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和方法的研究03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在“十一五”期间我校积极参加了教育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组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联合组织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课题研究后,课题组实验教师取得了显著成果:多位实验教师获“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第一届系列研讨会”案例评比一、二、三等奖;国家基础课程改革贵阳实验区首届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课改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国家基础课程改革贵阳实验区首届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课改教学案例评比一、二、三等奖;2008年我校参与了市级课题《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研究》的研究,很多教师论文、教学设计、好课评比多次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于2012年课题顺利结题,2014年评为省、市高科研成果三等奖,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2、我校是贵阳市的三类学校,录取的学生成绩多数是在市最低控制分数线附近。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使学生群体呈现丰富的统一,形成低进高出,让学生在学校能健康成长。开放性的新课程形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给我们这样的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和方法的研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渠道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教育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他们没有明显的物理、化学、计算机、地理、历史等这类传统学科的分类,从目标到任务、从内容到步骤等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力图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体系中。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将计算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在我国,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自此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阶段。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各科课程整合与校校通、班班通、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等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我国的微课教学、反转课堂已在积极进行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如何在已经建立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科学、合理、高效、充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科教学过程的变革,提高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实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仍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4、知识经济时代迫切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二十一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这一论断的认识越来越走向深化。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使人才竞争、科技竞争日渐进入白热化状态,人才的背后是教育,科技的影子是教育,经济的操作平台是教育,物质丰富的宽阔基础是教育,因此,21世纪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教育规模、教育层次、教育质量,尤其是教育效益的竞争,科技、经济花开花落,其根基在教育,只有教育竞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根本竞争。因此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便极其客观地摆在我们的教育者面前,那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国际竞争性人才方面是否真的有效?若有效,是高效,还是低效?于是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倍受关注,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可以说,未来的教学中必将植入有效教学的理念、方式、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5、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强烈地呼唤有效教学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来教改洗礼之后,虽然有所改观,但仍然令人担忧。课堂上,空泛的教材,伴以冰冷的作业,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它们远离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在老师的强迫下单渠道地传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往往很少沟通,缺乏合作,鲜于理解与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空泛的,低质的,缺乏策略的,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更是问题重重,如:概括不准、捅而不悟、法不导学、法不对点、生填硬灌、给法难用等。所有这些都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浅表的,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往往是低水平的,甚至是失控的,学习中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思维过程大多是低质的,最终获得的知识往往又具有很强的纯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因不能有效迁移而无法灵活应用。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课题的界定1、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已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学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3、教学策略与方法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有机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对教学策略的界定,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此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长处的基础上,不断改变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探索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但是,就当前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和效果上,却往往不尽人意,信息技术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为此,我们瞄准“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和方法的研究”这一方向,目的是使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发展契机。选择本课题,将对我校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长足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四、总目标1、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整合的一般规律及其具体操作方式;寻求提高整合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经验和管理评价机制。2、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并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会学,并能学以致用。3、通过研究,运用“智慧课堂”软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在研究期间,出优秀课例、课件和论文等。五、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预计突破的重点难点(一)、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以分科教学整合为基础,再形成学科综合整合研究,具体方法有:1、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佳方法。2、行动研究法: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偏重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3、自然实施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掌握已有软件的基础上,研制部分教学软件。(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校学生(毕业班除外)、主研科目为: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信息技术、音、体、美学科。重点:信息技术与教学形式的有效性;难点: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六、各年度目标1、准备、开题阶段(2014年3月——2015年3月)2、调查分析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主要调查项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各学科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情况进行调查。尤其是教师的绝对权威;课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教学结构落后,使用信息技术不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差,学生几乎没有合作互动、思考探索的机会等。调查方式:问卷、动态观察。3、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调查的基础上依照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环节组织实施。实施过程是一个螺旋式深入的发展过程,以学期为一个阶段,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评价行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修改完善计划,再投入下一轮方法研究。同时进行阶段性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阶段性成果的交流与推广。4、全面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评选汇集课题研究优秀论文、课件方案设计;申请结题检测。七、主要参加人员课题组长:张勤课题付组长:廖弈军吕崇德领导成员:赵亮李明李丽李庆红谢宗琴刘晓兰卢深万俊袁玲各课题小组人员名单如下:贵阳37中教育部课题百度账号序号账号姓名学科负责人118985119988李丽语文组长(15)2逸梅山人彭丽媛语文3cantaloupyang1杨鑫语文4张洁(大)语文5zhijie1213张杰语文6喜羊羊幸福生活罗薇语文7suny杨虹语文8day快乐66刘万俊语文9xiaojunyou2015肖均佑语文10洁月09高洁语文11淡看红尘88李明语文12最爱阳光明媚了田楠语文13飞天小妤熊媛语文14longhuan781230龙欢语文15申莉慧语文正在绑定16薛民英语17baby李晓玮英语18summerpqe彭青娥英语19李长江的春天李长江英语20丁芸37丁芸英语21图塔雅邓湘明英语22魅惑蔓延5林容英语23杨鹤英语24风中百合梅周梅英语25田洁小甜甜田洁英语26gy069happy李庆红英语组长(16)27bbdd1111张妍英语28张倩子1988张倩英语29gy37jessicalei雷小凤英语30Jackcc718@163.com于少岭英语31ltllipop李涛英语32yangsj1987杨生杰化学33高俊秋是我高俊秋化学34蓝天曾广慧化学35江南无一物罗鸣化学36露希刘露萍化学37ff891791谢宗琴化学组长(8)38猪拜拜爱吃蛋糕胡译丹化学39yangyan37zhong杨燕化学40兰14819刘晓兰政治组长(7)41廖弈军历史领导成员42嬷嬷37123456卢启红历史43赵亮地理领导成员44张勤政治课题组长45cszr909xs@126.com王欣政治46扯扯1223蒋志杰政治47子雨多多李清蕾物理48shaochunyan635邵春艳物理49莽帅帅1陈鹏物理50lushen5卢深物理组长(7)51吕崇德老师吕崇德物理52王泽秀物理正在认证53notting_yl568袁玲物理54wjshery万俊信息技术组长(6)55yang038861杨静信息技术56llf047罗来仿通用技术5737中心灵驿站刘艳丽心理教育58Rosana_yj袁静音乐59llf047罗来仿通用技术共分成六个小组:语文组、组长李丽,外语组、组长李庆红,化学组、组长谢忠琴,政史地组、组长刘晓兰,物理组、组长卢深,信息、通用技术组、音乐、心理教育、组长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有效课堂和方法的研究0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4169 .html