袭击。虽然此后乌鲁木齐早市恐怖袭击的死亡人数更多,但还是美丽春城的这个恐怖之夜在网上引起了更大的心理震撼。以此为拐点,政府反恐举措凝聚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和拥护。5.28山东招远邪教故意杀人案,让基层隐而不彰的邪教问题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此前山西临汾6岁男童被伯母挖眼事件,也被疑为有邪教背景。第五,公众人物的失德事件近年来持续发酵,转型期社会的道德伦理引发社会反思。2014年有柯震东、房祖名在京吸毒事件,还有其他文艺界名人吸毒嫖娼案,以及曾经困扰了红十字会3年的郭美美参与性交易和网络赌球被刑拘。这些公众人物伦理操守的得失,对年轻网民来说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样本警醒。第六,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舆情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内地网民的关注。2014年有台湾学生占领立法会事件,香港“占领中环”事件,乌克兰政局剧变。相关的舆论引导工作做得比较成功,均未对内地局势产生连锁反应。乌克兰事件被主流舆论解读为倒向西方可能给国家带来分裂的痛苦。境外舆情风云变幻,在中国内地的网络舆论场上水波不兴,这是内地政局稳定的表现。表1:2014年20件热点舆情事件本文对本舆情分析报告覆盖时段(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内的2000多件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试图给出2014年度互联网舆论压力状况的基本描述。热点事件的热度由其新闻检索量和微博(包括新浪和腾讯微博)检索量综合确定,二者的权重各占50%。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每一热点事件的舆论倾向性做了量化处理,具体含义为:1—极端负面,2—较为负面,3—中性,4—较为正面,5—极端正面。综合计算事件的热度和舆论倾向性,得到由该事件所产生的舆情压力值。当舆情压力值为正时,负面舆情占主导,当舆情压力指数为负时,正面舆情占主导。累加某一领域或地域的所有相关热点事件的舆情压力值,可以得到该领域或地域的舆情压力总值。表2:2014年不同舆情领域压力指数本报告将一年以来的热点事件分为社会矛盾、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吏治反腐等八大类别(个别热点事件可能分属多个类别),可以看出:①官民关系紧张、贫富差距扩大、仇富心态、医患矛盾、阶层流动壅塞、权益纠纷增多等社会矛盾聚焦点,是网络舆情压力的主要承担者,这一领域的话题只占舆情总热度的四分之一,却负载着近三分之一的舆情压力。②公共管理、吏治反腐、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舆情事件多由党政部门引发和主导,超过一半的热点事件都属于这些领域,但舆情压力还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在这些领域中正面事件所占比例不低,达到10%左右,可见党政机关在舆情应对和形象宣传等方面的努力得到了不少网民认可的。③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如工厂爆炸等安全事故以及暴恐、群体斗殴等安全事件,也是舆情危机的爆发点。表3:2014年分省舆情压力值TOP10从舆情压力值的地域分布得出结论:①华东、华北、华南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舆情热点事件数量多,整体压力大。②从事件平均压力值看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单位舆情事件压力较大,而中部和东北等经济中等地区单位舆情事件压力较小,新疆、青海、甘肃、云南等偏远省份的单位舆情事件压力甚至超过了北京、广东等舆情高发区,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暴恐事件是新疆等地成为舆情高压区的重要原因之一。表4:2014年热点事件涉事职能部门舆情压力分布情况从舆情压力的职能部门分布得出结论:①党政部门中,公检法和纪检监察是舆情压力的主要承担者,近一半的舆情压力指向这些机构。②交通、教育和医疗卫生部门也是舆情热点事件的高发区。③食药、质监、安监和环保部门虽然涉及的舆情事件不多,但单位事件热度大、舆情压力大。表5:2014年社会矛盾聚焦点舆情压力值社会矛盾领域承担的舆论压力最大,对此本报告进行了进一步分类统计:①持刀砍人、恶性撞人、闹市爆炸、公交纵火、灭门惨案等体现社会戾气的暴力罪行,舆情热度高、压力大,成为一年来社会矛盾领域舆情主要高压点。②官民、警民、医患、城管与小贩、劳资这五类关系也是社会矛盾的主要聚焦点,其中警民关系、医患关系和城管执法正面事件比例较高,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在弥合裂痕、重建信任方面的努力。③针对未成年人及弱势群体的伤害事件数量多,网民容忍度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舆情爆发点。④关于社会道德的争议持续不断,“扶老人”、“见义勇为”是其中的主要关键词。二、网络舆论载体的变化和媒体融合2014年给中国网民的真切印象,是微传播时代的来临。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与2013年6月30日相比增长4.8个百分点。手机网民5.27亿,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比一年前增长8.9个百分点;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25.9个小时,比一年前增加5.4个小时。(一)新老网络舆论载体的消长据来自政府网络管理部门的数据,在各种网络舆论载体中,微博客账号12亿,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日均发帖2.3亿条;微信日均发送160亿条;QQ日均发送60亿条;手机客户端日均启动20亿次。有人甚至断言,中国进入了“低头阅读”的时代,低头刷屏甚至侵蚀了亲情和友情。微博的用户流失,热度下降。从2013年6月30日到2014年6月30日,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原因之一是网民的喜新厌旧,微信分流了微博的人群;其次是政府加大了微博整治力度,一些“大V”触犯法律被处置,其警示作用使网民微博言论趋于谨慎克制。有学者网友抱怨,自己的微博尽管关注了一千人,但发出一条博文,半小时后还留在首页。但在马航失联、东莞扫黄、山东招远血案等突发事件和热门议题中,微博在信息传播、意见表达上仍然展现出微信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微博可原生态地展示社会舆论,不同社会群体的各种利益诉求需要表达,保留微博这个公开的意见平台,而不是让各种意见下沉到私密的微信,有利于政府掌握社情民意的脉搏,及时发现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释放社会压力,并澄清其中的谣言,对负面声音进行引导。微信展示了用户强社会关系和社交媒体话题多元化的魅力,在亲友、同学、同事和同好者之间迅速流行。微信传播的内容,有很多属心灵鸡汤、养生秘方、晒孩子照片、秀个人生活,但涉及敏感议题、政治类不实传言和偏激议论的数量,不比前些年的微博少。所以微信舆论场,特别是微信公众账号和跨微信群的传播,成为互联网治理的新目标。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前卫网民的新宠。例如扎客(ZAKER)是一款移动平台上的资讯聚合和互动分享阅读软件,将微博、博客、报纸杂志、网络新闻、图片等内容,按照用户个人的意愿聚合到一款软件上。“今日头条”资讯类客户端,日均活跃用户1600万人。新华社、人民日报也相继开通新闻客户端。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推出澎湃新闻客户端,以政经类新闻的生猛挖掘、深度解读姿态,吸引了中高端受众。(二)“自媒体”舆论需要专业媒体“对冲”过去有一种说法,每个网友都是“公民报道者”、“公民评论员”。但网友只是新闻报道和“围观”式评论的业余队,而专业媒体(包括新闻门户网站)才是专业队。互联网“自媒体”的作用不宜高估。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有媒体人发帖感慨:“当庞大的自媒体、各种小喇叭都拿在手上后,真实的现实是:事实是极度稀缺的。其结果,从传播事实变为表演自己,谣言的发生与传布,由此滋生。”适度开放专业媒体,以专业技能和经验还原事实真相,均衡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有利于对冲“自媒体”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引导公众客观理性地看待转型期的复杂社会问题。专业媒体要做好网络“自媒体”舆论的“把关人”。回望中国百年近现代史,新闻舆论场、意识形态的重心,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期刊,真理标准讨论时期的哲学界、党报,转移至微博、微信等新技术平台,文化重心不断下沉。网络舆论场中,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凝聚舆论焦点,热点话题来去匆匆,情绪化的宣泄压倒公共话题的持续理性讨论。因此,尤须警惕社交媒体消解科学文化理性,导致人心浮躁和戾气。(三)媒体融合旨在扩大舆论引导力屏蔽此推广内容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的产业升级,或者叫中国纸媒的“去书名化策略”。政府推动媒体融合,更多地着眼于意识形态阵地的拓展。《人民日报》文章分析:鉴于青年一代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新闻传播要从“铅与火”“光与电”走向“数与网”,通过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手机报等有效引导舆论。近年来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发布、澎湃新闻等为代表,央媒和上海报业集团大举进军新媒体,打通体制内外“两个舆论场”,开始影响网络舆论场的议程设置。@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人民网、新浪、腾讯三大平台上的粉丝总数突破6000万,而纸媒订户仅310万。@央视新闻微信有210万的关注者。新闻门户网站的评论,在2014年得到高度重视。在香港“占领中环”事件中,“国平”系列网评痛切陈词“占中”的危害,呼吁香港回归法治,成为继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后,又一具有舆论影响力的评论品牌。香港“担心大叔”含泪唱《等着你回来》,由Youtube首发;@北美崔哥微博首发《香港占街,美国警察实在看不下去》;微信号“新闻茶馆”披露《“会议记录”事件——中美势力暗战香港》等,均在内地微博、微信流传。中央政府维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香港2017年普选决定的立场,得到内地主流社会的坚定支持。三、微博舆论场及其“意见领袖”作用机制解析本报告通过对当下微博舆论场的研究,描绘“网络人文地图”,为相关学术研究和政府企业的舆情处置、舆论引导提供第一手的参考素材。(一)微博舆论场的活跃社群及其影响力分析本文选取了1000个具有较大舆论影响力的微博账户作为样本,按“意见领袖”、媒体(包括主流媒体和市场化媒体)、机构(包括党政机构和企业)进行分类研究。图1:各类微博日均微博数走势图可以看出:①媒体微博活跃度最高,主流媒体微博由于建立了团队运作机制,保持7×24小时的不间断更新,活跃度明显高于市场化媒体,例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粉丝和影响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媒体微博。②在诸多省市区,党政
本文标题:人民网发布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08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