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从国家之间的博弈中延伸到人之间的博弈关系
从国家之间的博弈中延伸到人之间的博弈关系在国际外交上,这里有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对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国际关系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思索今后中国的发展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相关性有相似点,但是本质上还是有差别的,人和人之间存在纯真的非利益的朋友)国家之间的博弈关系一直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国家之间很难做到讲真正的且持久不变的私人感情,随着时间的变化,国家之间再好的关系亦或者很坏的关系也会随着国家利益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以事实例子来说话,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分歧,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中国选择和前苏联社会主义大国结盟的方针进行对抗。后来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甚至严重对立,而中国和美国、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关系却出现明显的缓和迹象。同样,因朝鲜战争导致东北亚国家之间关系发生明显转折,西方盟军当时的敌人变成现在的盟友,而二战时期东方的盟友变成现在的敌人,即昔日美国、苏联和中国共同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对日共同作战,而朝鲜战争下因反共需要美国扶植日本联合抑制共产主义中国和前苏联。这些国家关系的反复变化的背后,充分体现国家利益的核心影响。国家之间如果存在利益互补就能一起合作,如果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就可能发生关系交恶或者成为对立的敌人。因此,国际关系的处理往往比我们处理人际关系要复杂得多,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牵涉的利益范围较广,许多热点政治事件或者经济事件背后往往存在国家之间非常激烈而隐性的博弈。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影响国家博弈外交的根本利益点所在。(人和人之间也是如此,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上,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警惕,深思事务背后的原因。相信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成为仅次于美国;在若干年后的将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应该会超过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头号大国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尽管如此,我们需要看到,中国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要在历史和当今的世界局面中保持冷静和克制,毕竟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应对国家之间复杂的博弈。为此,选择怎样的外交战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核心的国家利益,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史为鉴,从《春秋霸权发展规律》这本书来看:“随着一个霸权国由兴盛走向衰落,必有另一个大国崛起并取而代之,开始新的周期。春秋时期,霸主国由盛转衰有必然性,每一个霸主国的崛起并进而成就霸权,都经历长期的努力,如果不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就无法实现国力的积累,无法形成赖以支撑霸权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所有的霸主国,无论经历过何等的权力和辉煌,最终必然走向衰亡,并被新的崛起的霸主国所取代。霸权通过战争而更替,没有哪个霸权国愿意看到自己衰退和消亡的结局,更没有哪个愿意主动放弃在霸权体系下中所占有的优势地位和特殊权力,新兴崛起的大国,只有通过战争才能重新进行权力分配。”其实,从世界近代史的发展看,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先后崛起的新兴霸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都基本上也都遵循着这样的内在规律,每次霸权国的更替和霸权体系的发展都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这句话说明,人和人之间交往,不能过分强调身份,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强和弱都是暂时的,我们需要时刻都牢记,盲目骄傲必然会招致厄运,所以适时保持谦虚和低调是很有必要的,往往高调的气势内在是不行的,需要靠这样的手段赢得对方的注意,有实力的不用高调自然也能引起对方的重视,)春秋时期的霸权体系和世界的霸权体系的相似点可以归纳为都表现出多国并存和一霸独强的局面;当然世界的国际发展格局与春秋时期的格局也有差别,“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都出自周王朝这样的共同的政治母体,以‘礼、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在当时的华夏文明圈中有高度的认同;而当今世界各国并非出于共同的政治母体,文明的多元化是其重要特征,各国间进行竞争、合作和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政治格局多元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国家之间博弈的哲学方法,或许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解读中可以找到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良策。中国古代治国,一直都强调“道”,“道”中有“王道”和“霸道”之分。王道是利用怀柔的办法治理天下,霸道则是利用强权的办法治理天下,究竟是选择王道还是霸道作为治国之策,我们需要对比分析。王道和霸道在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上有显著的差异,王道主张自己和他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霸道则是利用自己的强大推行强权政治和武力迫使对方屈服。我们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虽然道义需求和霸权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但霸权始终要兼顾道义和实力,既要讲究实力,又要讲究道德,即既要施加国威,又要取信义于天下。如今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局面,不同文明之间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如果像美国那样推行霸道,势必造成文化激烈的冲突;王道强调求同存异,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和而不同,这有利于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人和人之间很多地方是存在差异的,我们需要坚持尊重,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国自古就是推行王道之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国,在世界交往中,推行王道更加有利于中国在国际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王道”比“霸道”更加适合作为治国的良策。(王道和霸道,在如今的社会,善良的人老实的人难成大事,人需要有时候讲究手段坏点,手段要毒辣点,不能不讲究权术,胡萝卜和大棒结合有时候解决问题很方便,入乡随俗,民主和独裁要相互结合,太民主也不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帝对于和珅和纪晓岚二人的制衡驾驭之道,中国需要和珅这样贪污的人玩的转局面,也需要纪晓岚这样正直的人加以制约,当然正道居于主流才能压住邪气)综合以上分析,结合自己的课堂和课后学习,个人觉得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需要在国家博弈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国家利益应当是指导我们外交博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如下做到如下几点:一:忍耐和坚持,等待时机转变(做人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做人不能太冲动,要做到忍耐常人不能忍受的,为的是将来能够翻身)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的综合国力提升至目前的世界第二,这样的成就是非常难得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能在外交博弈中始终坚持“忍辱负重”,在外交事务博弈中没有太过冲动和不理性。以实例为依据,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并炸毁中国大使馆,当时不少热血国人和愤青提出和美国开战,但是中国政府最后还是坚持“忍”;2001年美国飞机和中国王伟飞机发生相撞事件也是引起国人愤慨;2008年以来中国和日本就钓鱼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下,而且两国就钓鱼岛问题的博弈愈演愈烈,但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都是采取灵活的谈判协商的方式,但是国人却不理解。随着中国国力的井喷式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的增强,不少国人认为中国可以取胜日本,这是因为中日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的心态自然也发生改变,因此他们对于中国政府的不作为和软弱批评指责不断。对此,我们需要深思,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是中国政府始终能保持克制和冷静,基于国家利益和自身实力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国家和人其实是相似的,人做到冲动其实很容易,但是一直坚持忍耐却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中国一忍就是几十年),但是能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的人将来一定能大有作为。古代的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西汉开国的功臣,司马迁忍受宫刑最终成就《史记》的伟大著作。这些经典例子告诉我们中国政府的忍耐从另个层面来说是非常智慧的,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我们的眼光应该着眼于大局和长远利益,做到韬光养晦和高瞻远瞩,不要计较一时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大国,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崛起,在自身还不具备挑战美国霸权实力的时候,需要学会隐忍,善于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等待时机促使最后的有利局面朝向中国方向转变。这就是说,我们在国际博弈斗争中,不要一味的追求强赢,因为这样的代价是非常大的,苏联和美国争霸期间就是强出头,最后在争霸中换来解体的结局,对此我们要引以为戒。(《大秦帝国》中秦国为实现国家崛起,在推行商鞅变法时,一直都坚持忍耐,一直隐忍,而此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狂的魏国,最后魏国在此消彼长的霸权争斗中渐渐衰落)但是中国政府并不是完全没有作为,在所有问题上无原则的忍耐。在涉及到国家主权等原则问题上从来都没有丝毫让步,哪怕不惜用武力手段来解决。(做人要有适当的原则和立场,在原则问题上是不能有丝毫让步的,但是同时事情有时需要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应对,不能死板,协商谈判和妥协有时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政府始终都没有放弃钓鱼岛主权;在2003年台湾实行独立大选期间,虽然有美国支持台湾独立,但是中国政府并没有屈服和妥协,甚至做好巨大牺牲的准备阻止国家分裂。事实说明,中国政府在民族主权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而且是有作为的,这样的作为是非常合理和正确的。二:积极在国际舞台有所作为,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扩大中国影响1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坚持积极对外开放,为今后中华民族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当今的中国具体情况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方针不能动摇。为此需要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服务于这个大局。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会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展现自信的国际形象。俗话说,人越是自信,越是开放;推而广之,国家实力越强,民族就越自信,对外也就显得更加开放。扩大和深化开放,要不过分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对外交往应该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用开阔的全球眼光和足够的胸怀去交往,不能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要善于和不同的人都打交道,相互取长利用,这样自己的圈子才会大,路才会越走越宽。2积极承担中国的国际责任,展现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非常大的建设性作用,在促进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突出贡献,在解决地区冲突上也一直秉持着公正和正义的原则。如解决叙利亚危机,索马里亚丁湾护航,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促进欧洲经济债务危机的解决和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上,中国都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在人道主义救援上,中国一直都致力于推动亚、非、拉等国家人道主义救援,尤其是给予很多非洲国家大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并且在这些国家遭遇经济困难的时候给予很多发展中国家帮助和支持,当然这些也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的支持和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起到很大。3积极推崇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扩大中华和谐世界秩序的国际影响。要构建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新秩序,就要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利义至上”的原则,将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促使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坚持道义和利益统一的原则,即在国际关系上,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最终达到“以德行仁者王”的目的。事实证明,奉行“利益至上”就会陷入自我孤立,奉行“利义至上”可以得到大数国家的拥戴和支持。中国政府目前正在推行务实王道,外交上以维护和追求本国利益为主要目的,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道义原则,反对大国强权政治和滥用武力,主张尽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人际交往中,要想树立威信,就得做到首先是能够合作共享,互惠互利和坚持诚信原则,树立自己的良好的外在形象,取得对方的信任)这符合目前中国国情和国家利益,对于世界朝着和平新秩序发展也非常有利。延伸:国家之间的博弈和人和人之间的博弈关系需要学习更多的政治治国理论:1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法家中的王道和霸道学说,四书五经);易经作为人的生存之道2学习更多的国家文化(个人背景和性格拟人化)3博弈论和谈判博弈方法和技巧
本文标题:从国家之间的博弈中延伸到人之间的博弈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1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