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专题讲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李冬梅(北大附中,特级教师)主要内容:序:什么是专业?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1:钻研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对策2:学会教学,提升专业技能对策3:学会研究,促进专业成长一、序:什么是专业?什么是教师专业化1.什么是专业专业就是专业的职业,它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比如:医生、律师、建筑设计师等。一个专业要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比如:学医要五年,建筑也是五年,第五年是专门的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要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教师职业是不是一门专业?为什么现在我国乃至全球都在谈教师的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普通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发展到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说明,就目前而言教师这个职业还不够专业。因此,从广义上讲,我们的教师需要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转变过程。2.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争取教师专业的地位与权力,发展教师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3.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学科理念,学科发展,教育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业检测评价能力专业态度:理想,情操,人格特征4.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因素分析目标差异?需求差异?面临的问题?制约其发展的困难?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因素分析准备期适应期胜任期精熟期创造期特点家长不信任,教学经验欠缺对课程及教学要求有了基本的了解,工作质量稳定性差教学任务重,家庭负担重,研究能力在形成过程中有较为独立的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工作有创新学识专深,看问题有前瞻性优势思维活跃接受力强视野宽广青春的活力使得他们更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能较从容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自信感安全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有职业幸福感,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教学功底问更多的关注想法和实践能力间容易按照习惯教容易产生惰性,时间不够用题教材要求,易感挫折的差异,困扰着他们学,甚至自满自足制约其发展措施请专人帮助,规范教学过程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得到专家和同事的帮助提高改革意识和科研能力,拓宽理论知识面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完成梳理提升推广工作二、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客观因素,信息技术教师的处境比较特别,再加上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观念,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目前仍有不少教师是非专业出身。此外,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发展快,也给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造成一定的困难。2.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欠缺信息技术教师更多关注一些事务工作,对学科教学研究不够,也没有时间和精力。3.缺少研究精神与研究能力作为一门新学科,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但信息技术教师忙于事务,少有研究精神与能力。三、对策1:钻研课程,夯实专业基础1.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什么是信息?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信息的特征?什么是信息技术?对这些要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2.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对学科特点的基础性、实践性、创新性、发展性等,要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只有对学科特点有深入了解后,才能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学校的核心价值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什么是信息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需要一线教师下功夫去研究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请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静心实践,让学生有空间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信息素养。3.吃透教材,补充、开发、更新教材要能够站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的高度去理解教材,要考虑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有选择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4.拓展自身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信息技术学科的技术性注定了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要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三、对策2:学会教学,提升专业技能教学是有目的的学习,为了使教学达到最优化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一)研究学生,研究学习过程不同类型的内容,不同的人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1.知识知识也分不同类型:(1)识记概念如:键盘、鼠标、按钮等,苹果等水果名,英文单词。对于这些规定性的、具体的概念,人采取的是识记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即认识了,记住了。(2)理解概念如信息,信息技术等概念,这些是抽象概念,对于抽象的概念,人必须理解了才能去学会,如何理解,那就要再现抽象的过程。2.技能(1)动作技能如:鼠标操作,打字,图片的旋转等,开车,收发电子邮件,这些属于动作技能,是需要人们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2)智力技能如:信息的特性,判断信息的某个特征是需要经过大脑思维比较判断最后做出决定,这属于人的智力技能。也是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培养的。3.过程与方法一些内容,如什么是程序设计,什么是网页设计,这些内容靠理解、靠反复练习均不能掌握,需要人们亲身经历一段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从中感悟的。一些方法也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从中提炼出来。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相对前面所说要难一些。4.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一些内容,如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规范使用电子邮件,有条理地管理个人文件,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其中包含了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或一种由价值观影响的态度,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方式又是不同。(二)研究教学设计其实,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扮演着教学设计者的角色。作为一堂有计划的课,其目标在于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做有准备的分析,而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特征的了解来采纳这些分析。每个教师都要对所用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地做出一定的安排。一个有经验的、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师会把教什么和怎么教融入意义丰富的境脉中!从理论上讲,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采用新课程理念和系统化方法,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1.教学设计的历史与发展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教育技术是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学设计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分为两大流派: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从60年代开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大多数是以“教”为中心,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比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是它的主要研究依据。依据系统论设计整个框架,依据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等等。经过二十多年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有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设计模型。它强调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学习特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主要问题:(1)学生必须学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2)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3)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进行教学评价十个主要环节:分析学习者特征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了解教学条件)阐明教学目标选择课题与任务实施教学活动利用教学资源提供辅助性服务进行教学评价典型的模型为:前期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需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方式或手段来达成目标)教学组织策略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顺序)传递策略设计(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管理策略设计评价策略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学”为中心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渐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还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换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它的特点:强调以“学”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所学习“主题”(2)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3)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本主题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及其作用,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应用(4)自主学习设计:即设计教学方法,如“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和协商(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评价,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7)强化练习设计:根据评价结果再为学生设计一套可供选择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2.教学设计的分类(1)整体(宏观)课程设计——以地区性的某一学科为设计对象学段整体教学设计——以某学段、某学年或某学期为设计对象就是对一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一学段进行整体设计,如:整个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或某个模块的总体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教学环境,总的教学策略和整体教学评价等等。就新课程而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或删除),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2)局部(微观)单元教学设计(以某一单元的教学为对象)课时教学设计(以某一课的教学为对象)微格教学设计(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3.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有整体(宏观)设计和局部(微观)设计。整体设计如课程设计(以某一学科为设计对象)、学段整体教学设计(以某学段、某学年或某学期为设计对象);局部设计(以某一单元或某一课的教学为对象)、微格教学设计(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以下所讲以局部教学设计为主。(1)前期分析首先,搞清楚课标(或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哪些内容属于知识,哪些内容属于技能?哪些内容又是方法或过程?哪些内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各个内容要求的程度是什么?其次,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现状怎样?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开课的不均衡,可能有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那么就要搞清楚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如果是部分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只有一部分学生掌握,那么这个比例有多大?还有哪些内容是教材上没有但需要补充给学生的?根据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分析,可以得出学习需求,即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学习需求可能比教材上的内容少,也可能比教材上的内容多。此外,在分析教学对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怎样的状况?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多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有多强?生活环境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有哪些?这些分析结果决定了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2)根据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要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什么?因为人学习不同类型的东西,方式不同。所以,建议老师们分三个维度来写教学目标,当然这样会有一定难度,这个问题我会有专题来讲,此外,撰写教学目标还要注意目标的可操作性。(3)设计教学策略有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方式或手段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就是教学策略。这里包括了课题如何引入、教学内容如何组织与呈现、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应用教学媒体、提供哪些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资源如何组织与呈现等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重头戏,也是教师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的最佳阶段。(4)设计评价策略什么是评价策略?教学有目标,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就需要验收。评价策略就是如何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一节课有一节课的评价策略,一单元有一个单元的评价策略,一学期有一学期的评价策略。4.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这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3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