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1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代码:560402二、学制与招生对象学制:三年制招生对象:普高(职高)毕业生三、行业与岗位分析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被建设部列为建筑行业紧缺专业之一,其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建筑安装、企事业单位动力部门、物业管理、城市供热、工矿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技术工作。毕业生可在建筑设计院、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宾馆饭店、智能大厦、物业公司等从事以下工作:中小型空调、制冷工程的设计工作;家用、商用制冷空调设备、小型制冷装置的维修及销售等技术工作;空调、制冷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空调、制冷工程的监理工作;大型空调、制冷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空调、制冷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招投标和技术管理工作;制冷机房等的运行管理工作;热工仪表的设计、安装等工作;空调、制冷工程设备的营销等工作;还可作为空调、制冷设备厂家的技术代表或办事处高级职员;建筑电气和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员、维护员、管理员。四、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供热、通风、空调、制冷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系统运行管理、设备维护、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规格要求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和进取心,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2)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3)严守企业纪律,了解企业文化,重视工作质量和企业效益的工程素质。(4)跟踪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学习素质。(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精神得身体素质。2、职业能力(1)外语应用能力,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或A级)证书。(2)计算机应用和识图与绘图能力,取得河南省组织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或其他的相关证书、AutoCAD绘图员证书。(3)概预算、工程设计以及检索信息、使用规范和资料的能力,取得预算员职业资格证书。(4)施工组织与管理、设备维护和运行能力,取得制冷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5)计算及分析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6)具有良好的社交、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取得HR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证书。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22、具有工程制图、建筑结构、热工学测量、建筑识图等专业必须得基础知识。3、具有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原理、结构及其自动控制的专业知识。4、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设备的生产、安装、运行、调试、检修的专业知识。5、具有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组织及概预算的专业知识。6、具有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AutoCAD、暖通CAD等软件应用的专业知识。7、具有建筑电气、给排水、安装工程管理等相邻学科知识。8、具有国内外供热通风与空调行业技术动态与信息的专业知识。(二)能力结构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4、具有一般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的能力。5、具有一般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的能力。6、具有一般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概预算与组织管理能力。7、具有一般的安装工程监理及质量控制的能力。8、具有供热通风与空调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能力。9、具有供热通风与空调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控制、故障处理与维修能力。(三)素质结构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水平。2、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3、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5、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进行创新。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项目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公共基础课60031468132专业课101276634378专业选修课1602012832公共任选课486480合计18201331278542七、主干课程(一)电工电子技术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3、课程能力目标电工技术:3(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性质(3)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4)掌握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及计算(5)掌握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6)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三相负载作星形、三角形联结的分析计算(7)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了解串、并联电路的谐振特点及性质。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8)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9)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10)了解安全用电常识(11)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构造与工作原理,熟悉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与常用测量方法(12)具有使用常见电工仪表的技能;具有观察分析电路运行现象,实施实验过程的能力;具有应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的能力电子技术:(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特性、主要参数。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器件选择(2)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特性、主要参数。掌握共射、共集电路的组成、静态和动态分析及性能特点(3)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特性及其线性、非线性应用(4)掌握TTL和CMOS门电路以及集成触发器(5)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6)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7)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合理选用或换代器件的能力4、课程主要内容(1)直流电路(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3)三相交流电路(4)磁路与变压器(5)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6)安全用电(7)半导体二极管及应用(8)直流稳压电源(9)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10)集成运放电路及其应用(11)数字电路基础知识(12)组合逻辑电路(13)触发器(14)时序逻辑电路5、课程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上网自学、习题课、实验课、实训课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并积极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4(二)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1、课程名称: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3、课程能力目标(1)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知识及热力计算方法(2)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及简单水力计算(3)掌握传热学基本知识及换热器的分析计算4、课程主要内容(1)工质及气态方程(2)热力学第一定律(3)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4)热力学第二定律(5)水蒸气(6)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7)气体和蒸汽的流动(8)压缩蒸汽制冷循环(9)流体力学基本概念(10)流体静力学基础(11)流体动力学基础(12)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13)管路的水力计算(14)稳定导热(15)对流换热(16)辐射换热(17)传热与换热器5、课程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上网自学、习题课、实验课、实训课、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并积极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三)制冷技术1、课程名称:制冷技术2、课程类型:专业课3、课程能力目标(1)掌握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及制冷机的性能(2)掌握各种实用制冷剂的性质。(3)掌握两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及制冷机的性能(4)了解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的热力学性质(5)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循环过程、性能、制冷量的调节及安全保护、特点(6)掌握空气压缩式制冷、热电制冷等其他制冷方法的原理及系统组成4、课程主要内容(1)绪论(2)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3)热泵(4)制冷剂5(5)两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6)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热力学基础(7)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8)其他制冷方法5、课程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上网自学、习题课、实验课、实训课、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并积极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四)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1、课程名称: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2、课程类型:专业课3、课程能力目标(1)掌握定额的概念(2)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3)了解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4)了解采暖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5)了解绝热防腐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6)能进行简单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4、课程主要内容(1)概述(2)安装工程预算定额(3)安装施工图预算(4)水暖及灭火工程施工图预算(5)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6)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量计算(7)建筑安装工程概算(8)施工图预算编制综合实例5、课程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上网自学、习题课、实验课、实训课、企业参观、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并积极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五)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1、课程名称: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2、课程类型:专业课3、课程能力目标(1)掌握供暖系统的安装施工方法(2)了解锅炉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施工方法(3)了解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4)了解制冷设备安装施工方法(5)了解室内外给排水常用器具的安装方法(6)能进行简单的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及管理4、课程主要内容(1)管材、钢管加工及连接(2)室内供暖系统的安装(3)管道阀门与支架安装(4)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安装6(5)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6)室外热力管道的安装(7)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8)起重吊装搬运基本知识(9)施工安全与防火技术5、课程主要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上网自学、习题课、实验课、实训课、企业参观、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并积极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八、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物理实验、电工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热工实验、AutoCAD上机、暖通CAD上机、预算、供热工程、空气调节工程、室内给排水、室内照明、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操作实习)、课程设计、职业资格培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九、附表:教学计划及时间分配表按照统一制订的模版进行填写。专业理论教学计划表中应体现每学期的周学时数及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周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6学时。(含选修课)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各专业课程总数控制在25~27门(不包括实践技能课、选修课),其中主干课程7~10门且均为考试课。⑴课程类别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组成。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一般以1600—1800学时为宜;周学时安排24—26学时为宜。⑵公共基础课包括公共课:两课、体育、英语、计算机基础;基础课包括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公共基础课的安排,要把握好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尺度。公共课的学时分别拟定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6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32学时;“形势与政策”课32学时;“就业指导”课32学时。“体育”课第一学年按每周2学时,共计56学时;数学课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知识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学时列入教学计划,工科类“高等数学”课120学时,第一学年每周4学时;财经类开“经济数学”课56学时,第一学年授课。“英语”课120学时,第一学年,每周4学时。“计算机基础”课56学时,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开课学期。公共基础课由教务部统一安排,其余课程由各教学单位安排。《军事理论》:开设36学时,与学生军训同时进行。《大学语文》(含应用文写作):开设54学时,其中《大学语文》32学时,《应用文写作》16学时;大学语文作为文科必修课,工科作为选修课。普通话作为公共选修课在一年级开设。每周1节。①必修课是指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指根据国家教育部、河南省省教育厅要求,学院教学计划所规定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外语、计算机基础和体育等。专业必修课指体现本专业特点及专业宽口径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②限定选修课是学生在专业业务范围内,按照培养目标要求选修的深化、拓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各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
本文标题: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0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