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中国应该
序号:72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中国应该怎么做?作者:彭润锋学号:15221334班级:机电1512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影的需求大大增加,电影票房连年以超过40%的速度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101亿元,到去年的400亿元,我们可以看到可喜的进步。然而,在高票房的背后,笔者发现,中国如今还顶多只能算是电影大国,与电影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从广电总局发布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影片占据了接近40%的总票房。那么,我们与电影强国的差距在哪?私以为,电影内涵、创新性、民族特色以及特效是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所必须克服的四座大山。关键词:电影票房;内涵;创新;民族特色;特效票房(BoxOffice)原意是指公开出售电影或剧院门票的地方,现特指电影或戏剧的商业销售情况。票房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在现今的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电影票房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电影产业是否强大,对于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强大与否,我们应当有更深层次的考量——电影的质量,在某种层次上,比所谓的票房对于电影产业的是否强大这一方面显得更有说服力。而电影的质量我们可以从影片内涵、创新性、民族特色以及特效四个方面进行考量。所以中国想要从电影大国迈入电影强国的行列,我以为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提升影片品质,必先提升影片内涵影片的内涵,是一部电影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代表了我们可以从影片中学到一些什么,感受到什么,缺乏内涵的电影,注定不是一部好电影。纯粹的商业化堆叠,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艺术疲劳,一部两部还行,看的多了,这种无法引人深思、共鸣的电影,就很难再吸引观众。好莱坞电影在这一方面做的不差,例如在电影《猩球崛起》中,便很强烈的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应当和平共处的思想,而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Jack和Rose的爱情感人至深,这些都是电影的内涵。而相对的,国内电影在这一方面要弱的多。创造了票房神话的《泰囧》,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赖于两位主角的为了搞笑而搞笑,在电影内涵这一方面相对于好莱坞电影要弱的多,所以有很多人对于这部电影很不认同,认为这是一部票房超高的烂片,而在某种程度上,确是如此。所以,我认为,中国导演应当对于影片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好坏与否,亦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差距之一。加强对影片内涵的注重,能够让观众有更好的观影体验,对于影片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二)、唯有创新,电影方能引人注目创新,几乎是各行各业都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创新的行业必将成为一潭死水,最终被碾死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电影产业自是不能例外的。中国有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山寨,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又或者是山寨电影。这种山寨文化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亚文化,对于中国的产业化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中国电影尤是如此。各种莫名跟风,不知创新之必要,不禁令人感到悲哀。去年有一部动画电影叫做《汽车人总动员》,我认为就是这种山寨电影之中的典型。它几乎完全山寨了皮克斯电影《汽车总动员》中的汽车形象,甚至连同电影海报都与《汽车总动员》近乎如出一辙(这句话虽确实如此,然而难免令人感到讽刺),虽然讲述的故事不是山寨的,但是已经山寨到了这种程度,所谓故事我们又还能对它抱什么期待呢?本人对于这种山寨电影有着一种深恶痛绝的痛恨,相信许多观众与我应当是有着相同的感觉。毕竟,看电影本是为了放松心情,而这种山寨电影非但不能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反而是会让人感到悲哀,像是吃到了死苍蝇一般难受。而令人更加难受的是在被人指责抄袭之后导演的那种目中无人的态度以及各种各样的狡辩,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所以,加强中国电影的创新性,是广电总局等监管部门所应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加大对创新电影的鼓励力度还是加大对于山寨电影的处罚力度,我相信都是不错的选择。唯有杜绝山寨现象,加大电影的创新力度,才能让中国电影走的更远。(三)融入民族特色,弘扬中国文化,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例如美国人美利坚民族的文化中,冒险开拓精神占据了很大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有很多以冒险为主题的电影,由斯皮尔伯格导演、哈里森•福特主演的《夺宝奇兵》系列是其中的典型。影片中,以印第安纳•琼斯的冒险展现了美国人骨子里的冒险精神。而美国的另一部系列电影《星球大战》更是代表了美国文化。英国人麦克雷在其著名的《2000年的世界》一书中指出:“美国的优势和大国之尊,既不表现在天然资源的丰富,也不表现在经济规模的强大,甚至也不表现在政治影响的广泛,美国强权最为隐秘而且最具杀伤力的表现在于文化上的扩张和渗透能力。”《星球大战》就是这样一部集美国文化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之大全的电影。在它当中集中使用了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及数字制作手段,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它对宇宙中各种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它所创造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与航天器,它所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球大战场面,确实超出常人所思,非一般科学技术所能表现,不能不说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奇观。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星球大战》是一部贴鲜明的美国标签的电影,美国人的政治、经济意图以及所谓的美国精神是这部电影立身的基础与灵魂。《星球大战》对太空秩序的描绘,对崇尚武力解决争端的崇拜,对美国英雄式的太空武士维护“太空正义”的极度渲染,其实就是美国的现实地球上推行霸权外交,搞强权政治,用武力解决问题和干涉他国内政的生动写照,当然,这一切是在“正义”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一“正义”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正义。与此对比,中国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展现几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中国有着漫漫五千年的悠长文化,美国只有短短两百年,然而从电影中所展现的文化中却恰似反过来了一样,真是令人感到讽刺。所以,如何加强对于电影中文化的展现,是所有中国电影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如若将电影与中国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中国电影必将有质的飞跃。(四)拒绝五毛钱特效——垃圾特效,不如不要自从科幻电影出现以来,电影的特效技术便开始热烈发展起来。一部《阿凡达》,震撼了世人的感官,由此,步入3D时代。然而,中国电影的特效技术,却似乎一直无法提升,许多所谓大制作的中国电影其特效却令人难以恭维,电影《钟馗伏魔》所谓特效被网友吐槽就想是在看网游一样,特效还不如许多网友自己CG的动画(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特效做的这么差,其实从电影的宣发成本我们就能看出来,一部电影的宣发成本接近制作成本的一半,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所以,我认为,电影制作人对于特效方面不应当再敷衍了事,将宣发上用的钱都用在特效上,何愁不能用口碑来赢得观众的青睐。总结:一部好的电影,必须要有深刻的内涵,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融合民族文化,具备优秀的特效,在这些方面,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中国电影人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些,将中国电影越做越好,让中国从一个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我坚信,终有一日,带着浓郁中国特色的优秀中国电影必能在世界影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标题: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中国应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2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