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从归化理论的视角看林纾译作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外翻译简史期末论文题目:从归化理论的视角看林纾译作姓名:冯静静班级:2014级学号:2014110669专业:英语笔译院系:外国语学院翻译系I摘要本文从林纾所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当时社会的翻译背景,明确翻译目的,全面介绍了林纾的生平及其部分翻译作品。依据钱钟书所著的《林纾的翻译》一书,分别从“诱”、“讹”“化”三个角度对林纾的翻译作品进行分析。笔者又提出评判林纾译作的新视角,即在归化理论的视角下审视林纾的翻译作品。阐释了归化理论的概念、内涵及意义,分析了“林译小说”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原因。最后,笔者提出从归化理论的视角下看待林纾译作,分析了归化理论的使用条件,并阐明了林纾译作在该理论下的意义。关键词:林纾;《林纾的翻译》;归化理论;“林译小说”II目录摘要.................................................................................................................................I前言................................................................................................................................11、背景1.1社会背景..............................................................................................................21.2翻译背景..............................................................................................................22、林纾2.1生平履历..............................................................................................................32.2翻译作品..............................................................................................................33、翻译理论3.1《林纾的翻译》...................................................................................................43.1.1诱...................................................................................................................53.1.2讹...................................................................................................................53.1.3化...................................................................................................................53.2从归化理论的视角看林纾译作..........................................................................63.2.1归化理论.......................................................................................................63.2.2林译小说.......................................................................................................63.2.3归化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64、结语..........................................................................................................................8参考文献........................................................................................................................91前言林纾是晚清的一名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一生饱受争议。由于他不懂外文,所以林纾的翻译作品都是与人合译,他人口述,林纾下笔,严格意义上说,这更是一个重写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林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家”。然而百年来,这并没有阻碍他被称为“翻译家”,且与严复并称于世。他的翻译作品多达180多部;他偏爱古文,提倡“讲意境、守义法”的翻译原则。对于其翻译策略,各评论家说法不一。钱钟书所著《林纾的翻译》一书,分析林纾的翻译作品,得出了“诱”、“讹”、“化”三种对于翻译理论的论述,这也是依据林纾的译作而得出的翻译理论。本篇文章从社会大环境入手,对林纾的翻译作品进行深层次分析,并从理论角度展开,在分析“诱”、“讹”、“化”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从归化理论的视角看林纾译作,使读者能够在此篇文章的引导下,对林纾的译作有进一步了解。21、背景林纾的翻译作品能够得到读者青睐,与当时的背景,包括社会背景、翻译背景均有密切关联,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自觉打破封建走向世界的开始,而翻译事业则刚打开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意识到“人外人,山外山”的存在,知识分子对外界文化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底层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也需要增强反抗意识,进而出现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渴望。1.1社会背景晚清时期,中国不幸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开明的知识分子都在努力寻求把中国从苦难中解救出来的良方,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开始把救国救民的迫切眼光投向西洋。政府曾先后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虽然科技翻译是主要目的,但有了留学生在国际间的往来,自然就会加深中外文化的交流,他们运用外国语言的能力自然得到锻炼。直到今天,“五四”文人的外语水平仍然使今天的学子们自叹不如。比如:鲁迅的日语、胡适的英语、傅雷的法语,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这样一个总体环境中,尽管向西方学习文学并非中国人的本意,但西方文学的确在彼此交流中,带着浓厚的功利色彩被大量引进了,同时这也促使传统旧社会迈向现代社会。1.2翻译背景这时,小说的翻译与写作开始兴起。启蒙的先行者们出于警世的动机,夸大了翻译的政治功效,读者也仿佛是受时局和现实的压迫,对外文翻译而来的作品急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爱国的林纾希望通过西方作品的译著,呼吁国人积极向西方国家学习,改变国家的局势,从而开始了他翻译生涯的漫漫长路,他是中国小说翻译的先驱。《巴黎茶花女遗事》是第一部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洋小说,其内容颇具反封建意义,有利于当时国人了解西方思想文化及风俗人情,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很大的思想影响,也为中国的小说界输入了一股新鲜血液。《黑奴吁天录》的问世带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当时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劳工屡遭欺侮屠杀,林纾出于爱国热忱,有感于这种“为奴之势逼及吾种”的事实,希望翻3译此书给国民敲响警钟,使他们认识到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广大人民中林纾的译作激发了国家要富强民族要独立的爱国主义思想。2、林纾众所周知,林纾是一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家”,靠着自己深厚的中文造诣,听别人口述,自己重新组织语言,编写故事。他巨大的翻译成就与他的生平经历息息相关。2.1生平履历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又号冷红生,福建闽候人,生于1852年,于1882年考取举人,但以后的功名道路并不通畅,七次进京参加礼部试,皆未得中。后以教书为业,在北京任中学教员和京师大学堂教习。1897年,林纾已步入不惑之年,当时恰逢林纾母亲去世,接踵而至的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一请求,从此也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曾在1915年,他担任过《北京平报》编辑。而且,早年曾参加维新运动,但反对辛亥革命,发誓不做民国的官,自称“中落之家奴,念念不忘做主”。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个反对者,反对白话文,倡言“孔教”,鼓吹以“伦理立国”。在《公官报》发表致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公开信,攻击新文化运动。编有《畏庐文集》、《续集》、《三集》,充斥着“节烈”等封建说教。1924年死于北京,死前叮咛一定要在墓前立下“清处士林纾墓”的碑,表示了对清王朝的愚忠。2.2翻译作品林纾翻译小说始于1897年,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1898年1月正式出版。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备受赞扬,从此林纾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余种。介绍有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的作品。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上刊载。跟林4纾合译美英作品者有魏易、曾宗巩、陈家麟、毛文钟等人,合译法国作品者有王寿昌、王庆通、王庆骥、李世中等人。林纾译得最多的是英国哈葛德,有《迦因小传》、《鬼山狼侠传》等20种;其次为英国柯南道尔,有《歇洛克奇案开场》等7种。林译小说属于世界名作家和世界名著的,有俄国托尔斯泰的《现身说法》等6种,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等5种,大仲马《玉楼花劫》等2种,英国狄更斯的《贼史》等5种,莎士比亚的《凯撒遗事》等4种,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3种,美国欧文的《拊掌录》等3种,希腊伊索的《伊索寓言》,挪威易卜生的《梅孽》,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斯威夫特的《海外轩渠录》,斯蒂文森的《新天方夜谭》,里德的《吟边燕语》,美国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法国巴尔扎克的《哀吹录》,雨果的《双雄义死录》等。林纾不懂外文,选择原本的权利完全操作于口译者之手,因而也会出现一些纰漏,如把名著改编或删减的儿童读物当作名著原作,把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剧本译成小说,把易卜生的国籍误成德国等。即使这样,林纾仍然译了40余种世界名著,这在中国,不曾有过第二个,他使人们开始领略异域风情,并开创了文学界的“睁眼看世界”。3、翻译理论林纾作为译界泰斗,其翻译思想虽然没有严复那么具体的“信、达、雅”,但也有自己的原则立场,他曾提出:“吾谓欲开民智,必立学堂;学堂功缓,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终之唯有译书。”可见,他的翻译目的在于“开民智”。所以他的译作必然要考虑这一目的,为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译书之时要更多地与读者产生共鸣。钱钟书分析研读林纾的译作,并在《林纾的翻译》一书中,总结林纾先生的翻译作品,并以其为例证,形成理论文字,以便后人学习。3.1《林纾的翻译》《林纾的翻译》是钱钟书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写就的着名论作,是钱钟书先生在评价林纾的翻译作品时,综合其译作提出的翻译理论,虽然与林纾没有5直接关系,但毕竟是根据林纾的译作所完成,这本书对学术界和
本文标题:从归化理论的视角看林纾译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2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