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从中国文字演变看汉字简繁之争
从中国文字演变看汉字简繁之争12级文化产业专业姓名:闫超学号:3120192252从中国文字演变看汉字简繁之争汉字,在中国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1汉字发源期有距今7762年前的贾湖刻符、七千多年前内容丰富的双墩刻符、及半坡陶符、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骨刻文、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而殷墟的甲骨文是公认的初步成熟而定型的汉字系统了。2汉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属、楷书、草书、行书、印刷字体(宋体)、电脑字体9个阶段。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大多为商纣王室遗物,因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大篆有很强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不便应用,亦亟待统一文字,小篆由此而来。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并且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从小篆向隶书演变,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1蒋为文(2005)2百度百科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中国东汉(25--220)末年钟繇所创。楷书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印刷字体(宋体):印刷术发明後,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电脑字体: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以上简单罗列了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向抽象文字演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字的内容被极大扩充,而汉字的写法则越趋于简洁。那么什么又是汉字的简繁之争呢?简体字:我们现在用的简体字是以1964年公告,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国家标准的。其简化原则主要有3种:一种是对俗体笔画的“省简”,比如「观」、「备」、「关」、「质」、「总」、「驴」、「铁」、「钟」、「继」、「觉」、「鸡」、「鸾」等简化字是从「覌」、「俻」、「関」、「貭」、「縂」、「馿」、「鉄」、「鈡」、「継」、「覚」、「鳮」、「鵉」等俗字演变而来;第二种是“省变”,大多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钅[釒]还有见、页、贝、车、东、马、鱼、呙、当、韦、书、长、门、鸟、乌、专、尽、为、寿、会等字及其类推简化字。第三种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取代,比如稻榖的榖和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而为了省略笔画,就统一用笔画少的“谷”替代了。繁体字:指已有正式简化字代替的汉字,繁简字体的明确区分,始于1964年《简化字总表》,港澳台地区一直使用繁体字至今。“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但在某些时候,港澳台通行字体会被笼统的称为“繁体字”或“繁体中文”。汉字的简繁之争起源于09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1、他认为目前我国使用的简体汉字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2、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3、有利于两岸统一。潘庆林委员的第一点理由“简化汉字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繁体字的优点主要在于“艺术性”与“科学性”。繁体字的艺术性体现在它作为“方块字”的形态规整之美上,也体现在其相较于简体字而象形意味更浓的“书画同源”之美上。在这方面,简体字确实比较逊色。而简体字首要的优点是书写方便。简约的笔画便于学习和记忆,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全民平均文化素质的提高。潘庆林委员的第二点理由说道“繁体字虽繁琐难学难写,但电脑输入和简体字一样便捷”。这体现了繁体字应用的第一个困难:难学难写。新中国在颁布第一代简化字的时候,全国人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很低,简化的字体对于“扫盲”做出了很大贡献。而简化字原先在社会低层就存在的影响,也使得其推行起来阻力较小。然而在中国大陆的今天,全民平均文化水平显然已不可同日而语,计算机也日益普及,在发达地区键盘输入确有代替手写文字的强大势头,但这样就备齐了推行繁体字的社会条件吗?实际情况是非常困难的。50年的教育已经让这一代人完全接受、熟悉、习惯了简化字。若在学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间开始教授繁体字,现在能够熟练运用繁体字的语文老师有多少,能辅助教学繁体字的家长又有多少,学习繁体字的资源是不是要大量生产?不知道这一系列的问题潘委员有没有自己思考过。潘庆林委员的第三点理由“有利于两岸统一”。这个理由是在值得推敲。如若统一,双方如何让步?迫令台湾推行大陆的简体字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让大陆的十三亿人去迁就台湾两千三百万,是不是更加不现实。台湾文字应用的现状遗留着历史问题,也可能关乎微妙的政治心理。台湾虽说通用繁体汉字,但并无强制规定,且其中也不乏简化案例,如弃“臺”用“台”,弃“瞭”用“了”,弃“祇”用“只”等。随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也因为自身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台湾,使用简化字已渐成风潮,无论官方民间,都不同程度地有接受、应用简化字的趋势,通常是“识繁也识简”,或者“印繁写简”。两岸交流的问题恐怕并非在于一方简化或者一方繁化,而是在于应当在大陆简体字与台湾“非正体字”之间能达成一定共识,加强合作。除了潘庆林委员提的化简为繁的三个观点,也有人认为繁体字更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其实一般说来越古老的文字,越能体现字形起源,越表示汉字的本义,也就越明显地暗示了其中根源性的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决不是靠字形一维保留至今的。而一般人使用汉字,也往往不会去深究其背后的文化含义,无论是面对繁体字还是简体字。而若是专业学术研究,并没有繁简字体的限制。汉字的繁简各有千秋,这也是两方势力争执不下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繁体字的是传统文字,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有着悠久的使用价值,更能反映汉字的原貌,有利于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更能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底蕴。因为就一个汉字而言,它的产生可能包含了古人的各种文化观念。而简体字的优点在于便于书写与记忆,便于文化的普及,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的要求。文字的作用在于传播信息,只是一个媒介,大多数的人只要知道文字传播的信息即可,不用花费宝贵的时间去关注它的繁简。文字的简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全世界的文字演变都是由繁到简,看待汉字的简繁之争不能一叶障目,不能只看到繁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而忽略了简体字在文化传播上的优势。汉字不是政治,而是约定俗成,是文化心理,是社会工具。政府的规范行为必不可少,那是在为了提高社会交流、信息传递效率的前提下。使用汉字,还是应有些灵活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繁体字不必束之高阁,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允许它继续大行其道,正所谓“变则通,不变则亡”。不可过繁,难学而难用;不可过简,难识又难看。就像书法艺术中亦讲究有繁有简、疏密得当,合适的字形本当繁简相宜,这样才符合中国人中庸平和的价值取向,才与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相契。12级文产闫超3120192252
本文标题:从中国文字演变看汉字简繁之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1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